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三回:两栖军人 (第2/2页)
来,农民是没有退休政策的,我们家乡有句俗话说:八十老翁捡茼蒿,一天不死要柴烧。农民只要有一口气在,就要自谋生路,同样还要交皇粮国税。” 太阳渐渐西沉,大地不再酷热,还生起了一丝丝凉意,笔友于是要告辞离去。李发财挽留他吃晚饭,道:“笔友,难得我们都是农民,还是老乡,咱哥俩一定得喝上两杯。”他吩咐妻子快弄饭菜,一边陪着笔友说话。 “我在想,我们农民的问题不解决,我们国家是不会安宁的,至少会影响国家的现代化建设。” 笔友笑道:“有时候我会梦到,国家对农民农村农业的问题有了改变,就是农民实行了退休制,而且农民种土地不再交皇粮国税了。” ”你真是做梦。“李发财笑了,道,“自汉朝以来,农民交了两千多年的皇粮国税,怎么可能就突然不收了呢?” “也难说,说不定新一届政府就有这种胆识。” 李发财认为不可能,共产党也确实了不起,他让老百姓安居乐业了。你们现在的年轻人,就是人心不足蛇吞象,想好还想好。还是安于现状吧,尤其这边疆地区,不安定因素太多,我们应该以不变应万变。和平年代我们种种地,战时便扛起枪,军人的最大职责就是保家卫国。 “两栖军人。” 笔友点点头,老百姓明白这个道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只是老百姓盼望国家在好过了的时候,多为农民减减压,这只是老百姓的一种愿望,一种纯朴的祝福祖国强盛的愿望。他说:“国家强盛了,收复了香港、澳门,和台湾的回家,我相信凡是有华夏族血缘的人,都会自豪的,我们会拍着胸膛向外人说:‘我是中国人!’” 这会儿,宋金玉与回来端着碗拿着筷子来道桌边。李发财忙道:“好了,笔友,我们吃饭吧。” 很简单的几样菜,西红柿炒鸡蛋,一碟花生米,一盘炒土豆丝,还有一大盘蒸饺子。都是普通的菜,笔友却仍然受宠若惊,自己与这家人素不相识,却能得到如此待遇,他想,也许只有生活在这极地的人们才有这种豪情吧。 李发财要与笔友对饮英雄酒,笔友忙道:“李哥,我不会饮酒。” 李发财道:“在外面跑的人不喝酒,说什么我也不相信。来,笔友,只这一杯,就这一杯。这酒虽然不及你们的五粮液,但也是我们伊宁的本土酒,这酒是通人性的。” 主人的盛情难却,笔友值得与他对杯。他们喝着酒,捡些闲话儿聊着,宋金玉却拉着儿子坐在旁边。笔友纳闷,要招呼她们娘儿俩一起吃饭。李发财笑道:“我们吃吧,别管他们,再说,这也是我们这的习俗。” “你们这还有这样的习俗?”笔友笑道,“现在可是男女平等哩!我们家乡就没有这种陋习,大家坐一块吃饭多热闹啊!” 他捻了个饺子递给回来,道:“来,咱们一起吃饺子。” 回来看看父亲,接过饺子咬了一口,突然问道:“叔叔,这饺子是谁发明的呀?” 笔友想了想,道:“这饺子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大概是始于二千年前的汉朝吧。那个时候饺子叫馄饨,到了唐朝叫做牢丸,明朝叫粉角,北方人读角为矫,所以就称为饺饵,变称饺儿。我们的考古学家在新疆的一座唐朝墓葬里发现了一碗饺子,形状与今天的饺子完全相同。这说明,早在唐朝,饺子就来到了我们新疆。” 小伙子一席话将宋金玉也吸引到了饭桌上,众人愉快地吃着聊着。回来人虽然小,可他的问题却最多,最无忌,大家刚喝一回酒,他便又问道:“叔叔,你说话有点大舌头,为什么?” 李发财瞪着儿子,宋金玉也拍了儿子一下,笔友感觉尴尬,他不自然的笑了笑,随即便哈哈大笑道:“这是我小时候爱生病,常吃西药,损坏了声带,令舌头笨拙,所以说话就有点儿大舌头。” “西药是啥子东西啊?” 笔友道:“西药是外国人发明的药,用于治病的。它不同于我们中国的中药,从根本上治好病根。” “那你为什么不吃中药呢?” “中药麻烦,西药方便。” “那西药比中药好哦。” 任笔友笑笑,道:“西医让人明明白白的死,中医让人糊里糊涂的活!你说哪个好呢?” 回来不甚明白,宋金玉道:“如你所说,中药不科学而且麻烦,早就落后了。西药是现代科技下的产物,所以西医更先进更现代化,而且方便,还便宜,肯定是西药好了。” 仼笔友道:“中医药不科学吗?中医落后吗?不是的,中医是后现代医学,中医的理论领先西医数千年,所以西医根本看不懂中医。而且中医是上工治未病,是仁心仁术,仁心是中国儒释道的中心思想。中医讲究的是未病养生,有病调理,重在仁心,以人为本。西医是现代科技的产物,它的理论全部来自于动物实验,是属于一种技术,是技术,就有其局限性。举个现实的例子,糖尿病足,要想治愈,西医就得把这个足割掉,不行就截肢,至到两条腿全截掉。这就不把病人当人了,西医从业人员从不感同身受。而且西医治疗的一切病症,都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并发症。” “糖尿病以中医证型来讲,其初期为阴虚燥热型,随着阴虚燥热的病程加重,导至气虚,出现气阴两虚型,再加重至阴阳两虚,这是从气血经验来辨证,分为这三型。第四型为气滞血瘀,它在整个病程中一直贯穿的,我们中医在治疗时,都采取临床辨证。任何病,中医不但可以治,还可以用中药进行食疗。说白了,中医治疗病体,是重在调理提升病体的免疫力,以免疫力的全面提升而达到抗击病毒的过程,这就是冶本,是仁术。这是西医所望尘莫及的,所不理解的。” 宋金玉道:“兄弟,你是学医的?” 任笔友摇摇头,道:“有接触过中医中药,并没有系统的学过。” 李发财与他碰着酒杯,道:“看你把西医说的无一是处,应该是个中医迷了。” 任笔友笑道:“西医也并非无一是处,西医的检测手段就很好,所谓的中西医结合,就是用西医的技术检测病体确诊,再用中医给中药治疗。” 宋金玉道:“现在的人生病,谁还吃中药啊,都买西药片胶囊什么的,省事。” 李发财道:“就是钱贵,一个感冒都得好几十元钱,有时候还得打吊针,就更贵了。” 任笔友叹息一声,道:“其实感冒根本不用去医,在家多喝水就行。我每次感冒,就是多喝醋水,两三天就好了。老实说,我也很少感冒。” 李发财举着酒杯道:“来,笔友,我们喝酒,别只顾说话。” 他们举杯交盏,交谈更欢,不知不觉天色阴暗了下来。于是,笔友辞别这一家三口,悠悠晃晃地朝回走去。傍晚的田野异常的寂静,很远就看见了永胜砖厂那几盏路灯在蒙蒙夜色中散发出惨淡的光芒。在远处的天空,一轮淡红微黄的月亮费劲地掀开层层乌云,吃力地往上攀登着。几颗星星散落在那广袤的天空中,显得凄凉孤独。忽而一阵软风吹来,吹散了笔友脑间过剩的酒力,他深呼吸一口,眼前明亮了许多,心中又漾起了层层涟漪。这会儿食堂早已吃过饭了吧,雪芹在干什么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