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五章、采访 (第1/2页)
沈天成挂断电话,看向路边的车队,领导们陆续坐上了车,准备出发。 “这电动巡逻车是给咱们的,能坐五个人。”把贺教导送上车,邵俊兴奋地对大伙说。 “可把我们累坏了,这车不是一般的沉,我们仨根本推不动,幸亏遇到熟人帮忙,根本推不回来。”吴敏打开巡逻车的后备箱道:“邵警长,充电器这儿呢,这车子八千多块,王书记真舍得。” “谢谢了啊小吴书记,把你们累坏了吧,中午我请客。”邵俊客气道:“让菲菲和李强中午别走,去尝尝路口的大盘鸡。” 蓝白涂装,写着治安巡逻,这车就是为安保部门量身打造的。 沈天成爬上车扶着方向盘,踩着刹车感受了一下,“这电动车高级,还是方向盘控制的,不用挂挡,无级变速,座位也挺舒服。” 杨志弄了个拖线板出来插上充电,凑过来说:“我刚刚送水的时候好像听说,王书记给了五万经费呢,贺教导没提吗?” “还想好事呢。”邵俊不由得笑道:“有这车开就不错了,警务室现在设备齐了,所里真是啥都缺……。” “哎,俊哥。”杨元忠拉着邵俊神神秘秘问道:“哪个是菲菲?是不是刚刚推车的那姑娘?” 邵俊应道:“对,就是她,在小吴旁边那个,刚刚还一起合影来着,这会儿不知跑哪去了。” “挺漂亮,和文斌挺合适的。” “还不知道人家有没有谈男朋友,中午吃饭我找个机会问问小吴。” 沈天成看两人交头接耳的不对劲,伸头问道:“师傅,杨哥,你们俩嘀咕什么呢?” “好事,当然是好事,不过没你啥事。” 杨元忠随口说了一句,看到警务室门口来了几个群众,“同志,有什么事?” “警官,刚刚看到你们开大会,就没好意思打扰。”其中一个男子道:“我是等着办二代身份证的,他们几个是办暂住证的,今天能办吗?” 杨元忠推开门说:“哦,能办,进来吧,该准备的手续墙上贴的有,手续带齐交给我,我报给所里,身份证要60天拿证,暂住证10天内拿证,留下联系方式,证下来我打电话通知你们……” 揭牌仪式结束了,背的稿子也没用上,还白落了一台电动车,沈天成不由得暗松一口气。 “别摆弄电动车了,都准备准备。”孙主任在不远处喊道:“张记者,电动车上那个就是警务室沈巡长。” 干什么,揭牌仪式不是都结束了?沈天成抬头一看,孙主任领着一男一女,曹文斌正帮着拿设备。 男子扛着摄像机,姑娘拿着话筒已经来到警务室门前。 穿着工装的摄像师,短发的美女记者,两人身上都透着一股干练劲儿,孙主任没走,两个市电视台的记者也没走,话筒上写着新阳电视台,仔细一看这个记者上次在电视里见过,就是采访谢队和曹文斌的记者,沈天成忍不住问道:“你们……要采访啊,去分局采访领导啊。” “领导采访过了,现在才是节目重点,我们栏目是警方视线,是针对网络犯罪大案纪实的下集报道。”姑娘很大方地说:“沈警官,我是市电视台记者张淼,这位是摄像师傅李亚,找你两三次没找到,孙主任说你去执行任务了,今天没任务了吧,李师傅,准备一下。” “好嘞。”李师傅调试了一下机器,比划出“OK”的手势。 “摄像师傅,这是不是现场直播啊?”邵俊问道。 “不是现场直播,别紧张。”李师傅笑道。 “张记者,李师傅,里边请,咱们进去说。”孙主任推开警务室的玻璃门,把两位记者让进去,回身低声问道:“小沈,稿子背熟了没?” “差不多,昨天背了一晚上。” “抓紧再看看,一会别紧张,越紧张越背不出。”孙主任嘱咐道。 大伙都进了警务室,张记者指挥着摄像机,对着正在办理证件的场面进行拍摄,看到来客人了,杨志接了开水送了过来。 看到这个场景,孙主任连忙上前道:“张记者,网安警务室同时又是站前社区警务室,这也是分局党委提出的“一室多能”,民警“身兼多职”要求,是我们市局的警务改革试点,让辖区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理户口、二代身份证和暂住证,在搞好社区工作的同时,警务室还要依法打击网络犯罪,维护网络环境,确保辖区无盲点无死角,确保辖区内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张记者掏出准备好的采访材料问道:“孙主任,各位警官,既然是网络安全警务室,有哪些打击犯罪的高科技设备,方便透露一下吗?” “高科技设备?”网络犯罪大多是跨地域,比普通案子花费都大,孙主任是局党委委员,知道局里的经费并不宽裕,警务室的几万块经费都是硬挤出来的,他看了一眼电脑隔间道:“张记者,不瞒你说,高科技设备其实只有两台电脑,打击网络犯罪对我们警方来说,也是个新课题,破获网吧入侵盗取账号的案件,靠的是分局的网络技术专家,重点在于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