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三章 衣橱下再现日记(万字求订阅) (第5/5页)
么人?” 安景随意的回道:“司马监喂马的吧,我也不大熟悉,在麻子巷居住,我问诊的时候见过一两次此人。” 他的心中也是有些好奇,为何在他的身上会给自己带来黑色的机缘,看来有时间要好好打探一下此人的来历。 “哗!” 此时,那地书之上提示发生了变化。 “提示:宿主已获得黑色机缘。” 安景看到这,顿时心中一震,脸色都是微微一变。 .......... 玉京城,金銮殿中。 殿内装饰大气恢弘,美轮美奂,十八根玉龙缠身柱屹立中央。 文武百官汇聚一堂。 不过此刻那金銮殿皇位之上,却是空空如也。 而儒门魁首吕国镛也是告病未上朝,除此之外,太子今日也是没有现身。 但是除了这三位,其余文武官吏能到的基本都到了。 “诸位,燕皇今日身体有恙,依旧不能上朝。” 皇位旁,站着一个面色白净,身穿绯袍的中年男子。 男子脸色神色平静淡漠,双眼更是深邃,仿佛看久就会被吸入其中一般,让人不敢再多看两眼,仅仅是站在那里,便让人感觉到气质脱尘,望而生畏。 此人正是当朝太师,也是人皇的秉笔太监赵天一。 原本他并非姓赵,而是他自宫进入当了太监之后,被如今的人皇赏赐的‘赵’姓,能够被人皇赐下国姓,这其中的意思几乎不言而喻。 赵天一,现如今朝堂之上最为炙手可热的存在,燕皇身旁的红人,也是其最为贴心的心腹。 自从燕皇身体有恙之后,就是赵天一代为处理朝政。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听到赵天一的话,在场文武百官具是面面相觑,随后议论纷纷。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赵天一道。 “明公,有一事还需要商议一番......” 就在这时,礼部侍郎黄川站了出来。 “何事商议,请讲。”赵天一淡淡的道。 黄川拱手道:“年前燕皇曾言,请佛教来我大燕宣扬佛法,如今净土佛国之人已经准备完毕,已经踏上了征程,赴约而来.......” 净土!? 听到这净土二字,在场所有人都是眉头一皱。 年前燕皇是曾言要让佛教回归大燕,像是有谋算,但如今人皇身体有恙,此事倒是一直搁浅了起来,众人也都是默契的没有提及此事。 毕竟佛教归来,诵经传道,这无疑是在和真一教作对,真一教乃国教,从坊间,到江湖,甚至在庙堂之上都有着极为甚远的影响力,没有人会想着去开罪真一教。 尤其是二皇子一党,私底下,众人都清楚。 二皇子一直想要得到真一教的支持,更不可能去在这个时候触真一教的霉头,得罪二皇子。 而这礼部侍郎此刻提出此事,其背后必定没有那么简单。 “此事事关重大,不如等父皇身体好在再讲。”一直沉默不语的赵梦台出声道。 佛教东渡,千年契机将要打破,而且事关天下局势,确实事关重大。 在场许多人看到这一幕,都是缄默不言,在庙堂当中要学会审时度势,不关乎自己的事情,万万不可插手,否则定会殃及池鱼。 这是为官之道,能够站在金銮殿中的哪个不是老油条了。 “此言差矣。” 赵梦台话音放落,户部尚书方少涵便站起身道:“佛教东渡,乃是人皇布局天下的一步棋,当初他在时便千叮咛,万嘱咐,并且定下了详细的流程和方案,此事不可放弃,而且现如今佛教之人已经准备启程,而我们却突然叫停,这明显失了信义二字。” 听到方少涵的话,赵梦台眉头微微一皱,眼中的不悦稍纵即逝。 赵梦台身旁的工部尚书岳廷陈恰好站出,反唇相讥道:“此事事关重大,若是出了差错,方尚书能够担当的起责任否?” “好大的一顶高帽子。” 方少涵袖袍一挥,冷冷的道:“此事方某自然担当不起,那么若是净土佛门倒向了赵国,那么岳尚书便能够担当的起了吗?” “此话说的没错,若是西域净土入了赵国,无疑给赵国增加国力。” “但若是佛门入了大燕,反而引起更大混乱,犹如魔教入境一般,那又该如何是好?” “眼下已经是十分混乱了,又舔佛教的话,岂不是乱上加乱?” ........... 一时间朝堂争吵之声四起,一片混乱,就像是市集上叫卖一般。 “肃静!” 赵天一冷眼看着陷入争吵的文武百官,随后冷喝一声。 在场众人听到这话,都是不再说话。 即使其中不少儒门之人恨死了赵天一,但依旧保持了安静。 毕竟除了恨之外,更多的是怕。 “燕皇曾说了,净土佛门若是准备的人赴约,他们来了便全力支持,若是没有准备赴约,此事便搁置下去。” 赵天一淡淡的道:“既然黄侍郎说了,净土佛门的人已经在路途上了,此事便就这么定了。” 说完,赵天一转身向着内宫走去。 听到赵天一的话,庙堂一下子变得更加安景了下来。 此事就这么定了!? 净土佛门真的来了! 这可是一件震动天下的大事,无论是庙堂还是江湖,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在场众人对视了一眼,面面相觑了起来,随后各怀心思的走了出去,准备四下无人的时候商议一番。 赵梦台和岳廷陈走在最后,周围则其他人敢靠近。 “席大人如何?”赵梦台随意的问道。 “在家中一直没有出来。”岳廷陈回道。 “席继魁是自寻死路!李复周也是胆大妄为!” 赵梦台眉头一凝。 魔教杀了席继魁,那么席元均必定不会罢休,到时候魔教想要进入大燕阻力无疑会更大,再加上佛教如今可以光明正大的东渡大燕,这无疑让他的计划出现了纰漏。 岳廷陈在旁眼观鼻,鼻观口,口问心,似乎根本就没有听到赵梦台话一般。 “对了,蒋三甲是不是已经到了玉京城?” 赵梦台好似想到了什么问道。 “昨日才到,属下已经将其安顿好了。” 岳廷陈回道。 “好,很好。” 赵梦台嘴角露出一丝笑意,“只要他来了,那么那渝州城神秘剑客的消息也就有了。” 他为蒋三甲平反一方面是为了让太子膈应,另一方面就是为了得到这剑客的讯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