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28章 杰哥的快乐天堂。(求订阅~月票!) (第1/2页)
连着发现了两个不错的音乐,还都是自己徒弟的作品。 老头现在内心的感觉多少是有点微妙的。 开心,但不完全开心。 年轻的演奏家越来越强。 但作曲家似乎却越来越少。 陈教授自然知道,并不是优秀的作曲家变少了。 实际上,国内优秀的作曲家很多,厉害的作品也很多。 只不过,这些厉害的作曲家,厉害的作品。 被流量挤压的毫无生存空间。 最后不得已,只能泯然众人,或者加入到流水线音乐制作的行列里。 音乐行业中曾经有一句话。 【我做十首自己听起来都感觉厌恶的网红歌曲,只是为了能有钱去做一手自己想做的歌曲】 实力 努力无法盈利,最终仍然是流量才能变现。 很扯。 而且这还真不是什么优秀的作品冷门,或是观众审美不够的原因。 之所以说是被流量挤压,不如说是流量被挤压。 曝光渠道总共就那么多。 推送流量明星人家还嫌不够呢,你一个无名气无靠山只有作品的音乐人在做什么美梦? 笑死,根本拿不到。 陈教授摇了摇头。 能像李少杰这般,莫名其妙就杀出来的。 太少了。 实力固然是基础,运气却也很关键。 大部分优秀的音乐人,真想出头,还是得熬。 陈教授沉吟片刻。 突然就想着给这个徒弟打个电话问问。 看看最近在做点什么。 之后有没有什么打算。 虽然徒弟很厉害,羽翼也已丰满。 但自己这个做老师的,该帮衬还是要帮衬的。 “喂?臭小子,最近作品不少啊。” “啊?老师,您看到啦?” “哼哼,自然!” 两人打起电话。 聊了聊工作上的一些事情。 然后彼此关心关心对方的生活问题。 拉拉家常。 陈教授笑呵呵的问道。 “怎么样,之后有什么行程不?” “老陈你别说,还真有。” 李少杰说道。 “这边有个很好的机会,可以进入到欧美流行乐市场,我打算去灯塔,拉起一个多元化的音乐团体。” “嗯?想法不错啊。” 陈教授听完李少杰具体的说法后,眼前一亮。 其实,李少杰的设想。 但凡放在任何其他人身上,陈教授都不看好。 很简单。 步入一个新环境,或者开拓新事业。 从来都是以点破面是最好的。 多面展开虽然等到后期能更强,覆盖面更广。 但前期的容错率太低了。 也就是李少杰了,总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 不然,陈教授一定会运用自己毕生所学,来让这种思想出问题的选手清醒一下。 “那你想先展开哪个方面?” “摇滚。” 听闻老师的问话,李少杰说道。 “肯定是摇滚,足够有气氛,很好玩现场,而且欧美对这个接受度比较高,从这个方向下手的话会很快。” “其实嘻哈也行,但是灯塔的嘻哈环境......老师你也懂的,其实要我直接开喷也行,但我多少还是要照顾一下国内反应的。” “徒弟你玩摇滚,你玩它有啥用呐?” “?” 李少杰这辈子都没敢想过。 自己老师会脱口而出这句话。 您也犯病啦? “哈哈!” 陈教授看到自己徒弟沉默,不由得开心的哈哈笑了一声。 “老陈同志,你这......” “话说回来。” 陈教授突然正色起来。 “其实,你想做什么都可以,在音乐的领域上,我从不担心你。” 语气,也变的严肃了起来。 “但要注意自己的底线。” “包括音乐的底线,做人的底线,以及立场的底线!” “那肯定的。” 李少杰凝重的点了点头。 可不敢不当回事儿。 妖魔化的灯塔环境,妖魔化的思想立场,可也绝对不是突破底线的借口。 而且,在那样的环境下,自然也需要更谨慎,更严格的要求自己。 见徒弟并没有膨胀,陈教授便放下了心。 两人聊了聊其他的,也便挂掉了电话。 老师的说教并没有让李少杰反感。 反而很感激。 在你最得意的时候懂的点醒你的人,与在你低谷却依然并未生疏的人一样。 这才是真正对你好的人。 李少杰平日里的风格确实很飘,表面上看来或许很高调,很膨胀。 不过,那都只是表面现象。 内里其实很沉稳的。 男人嘛。 毕竟还是有沉甸甸的蛋子坠着。 飘了,但指定不是完全飘。 ....... 时间慢慢度过。 一转眼,国内的很多事情便处理完毕。 可以前往灯塔了。 李少杰与吕秋儿在lot公司员工的带领下,来到了漂亮国。 加州。 面试就在半个月后。 两人来到以后,便开始提前适应环境。 衣食住行,都需要安排。 在漂亮国有一个很值得深思的问题。 为什么地位高的人,或者一些富豪,很少见到肥胖的。 而基层的老百姓,胖子遍地,肥胖率世界第一,甚至快要突破到了百分之40。 很显然,资本家的套路罢了。 走在街上,甚至只需要1到3美元,就可以吃一顿放在国内显得很“棒”的午餐。 比如芝士汉堡,炸薯条,披萨,当然还会给你带瓶可乐。 全是能量炸弹。 而且,这些廉价的能量炸弹......也确实香...... 去隔壁吃一顿健康食物的钱,或许可以吃上好几天的廉价工业食品。 比如有的牛排可以是非常健康绿色的。 有的牛排就可以全是科技与狠活,糖分热量与激素。 甚至玉米都可以给你搞科技。 比如汉堡、薯条、可乐、热狗、比萨饼、罐头、果酱。 确实便宜。 但天天高糖 油炸煎烤,神仙都难顶。 然后呢,用人道主义援助的名义发放救济金。 救济金来源是国外抢的,发放国内穷人自然是为了其可以在“消费主义”与“提前消费”观念下,消费廉价的,却离不开的工业食品。 《控卫在此》 这就闭环了。 有了不劳而获可能性的穷人,那还会想着动脑嘛? 只会越来越懒,越来越蠢。 这些事儿吧。 不绝对。 也算不上是特别普遍到成灾的现象。 但绝对算是社会现象了。 起码李少杰上班的第一天,就有明显的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