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打尽_第九十二章、创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二章、创城 (第2/2页)

几十米就有一个带着红袖箍的人站岗,每个路口都有交警执勤,平常很少见到的市局特警支队巡逻车也出现了,在几个学校门口来回巡逻,流动商贩消失无踪。

    路上到处都能看到擦门擦窗擦玻璃的,市容局的人正在清理一些不合规的门头灯箱。

    看着整洁的街道曹文斌叹道:“年年搞创建,年年从各单位抽人,集中突击治理不容易,保持住更难,迎检完了抽调的人返岗,垃圾又开始乱倒,小商贩又开始出摊,电动车和行人照样闯红灯,治标不治本。”

    “那我们就想办法干点治本的。”曹文斌说的不无道理,邵俊沉默了一会,意味深长地笑道:“小吴书记,别去找志愿队了,让志愿队找咱们,咱们直接去二轻局家属院,把那堆垃圾清掉,你联系一下街道领导,让环卫所的垃圾车跑两趟。”

    邵俊一说,吴敏很快就想明白了,二轻局家属院属于“三不管”地带,几年前有人在里面租了几间平房加工卤制品,不止噪音巨大而且有刺鼻的味道,有居民发现里面污水横流,苍蝇乱飞,后院外的空地上垃圾堆积成山,没有采取任何卫生措施,就打电话举报给质量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将黑作坊查封。

    后续的垃圾处理成了问题,几米高的垃圾,风吹日晒已经粘连在一起,清理非常困难,有居民提议大家凑钱把垃圾清理出去,响应者寥寥无几,住在二轻局家属院的大部分是租户,连每月六元的垃圾费都不愿意交,更别说凑钱清理别人留下的垃圾,居民忍受不了刺鼻的臭味,有人找了破篷布把垃圾盖了起来。

    全是恶臭扑鼻的东西,吴敏还是答应了下来,给街道王书记打电话汇报,都是为了“创城”,街道办事处有环管站,出一辆垃圾车不是问题,王书记很痛快的答应下来。

    众人来到二轻局家属院,垃圾大概两米多高,盖在垃圾上的篷布日久风化,很多地方都破了,合力掀开一角,漆黑的垃圾已经看不出原来的颜色,好在并没想象中那么难闻,应该是时间长,味道散的差不多了。

    沈天成用铁锹铲了几下,很硬很结实,和泥土混在一起都结块了,铁锹不受力,要彻底清理只有用锄头扒开,再用铁锹铲。

    曹文斌估摸了一下面积说:“邵警长,这恐怕得有好几吨,凭咱们几个得干到什么时候?”

    “先干着,一会志愿队的人该来了。”邵俊拿出手机说:“我给老崔打个电话,让送几把锄头来。”

    老崔一听要帮他们家属院清理垃圾,来劲了,问清楚情况后,要组织大伙儿一起来帮忙。

    全是老年人,很多还有高血压,这种体力活没法让他们干,邵俊没答应。

    指挥着大家刚把篷布揭开,单大爷和邓大妈骑着电动三轮到了,后斗里装着一把锄头和一个钉耙。

    “老崔让我们先来,他找工具呢,一会就到。”老单下了车问道:“就你们四个,还有个女同志,能行吗?我们来搭把手吧。”

    “不用,力气活你们干不了,我们人多,一会还来人呢。”邵俊拿过锄头锄了几下,还挺顺手。

    “铁锹没用,我先来,累了再换我、”邵俊扒了几下,挖开个半米深的口子,顿时臭味冒了出来,熏得大家都往后退了两步,仔细一看,扒出来的全是油乎乎的黑色物体。

    邓大妈忍不住骂道:“这家缺德玩意儿,我记得最清楚,做腊rou用的全是烂rou,还炼油卖,这堆全是油渣,说不定有什么病毒,邵警长你别搞了,他们环卫的都不愿意搞,怕有毒。”

    说的邵俊犹豫了一下,“不搞怎么行?留这儿也是隐患,真有病毒不是害了大伙儿?”

    沈天成放下铁锹,想了想说:“师傅,先别弄了,我去买点口罩,邓大妈,附近哪儿有商店?”

    “商店不行,最好去药店。买哪种医用口罩。”曹文斌答话道。

    邓大妈下了三轮说:“骑我三轮去,从北门出去站前路上,往东走有好几家药店。”

    又是三轮,还好不是人力三轮,沈天成应道:“骑三轮我擅长,我马上回来。”

    搞创城搞的口罩都成了抢手货,问了两家才买到一包口罩,一来一回用了十几分钟,离老远就看到垃圾车来了。

    志愿队的来了,男男女女十几个,崔大爷和几个老爷子都到了,带来了不少工具,大家都等着口罩呢。

    志愿队的人有一些不认识,一包口罩有50只,不管认不认识先一人发个口罩,连垃圾车驾驶员也发上。

    老崔成了总指挥,垃圾车后部有个翻斗,指挥驾驶员把垃圾车开近点,用锄头先挖开,用铁锹往车上送,让男的用锄头,女的用铁锹,老同志离远点负责看着大伙儿的衣服和东西,别碍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