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打尽_第十五章、大学生卖烧饼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五章、大学生卖烧饼 (第1/2页)

    “还有这种研究,想想也真是的,我干警察六年,上班下班,基本就是在方圆不超过十公里的地方活动。”邵俊若有所思。

    “按照我爸的意思,我去参加公务员考试,朝九晚五的工作,我今年二十三,往后的生活一眼就能看到老,毫无生趣,就像一个机械,每天重复再重复。”

    “我没想那么深。”邵俊知道自己说服不了meimei,转移话题道:“你想经商,想下海闯闯,那没问题,但卖烧饼是怎么回事?”

    邵小珊如数家珍:“别小瞧烧饼,你以为是路边废铁桶炉子那种烧饼?我说的烧饼可不是一般的烧饼,你还记得老家的烧饼吗?”

    “邵塘村烧饼?”邵俊的爷爷辈是农民出身,到了父亲这一辈才在省城扎根,他小时候爷爷在老家住,他们经常回去,自然记得老家的烧饼,当时有一家烧饼非常好吃,附近几个村镇的人都去他们村买烧饼,是邵俊儿时印象中不可多得的美味。

    “对,你想想,现在城里的烧饼是什么样?能跟老家的比吗?”

    邵俊还是不理解:“老家的烧饼是好吃,但再好吃他也只是个烧饼,能有多大的利润?”

    “我去老家做了很多工作,现在村里只有张大爷一个人卖烧饼,就是金龙的爸爸。”

    金龙跟他们同辈,小时候在一起玩过,邵俊有印象,“记得记得,小时候就吃过很多次他的烧饼。”

    “我和张大爷聊了很多,也整理了很多资料,都形成了书面材料,张大爷做的烧饼和传统的烧饼区别很大,首先是炉灶,传统的烧饼都是落地的铁炉子,现在很多都用铁桶制造,里面放上炭火,老家的烧饼是吊炉,下面是炭火,这叫上为天锅,下为地灶,用文火慢慢烤制,家乡流行的顺口溜说的是‘吃烧饼、满嘴香、一定要喝羊rou汤。’张大爷的羊rou汤也是一绝,属于附带产品。”

    “邵塘烧饼的特点还有一句顺口溜,干葱老姜配黄油,穹形吊锅小火头,面要用力和够劲,香软酥脆口水流。首先价格要实惠,各个阶层的人都会吃,只要打出口碑,做出人气,后期做成连锁店,甚至可能冲出省城,走向全国。”

    这些天meimei没少下功夫,邵俊一时半会消化不了她说的这些,依旧有些怀疑:“特色是有,但你说的我总感觉挺虚幻的,现在街上的烧饼一块钱两个,你搞个牌子卖一块钱一个吧?能赚多少钱?”

    邵小珊滔滔不绝地说:“不光做了前期工作我还做了市场调查,我的计划是小门店,比那种奶茶店稍微大一点,找地段好的租金也不高,主销烧饼,早晨附带牛奶豆奶豆浆,中午晚上附带羊rou汤,单说烧饼,五分钟一炉,大概二十个,保守点说,一天卖一千个,你算算有多少利润?等有了固定客源,还可以增加分类,比如加豆沙就是甜馅饼,加鸡rou就是鸡rou馅饼,将来哪条街都可以开分店。”

    邵俊在心里大概琢磨了一下,喃喃说:“这么一算,还真是可行,但我怕到时候没你想象的那么好。”

    “我注册了品牌,申请了专利,还申请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给批下来了。”

    “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个烧饼能算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点夸张,邵俊惊得站了起来,他没想到meimei有这么强。

    邵小珊得意洋洋,继续说:“我一些资料都存在邮箱里的,今天吓死我了,邮箱丢了,好在遇到个懂网络的大神,帮我申诉了,据说能找回来。”

    邵俊根本没听见她说什么,只想着从烧饼上能做出这么多文章。

    现在的社会发展快,生活节奏快,很多大学生毕业后踏入社会感觉压力大,会有迷惘期,感觉现实和想象的不一样,大部分人只能暂时收起梦想,向现实低头。

    meimei还真不是一般人,不管成不成,向自己的梦想努力前进的人值得尊重。

    租赁一个门店,买一些设备,一共也花不了多少钱。

    “你这个想法实践起来问题不大,这件事我支持你,小叔那边我去说。”看着meimei欲言又止,邵俊又补充:“我给你投资,先说好,我要占你百分之二十股份,你负责具体事务,我只负责分红。”

    “哥,你太好了!你就是传说中的天使投资人,我正愁资金的事呢。”邵小珊忍不住过去抱住堂哥的胳膊,摇来摇去。

    “好了好了,一会我还有事。”邵俊笑问:“还有个大问题,就是你的个人问题,你今年也不小了……”

    “哎呀,你怎么跟我爸一样啰嗦,你投资款什么时候到账啊?”

    “别闹,坐好。”邵俊收起笑意:“说正事呢,女孩子和男孩子不一样,男孩到三十岁找女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