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七章 收购达成 重新建厂 (第1/1页)
一路上,安东尼主动的替李晓伟做了介绍。 路上也遇到了几个自己的农民。 这几个人看到李晓伟也都亲热的走到了一起,跟李晓伟高兴的说了下家里的情况。 表示特别看好厂子的发展。 李晓伟也很亲民的跟他们聊了一会。 怕耽误他们的工作,约好了过几天抽个时间跟这些老工人聚一聚。 跟着安东尼继续朝新厂房走去。 进了车间后。李晓伟看着眼前这个3万平的大厂房里各种机械设备轰隆隆的作响。 天车来来回回的吊运各种大型配件。 心里也是高兴。这可是两年前自己只能从系统购买的东西。 现在自己都能生产了。 看了一圈后,就朝着自己最重视的发动机生产车间走去。 现在韦伯精工所有的重型机械的发动机全部都是自产的。 除了一些大臂之类的没有技术含量的配件都是在这个厂里生产。 这也是刚刚忙完事情找到他的哈根厂子的安排。 对于这种事情李晓伟根本就不过问。 他最在意的反而是液压系统跟油路高压管的研发。 毕竟后世出来的他,可是知道这些重型设备最核心的技术。 “李先生,关于这两项技术新的车间已经正式投产。 厂里已经跟专利持有公司签订了授权协议。” 李晓伟当然知道哈根说的专利持有公司的意思。 这也是他吩咐邱敏忠这样做的。 毕竟这种技术不可能让一个厂子持有。 以后他还要去内地建厂。如果因为美丽国的阻拦让这些技术不能回国,那他现在所做的事情就白费了。 那可真是白白的便宜了老外。 这种事情李晓伟可是门清。 既然知道自己在意的东西已经按自己的思路执行。 李晓伟也没了去看的心思。 他可不想干出外行指导内行的事情。 让安东尼自己忙活,他则是叫着哈根去了他的办公室。 “动力实验室的成果怎么样了?” 回到办公室,刚坐下,李晓伟就问出了此次前来的重点关注对象。 “很抱歉,老板。因为一些专利限制跟材料的供应问题。 新设计的三种发动机只生产了3台试验机。 但是发动机功率跟寿命还达不到同行业的正常水平不算理想。 这也是邱在商谈收购钢厂的目的。一些特殊材料我们如果得不到验证。 那都是停留在纸面上的东西。而且也不能把我们的研究成果就这样交给别人。”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这次的收购银行那边也在游说。应该问题不大。 相信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能自己生产所需的金属材料。 所以,不用着急,我不想给你太大的压力。 只要扎实的一步一步往前走。我相信你们能够做到的。” 为了不给哈根太大压力,李晓伟主动替他说话。 听了老板的安慰,哈根很感动。 西方世界的资本家全部都是只看眼前的利益,像李晓伟这样可以忍受长时间投资而不求马上得到回报的老板少之又少。甚至可以说没有。 除非是国家层面或者那种大家族的关联企业间的研发生产。 才可以忍受中长期战略发展的需要去投资。 两个人聊了一会,就一起去食堂吃了顿简餐。 然后陪同李晓伟去发动机研发实验室去看了那三台实验机。 李晓伟对这种东西不算了解,只是在后世的视频里看过。 所以看到那些在发动机外部杂乱的管线后也没有失望。 而是跟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关怀了一番。 表示今年年底会有一笔不菲的奖金,算是奖励他们已经拿出实验机型的奖励。 科研人员也是人,对于老板额外的奖金当然喜欢了。 谷等他跟哈根出了研发室大门的时候,听见里面响起了欢快的嚎叫。 厂子里基本看完了。李晓伟的精神头也萎靡了下来。 毕竟时差关系让他的生物钟催促他赶紧睡觉了。 回到宾馆后,李晓伟洗了个澡就睡下了。 还是邱敏忠在一楼大厅打来的电话声音把他吵醒的。 “看你神采飞扬的样子,是不是有好消息?” 李晓伟递给邱敏忠一杯咖啡,坐到了沙发上问道。 “是的,谈判成功。17.5亿马克收购全部股权。 等我们重新投产后也成为了蒂森克虏伯的材料供应商。” “贷款走的哪里?” “花期跟德意志各一半。” “公司现金流运转有没有问题?” “这次收购我们首笔5亿马克直接转到克虏伯账号上。然后启动贷款程序。 分8个月完成尾款的结算。首笔自由资金到账后,我们就可以进驻钢厂整改了。” “没问题。主要管理人员我要参与面试。其他工人的安排按照谈判条件走就行。” 李晓伟印证了收购前邱敏忠跟他汇报的方案。 没有什么意见。这个事儿就这么定了下来。 “你这段时间找猎头帮我物色一个有着丰富战争经验的退役军官。 最好是美丽国国籍的。我要组件一个安保团队。负责我们工厂的安保工作。 另一个就是为我们过几年收购铁矿时候做准备。最好是有在中东地区服役履历的。 我准备打算把公司安排在那边。只要买下一块地。 作为我们的基地,无论是武器弹药还是常规训练都不会太显眼。” 这个事儿即便李晓伟不说,邱敏忠也打算这样做了。 毕竟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工作锻炼,他的眼界已经提升太多。 所以也看到了这个世界很多政治上不为人知的肮脏与龌龊。 手里面没有自己的武装还真玩不转资源矿产。 所以痛快的答应了下来。 接下来三个月,李晓伟就住在德国,亲自与钢厂主要管理层进行了深入沟通。 同样的剔除了民族主义思想严重的5个主要管理人员。 猎头公司那边无缝对接,所以没有对自己工厂的材料供应造成任何影响。 钢厂也彻底的稳定了下来。 为了自己的材料尽快的达到设计要求指标。 李晓伟疯狂的压榨邱敏忠的劳动力。 把他照着系统铁匠炉的建筑图纸画了出来。 交给了他。要求一年内完成新厂房建设。 把老旧的普通钢材生产车间关停。 在原址上重建。 邱敏忠也被老板的要求整的一脸懵逼。 好好的车间关停了重建倒是没问题。 但是刚把工厂的工人安抚住,就要有大动作。 不符合老板一步一步走的理念啊。 但是长时间对老板的崇拜,也让他很痛快的接了这个任务。 于是又跟花期银行谈判去了。 事情很顺利,这种收购以后的增资建设,符合商业逻辑。 再一个,韦伯精工在全球范围内的技术领先还有财务报表。 让花期银行特别看好。所以,贷款也很顺利的办理了下来。 接下来的事情就顺利了。 李晓伟面试了12个猎头找来的退役军官。 经过2轮筛选他最终留下了7个人。 许诺了丰厚的报酬跟自由度后。 他的农民列表里又多了7个名额。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