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三章 鉴定 (第1/2页)
钱永强说:“我卖东西喜欢卖个明白,不喜欢蒙人,你揭了如果东西不对,算我的!” “那好!”’小辫李’端来一盆水,找来个刷子,在边角轻轻刷了几下,然后揭起了一个角,又看了一下,说,“东西没问题,我收了,多少钱?” “你不都揭开看看?”钱永强问,“都揭开了才能看得清楚!” “不用了!”’小辫李’说:“今天没时间全揭了,等哪天有空慢慢揭。如果今天急急忙忙地揭了,把东西搞坏了,那就得不尝失了。没问题,开价吧。” “一万块钱!”钱永强说。 “哎吆!”‘小辫李’大叫一声,像被马蜂蛰了一下似的,“这怎么能值一万块钱呢?” “怎么不值?”钱永强问。 “他的画不是古画,是有明确价格的。南京,北京全国的画廊里都有他的画出售。一平尺画廊里才标五千,你这才两个平尺,就想卖一万。我拿来一点赚头都没有了!” “那你痛快点,能给多少钱?” “一口价,八千。让我也赚点!”’小辫李’说,“这揭裱还要费事!” “八千就八千吧!”钱永强说,“我自己的这笔生意做完了,你抓紧去问问专家吧。” “痛快,我就喜欢和你这样痛快的人做生意!”“小辫李”笑嘻嘻地说,“刚好最近有个顾客问我要这个人的画,真巧!” ‘小辫李’把画收了,把钱付了,然后跟几人客气道:“你们真不在店里等?” “不用!”钱永强笑笑说,“你只管把门锁好,我们就坐在外面等!” “好,我去去就来!” 黄有才大笑着说:“我怎么听着跟水浒传里宋江找晁盖报信时的说辞?” “他不会‘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吧?”李启明问道。 “放心,到时候,我们也会察言观色,不会他们说什么是什么的!”钱永强说道。 过了好一会儿,“小辫李”气喘吁吁地跑了回来说:“一开始专家死活不同意我带人过去,最后经不住我死缠烂打,才同意只能带一个人过去!” “小辫李”看着大家问:“你们谁带着画跟我过去?” 大家面面相觑。黄有才问:“为什么只能去一个人?” “人家是专家,大人物,岂能是谁想见就见的?”“小辫李”说,“你们赶快商量一下,看谁去合适。” “这还用问吗?”王子仁说,“肯定是钱永强去了。” “对。钱永强去!”黄有才和李启明点头同意。 “那咱们快走。”“小辫李”说,“等会去晚了,专家下班了,今天这件事就泡汤了!” “那好!”钱永强说,“我开车带你过去!” “小辫李”摇摇头说:“还是打车去吧,你们那车,人家单位可能不让进!”” “呸!”黄有才呸了一声说:“我们那车怎么了?最起码还是四个轮子的,他们单位恐怕有人下班还得骑两个轮子的车吧?” “小黄,别这样!”“小辫李”说,“其实打车比开车快,市里的路钱永强不熟,的士司机都是老油子,吱啦一声就到了。” “那如果生意不成,打车的钱算谁的?”黄有才问“小辫李”。 “一家一半。”“小辫李”笑笑说,“做生意不易,大家互相体谅一下。” “我就想不通你们这些人,做的都是成千上万的大生意,怎么还在这十块八块钱上计较个不停呢?”黄有才看着谄笑的“小辫李”直摇头。 “积少成多,积少成多!”“小辫李”招呼钱永强,“我们赶紧走吧。”“ “好。”钱永强背上黄有才的背包,让大家在这儿等他,便随“小辫李”走了。 打上车,没一会儿,来到了一家艺术机构的门前。 “小辫李”来到门卫处,在窗户外面跟里面的保安打招呼。 钱永强远远地站着,就见“小辫李”一个劲的点头哈腰,满脸堆笑,递烟点火。 一番折腾后,一个胖胖的门卫,懒洋洋地走出来,开了偏门,看了钱永强一眼,对“小辫李”说:“你们快点出来。” “好赖,好赖。”“小辫李”笑呵呵地说,“麻烦您了!” 两人走进了办公楼,“小辫李”小声叮嘱钱永强:“走路轻点,不要东张西望。” 钱永强点点头,默默地跟在“小辫李”后面。不一会儿,到了三楼,在一间办公室门前,“小辫李”停了下来,轻轻敲了几下门,然后推门走了进去,钱永强低着头紧紧跟随在后面。 钱永强感觉进入的房间特别大,偷眼一看,整个房间空荡荡的,只在房间一角摆放了一个硕大的办公桌,办公桌前摆放着一对沙发和茶几。 一个稍有秃顶,皮肤细腻的老年男人静静地坐在大办公桌后面。 看到“小辫李”和钱永强走了进来,老年男子微微抬头,用眼睛示意他们过去。 “李老,又来麻烦您了!”“小辫李”恭恭敬敬地对老年男子鞠了一躬。 钱永强拘谨地站在“小辫李”身旁,想开口又发不出声,想鞠躬又弯不下腰,一时脸囧得通红。 “这是李老!”“小辫李”轻声对钱永强说。 “哦,李老。”钱永强答应一声,便不知道再说什么才好。 李老审视地看了钱永强一眼,微微一笑。 “赶紧把东西拿出来啊。”“小辫李”提醒他。 “哦。”钱永强连忙手忙脚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