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二章 石之轩  (第1/1页)
    “老乡,你是不是叫石德?”    一个拿着书册,冻的脸色发红的官吏大声问道,一边问一边往手上呵着热气。    石老汉低眉顺眼道:“小人正是。”    “是就对了。”    年轻官吏拿出煤笔,往书册上画了什么,旋即往内屋瞄了几眼,道:“老乡,你家里多少人?”    “回大人,有四口人。”    石老汉觉察到不对了,这官吏太和气了,一点也不凶神恶煞。    他忽然想到了什么。    这段日子来,他不止一次听说东冶城来了个华上使,一到任,就给百姓修水渠,分田地,善政干了一桩又一桩,百姓直呼青天老爷。听说还准备给全郡的百姓分冬衣过冬。    但他等了一个月,也没有等到。    以为只是说说,然而今日,莫非……    石老汉心底忽然涌起了一丝希望。    “你家四口人啊。”    年轻官吏咂了咂嘴,道:“我们能不能进入看一下。”    开始意识到这群官吏来历的石老汉连忙让开身子,恭敬道:“大人请。”笑容里有掩饰不住的卑微。    几人迈入院门,进入院子,这院子只有一进,当面就是一间大屋子,两边没有厢房,只有院子角落有一个矮矮的类似茅厕的小土屋子。    三个年轻官吏沉默,跟着石老汉进入大屋。    一边堆到屋梁高的木柴,下面一堆麦秸,四面无除了角落几袋米,一个正烧着火灶台,几大桶水,便只有麦秸旁边的一个散发着屎尿味的破木盆。    连桌椅都没有,穷到这种程度,简直触目惊心。    几个年轻官吏呆了,好一会,才回过神来,一人看着穿着单衣,蹲在灶火前,愣愣看着他们不速之客的一家三口,叹息道:“竟然穷困至此,唉。”    旁边一个戴着狗皮帽的本地官吏陪着笑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从古至今,俺们这旮旯都是这般穷。”    “不过没关系。”    年轻官吏笑道:“在华上使的带领下,大家一定能摘掉穷帽子。”    果然是华上使啊……石老汉的手微微颤抖了。    “这户,火绒衣分两套吧,应该足够过冬。”最后,年轻官吏点头道。    “哎哟真是。”狗皮帽子乐了,连忙拍了一下石老汉:“还不快谢谢人家。”    “谢谢老爷,谢谢老爷。”石老汉麻利屈膝一跪,立刻磕头。    “老乡你别这样。”年轻官吏忙去扶石老汉,却感觉对方力气忽然特别大,扶了三下才硬是扶了起来。    等对方抬头,黑黑的脸颊已流下两行浊泪,嘴中犹然道:“谢谢啊,谢谢……”    “唉。”年轻官吏颇不是滋味,看了看四周,朝小儿子招了招手:“孩子。过来。”    小儿子脑瓜子最聪明,知道这群不是坏人,乖乖走了过来,两只大眼睛亮亮的,满是好奇。    年轻官吏手中忽然变出一把干糖,笑道:“拿去吃吧。”    干糖是黄澄澄的晒干的麦芽糖,一般百姓吃不起,杨越特意订了一批,让各大官吏去走访百姓时送一点,百姓家的孩子大都爱吃。    这年代的百姓,大都缺乏糖分。    小儿子眼睛亮了起来,快步走近,小心翼翼地接过,喉咙不住滚动,仿佛那不是干糖,而是世间最华美的宝石。    “小孩,你多大了?”年轻官吏蹲了下来,摸了摸小儿子的头。    “七岁了。”    小儿子对陌生人好感暴涨,有问必答。    “唤啥名儿?”    年轻官吏笑眯眯地继续问。    “石之轩,石头的石,之乎者也的之,轩州的轩。”    “哟,石之轩啊,还蛮中听,谁给你取的。”    “大人。”这时候石老汉插嘴道:“他刚出生时有一个道士来俺家里,给他取的名字。”    “道士?”年轻官吏奇了:“一个道士特意跑这里来给他取名干嘛?”    “这,咱也不知道该咋说,总之就是……”石老汉瞄了一眼舔着干糖的小儿子,犹豫了一下道:“那道士说他有人杰之姿,要是遇到什么人,准会一飞冲天。”    他没敢说‘明主’,杀头的罪。    “人杰啊,净会吹。”    年轻官吏还没说话,身边两个人顿时逗笑了。    “好了,小孩,我们该走了。”    这时,年轻官吏估摸差不多了,站起身来,手一抬,旋即腰间储物袋光芒一闪,两套叠好的红色纸衣便出现在他手上,上面缀着红色的绒毛,虽是纸衣,看着却像是皮质,煞是漂亮。    “这就是火绒衣了,按这个白色符文石就能暖和起来,不穿的时候就按一下,关掉,老乡,收好哦。”    石老汉慌忙擦了擦手臂,郑重地接过火绒衣,老脸一片感动:“谢谢大人,谢谢……”    年轻官吏笑了笑,和同伴走了出去。    石老汉给自己换上火绒衣,按了一下白色符文石,果然全身暖洋洋的。另一件他直接让妻子三人躺在麦秸上,按下符文石后,直接披在三人身上,堪堪全部盖住。    “暖和暖和~”    躺在中间的小儿子乐了,一颗麦芽糖塞进嘴里,一颗麦芽糖塞给大哥手里,欢喜说道:“大哥,你也吃。”又往痴傻的母亲嘴里塞了一颗糖:“娘,你也吃。”    石老汉正想说省点,冷不丁一颗麦芽糖向自己飞来,手忙脚乱地接住。    “哈哈哈哈,爹。你也吃。”    石之轩撒泼笑呵呵道。    见此,石老汉也不知道怎么发火了,摸着干yingying略有重量感的方糖,咧嘴一笑,重新给扔了回去:    “爹不爱吃。”    说话间,石老汉见灶膛火弱了,便重新去塞柴。    少顷,有几个白巾军士兵抬来两袋米,敲开石老汉家门,问了一句:“石德家是么?”得到确定答复后便把米放了下来,走了出去。    看着大屋门口的两袋米,一家四口愈发欢喜。    “爹,我长大了要去投奔华上使。”    躺在麦秸堆里的石之轩笑嘻嘻开口道。    虽然是在笑着说,但谁都能品味出认真之色。    石老汉还没说话,呆呆的大哥也跟着结巴道:“我,我也陪弟弟去。”    见此,石老汉叹息一声,只催促道:    “将来事将来说,赶紧过来吃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