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五章:正式在辽东以军票代替饷银 (第1/2页)
“臣有罪,未能替皇上分忧,还请皇上责罚。” 刘诏适时的跳了出来,承认了自己的罪行,表示愿意承担责任。 这认罪倒是挺积极的。 不过这并没出乎朱辰的预料之外。 这些人如果和朱辰硬刚,朱辰可能还能高看他们一眼。 大明文官到了这一代,都已经有些上不了台面了。 除过会玩阴谋诡计暗算人,基本就没什么本事了。 “刘侍郎也算是恪尽职守,考核中让那些武举人受伤纯属意外,朕觉得因此降罪就有些过了。” 朱辰特意还替刘诏分辨了一句。 当然朱辰这绝对不是不忍看刘诏被降罪。朱辰的目的单纯就是为了挑拨这些人的关系。 因为这些人的目标本就不是刘诏,而是朱辰。 朱辰此时说好话,对这些人来说,就是朱辰想要负隅顽抗。 果然,朱辰话音刚落。 兵部左侍郎梁廷栋就果断跳了出来。 “皇上,武举关系朝廷法度,刘诏处置失当,罪不容恕。皇上切不可一时心软,以致姑息养jianian。” 梁廷栋话音刚落,刘诏的脸色唰的一下就变了。 刘诏这次出来认罪,完全就是为了所有文官作出的牺牲。可是梁廷栋这话就说的有些过分了。 什么叫姑息养jianian,自己到底哪里jianian了。 梁廷栋刚才也是脑子一热,就着急跳了出来。 其实这次降罪刘诏,最寝食难安的就是梁廷栋。 本来作为兵部的二把手,只要崔呈秀离开位置,那接任的肯定非梁廷栋莫属。 刘诏不管是从资历还是能力上都差的太远。 梁廷栋也从来没将刘诏当做对手。 可是现在这么一搞,刘诏出来背了这个锅。 这满朝文武都会记住刘诏这次的好。 等到时过境迁,刘诏再次杀回京城。那梁廷栋必然会被取而代之。 更别说,刘诏如果得了便宜,还什么都不损失,那梁廷栋就更加无法接受了。 黄立机和崔呈秀几个大佬此时气的差点想要踹梁廷栋一脚。 好好的事情,怎么忽然就变味呢了。 这让刘诏这个替罪羊怎么想。 如果刘诏因为气不过忽然反水,那将梁廷栋被拖出去大卸八块都于事无补。 好在刘诏并没有被梁廷栋给气晕头,做出什么不智的举动。 “既如此,那就由黄首辅牵头,拿出个章程来。” 既然这些人想要玩,那就慢慢去玩吧。 朱辰打算要主动出击了。 “诸位卿家,辽东粮饷的事情大家有什么想法?” 朱辰话音刚落,整个大殿瞬间就寂若无声。 辽东现在就是个大窟窿。就算将全国的税赋全部填进去都不够。 这就算让萧何复生,估计也没什么好的办法。 唯一的办法就是增加税赋,虽然这办法其实就是饮鸩止渴。 可是就算这种不是办法的办法,这些文臣也不想提。 提了,到时候肯定会被天下人所唾骂。不过这还不算什么。毕竟那些不能得罪的人家里都是不交税的。税就算加到天上去,也和这些人关系不大。 被骂几句,又不会少几块rou。 这些人顾虑的是,万一因为加税,导致某地发生叛乱。 这肯定是要有人要来背锅的。 这时候谁提议加税,谁到时候就得被扔出去背黑锅。 这已经是这些年大明朝堂的传统了。 所以就算大家知道该怎么办,但是每个人还是眼观鼻鼻观心,完全当没听见。 朱辰心中冷笑。 这些人心里怎么想,朱辰自然知道。 不过就算有人提议加税,朱辰也不会同意的。 如果是给那些士绅加税,朱辰是一点意见都没有。 可是由朝堂来加税,最终税赋都是落在普通老百姓的头上。 崇祯最后是怎么搞的众叛亲离的,不就是一个劲的在加税,将老百姓全都逼反了。然后又将能做事,愿意承担责任的官员全都给砍了。结果自己也落得个吊死煤山的下场。 “既然大家都没办法,那朕就提议,辽东不足的粮饷以军票代替。” 朱辰的话让所有人全都惊呆了。 虽然朱辰从几个月前就已经放出风声,说要在辽东推行军票。 但是朱辰之前只是私下和户部尚书郭允原,工部尚书吴淳夫交代过这件事情。 其他人只是听闻而已。 军票的事情从来都没在朝堂上公开讨论过。 这怎么朱辰忽然就一锤定音了。 黄立机本能的就想要跳出来。 可是看到朱辰那冰冷的眼神,黄立机心中忽然就是一个激灵。 此时黄立机想起了朱辰曾经和他说过的话。 黄立机平时要做什么,朱辰不会干预。 但是如果朱辰要推行什么事,黄立机敢从中作梗,那朱辰就绝对不会手软。 此时黄立机心中忽然有了一丝明悟。 什么文武之争,什么要抬高武将的地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