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百一十九章 学校落地 (第1/2页)
虽然李晓伟身怀系统,也有祝福的buff在身。 但是捐献学校的事情远没有他想象的那么顺利。 第二天上午,邱敏忠就指挥着麦克给彭春打了个电话。 彭春接到电话的时候也很懵逼。 这种事情不都是应该去京城的吗? 怎么直接找到这里来了。 但是他也没自己做主拒绝。而是找到了他的领导。 领导做事比较有分寸。听了彭春的诉说也是一头雾水。 他们单位没有接待外事的职能。一般也就是领导派下来的任务。 他们按上头的意思负责沟通协调各个单位。 得知麦克10分钟后再次打电话。 为了保险,去了彭春办公室等着了。 不一会,电话准时的响了起来。 领导也是会英语的。经过再三确认后。留下了麦克的电话。 说要跟领导汇报。最晚明天会有一个答复。 于是,就这样,一个电话接着一个电话的逐级上报了。 麦克这边正等着邱敏忠给他描绘跟神秘东方领导汇面的场景呢。 谁想到,这一等就是一个多月。 就连李晓伟也都以为这事儿就这么黄了。 没想到一个多月后,红星社找到了一直在李晓伟公司等待的麦克。 双方进行了一次简单的沟通。 第二天,麦克就被送过了关。 跟广安省的领导见了一面。 双方汇面,当麦克拿出李晓伟给他的图纸后。 领导们为难了。 就是因为教育这种东西的特殊性。所以上面讨论了很久。 还是大领导专门做了批示才促成麦克的到来。 “麦克先生,贵公司当初提议捐赠一个技能培训学校。 但是看这份图纸里的各项使用功能。 完全有点资源浪费啊。” 领导瞧着图纸上的校园规划图也是直嘬牙花子。 “相信这么长时间我们公司的具体情况贵方也有所了解。 我公司新的产品即将面世,公司股东会对公司的发展有着非常长远的战略规划。 机械厂只是前期变现的手段。后期公司会不断的向上游产业链不断进取。 计划5年内,收购一家大型钢铁生产企业。 所以,对于内地市场的看好,及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的人才需求。 股东会认为贵国人民勤劳质朴的品质是我司非常看重的一点。 所以,后面将会在校内设置金属材料实验室、引擎研发实验室。 甚至在长远的规划里,计划在10年内在澳洲收购铁矿。那么又会成立地质矿业等学科。 专门培养我司需要的人才。 所以,如果现在就把学校的教学范围限定在技能培训里。那样才是最大的浪费。” 麦克对于李晓伟的打算也是烂熟于心了。 大话说的那叫个大气豪迈。 领导对于麦克的话就信了3分。 内地这边通过德国大使馆,早就把麦克还有李晓伟的工厂调查的七七八八了。 就连麦克本人的履历也是基本清晰。 不到3千万收购的小厂。确实实在建设新的厂房,通过地方政府的沟通得知。 确实有引擎生产车间。 但是要说5年10年的事儿,谁能看得到。 要不是对方就这么老实的一直蹲在湘港等着。 早就把他当个骗子了。只是因为具体的投资人身份没有搞清楚。 查到开曼群岛之后线索基本上就断了。 所以才有了今天的汇面。 领导们也想看看对方到底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想到今天汇面的主要目的,领导张口了。 “那么贵司捐赠的物资什么时候能够兑现?有没有什么其他要求?” “只要贵司同意我司提交的用地要求, 100万美金当场捐赠,后续的建设物资也会马上在湘港装船。 学校建成后,管理权交由贵国。所有教材会提前交由校方管理层审阅后才能授课。 至于后期增加的专业。则根据我司需求另行商定。 谷但是毗邻学校的教师住房用地开发权必须由我方主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