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章 鬼炎宗副宗主,也得死! (第2/2页)
确定对方不会有翻身或者复活的机会之后,才放松了警惕。 鬼炎宗副宗主乃是魔气所凝结的妖魔。 和寻常有实体的妖魔不同,这厮极为善于逃遁之法。 关成之所以一开始就没有动手,完全是算到了这一步。 对方毕竟是四千年道行的魔物。 若是一击不能必杀,让这厮逃了,岂不可惜? 所以一开始,关成就故意不为所动,让对方以为已经胜利在握。 等到鬼炎宗副宗主以为关成必死的时候,必然放松了警惕,也拉进了自己和关成的距离。 这个时候,才是最佳的出手时机。 一击必杀。 不给对手一丝喘息的机会。 这是连日来关成和妖魔作战所总结出来的经验。 关成心里微微一动。 这个战法,完全是为魔心教七大使者之首的凉月所准备的。 上次在品文阁,让凉月那厮逃出生天,一直让关成耿耿于怀。 而鬼炎宗副宗主和凉月一样,都是魔气所化的妖魔。 且鬼炎宗副宗主的修为还远远高于凉月。 “嗯……此法果然奏效,今后遇到凉月那厮,就不怕让他跑了!” 紧接着,一缕灰黑色的妖魂从黑色魔气中浮散出来,没入了关成的体内。 妖魂 20。 和之前一样,四千年道行的妖魔,可以产出20个强化点。 说起来,此次进入圣坛,除了刚刚斩获的【精血】以外。 就数这强化点让关成感到满意了。 视线一扫,鬼炎宗副宗主身死之后,产生了一颗黑色的魂珠。 【魔气珠】。 关成随手将之摄来,刚要搜魂。 却发现魔气散尽后的地面上,赫然躺着一枚黑色的毛笔。 看起来平平无奇,和寻常毛笔并无什么区别。 “这是什么?” 意念一动,系统面板立刻显示出了毛笔的名目。 【鬼炎笔】:可以魔力、妖力画制一次性符箓。 “原来是这厮用来制作鬼符的法器。” 关成也是微微有些吃惊。 按照往常的经验,武道真意一旦迸发,几乎百分之百能将对手连同法器一起斩碎。 武道真意斩不碎的,自然是上等法器了。 不过这只是制作鬼符的其中一件法器。 若想制作出完美的鬼符,还需符纸和鬼墨,当然其中必须的,则是制作鬼符的秘籍。 这一切关成统统都没有。 再者,鬼符虽然和道门符箓属于同一类型,但却走得是妖魔一道的路子。 其中的鬼墨,乃是用生灵的魂魄炼化而成。 符纸则是用人皮炼制。 这就有点反人类反社会了。 “先收起来,等必要的时候用强化点改造一下再使用吧。” 关成想了想,将【鬼炎笔】放入了乾坤袋。 而后,关成身形一闪,向青铜门后方的世界掠去。 半柱香后,关成身形一顿。 找了一个相对安全的所在。 此处是一片黑暗的怪石丛。 当中怪石嶙峋,犹如妖魔。 但以照影千鹤壶感知了一下,并没有所少活动的妖魔之气。 连煞气也只是淡薄的一抹。 也没有多少力量波动。 说明此处并没有探测价值,所以进入圣坛的人族和妖魔强者并没有多做停留。 “地方不错。” “接下来就突破合道境吧。” 关成挥手甩出十几道黑色阵旗。 利用真元将阵旗催动起来,凝成一个小型的隔绝阵法。 将自己与外界的真元波动完全隔绝。 之后,关成打开了系统面板。 姓名:关成 修为:化神境九重 强化点:460 功法:天衣神盾、形神元胎功、刀流真意、凌空神行术。 视线一扫,想当然地落在了【天衣神盾】之上。 作为和武道真意同类型的防御功法。 天衣神盾四重之后,已经解锁了“封”字诀。 防御力大增。 但关成本着苟着才是王道的决心,觉得还是将天衣神盾提升到顶阶,才是完全之策。 “强化!” 意念一动,强化点腾出暗金色流光,滚过系统界面。 嗡! 【天衣神盾】五重! 【天衣神盾】六重! …… 【天衣神盾】九重! 一口气将天衣神盾提升到了大圆满之境。 眼前以及神魂深处,立刻涌出了无数修炼防御功法的画面。 仅仅一个念头的时间,关成就走完了旁人几年甚至十几年的修行路。 强化点的作用,恐怖如此! 关成发现,前六重,没一重都只耗费了15个强化点。 从第七重开始,每强化一重,强化点的消耗则增加到了20个。 也就是说,从四重境界提升到九重境界之后,总共消耗了90个强化点。 对比总数460来说,也算是大消耗了。 作为有点轻微强迫症的冠臣而言,现在所有的功法都达到了九重境界。 万事俱备! 那就突破修为境界。 下一刻,关成意念一动,从乾坤袋中拿出了那本《天流功》。 入手有股轻微的魔气和煞气。 那是人族修者走上妖魔一道的特殊气息。 “强化!” 关成眼神注视着《天流功》,意念一动。 嗡! 暗金色流光滚过指间。 50个强化点消失。 《天流功》简单而苍凉的页面瞬间被金光笼罩。 一股无量伟力从天垂落,涌入秘籍之中。 轰隆! 扉页之上,三个篆体字缓缓扩散、改变。 书页的大小和厚度也发生变化。 下一刻,一本崭新的,散发着金芒的书籍浮现在关成眼前。 ——《周流六虚功》! “嗯?”关成蓦地微微一愣,“这功法的名称倒是和前世绝学《周易》中的一句话贴合。” “但这个世界的道门和儒门,并无《周易》一书……” 《周易》有言: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 大意是:《易经》这部书不可不读,因为它是讲客观规律的,尤其是它所讲的根本规律,其表现形式变化多端,充满整个宇宙,上下无常,刚柔相互变动,对这些变化,都不可把它看死。 “变化多端,上下无常,刚柔相济……此功若当真如此,那就厉害了。”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