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五章善心善行 (第2/2页)
能有一幅篮球架相当不容易了。 川渝走了过去,与大家一起练习篮球。 他拾起篮球想来一次扣篮,然而意外的却失败了,很久没有进行篮球训练了,起跳的高度不如从前了。 他走到离篮筐最远的地方,进行了几次远距离投篮,次次命中,引起了梁哥与同学们的掌声不断。 梅子在旁边也是不停地拍着小手。 川渝来回奔跑了几次,再次回到篮下,终于完成了一次扣篮。 大家的掌声更响亮了,原来静荷与其他两个老师下课后也加入了啦啦队中。 川渝走过去与那位退休老师握了手,她目前还是代理校长呢。 川渝向她表示,将会为学校捐款二十万元,设立宁玥奖学金。 校长笑容满面,不停地代表山里的孩子们感谢他。 旁边的静荷听了宁玥的名字,突然似乎明白了什么,但是众人在场,她并未提及。 晚上他们在民宿村里,与支教的老师举行了一次篝火晚会。 晚会上川渝向另外一位支教老师发了一万元红包,感谢她的爱心,并向她承诺,如果支教结束她愿意加入慈善基金理事会的话,可以与静荷一起到那里工作。 当然她也可以随时加入他的上市公司工作。 旁边的岚梅笑着说:“你这是公开从我这里挖人啊,也不事先征求我的意见嘛。” “哈哈,我觉得凭咱俩之间友谊不需要吧。” “哈哈,你是一点也不见外啊,我就喜欢你的霸道,越是和我客气越是生分了。” 跳跃的火苗,火热的青春,热闹的气氛。 随着火焰的升腾,静荷那张清秀的脸颊火光照耀中更像明月了。 仰望遥远的星空,他想起了与宁玥的点点美好,眼泪如断线的珍珠不停地洒落。 众人散去之后,川渝与梁哥留了下来,他一直难以理解梁哥如此年轻却选择退居幕后享受人生。 梁哥喝了一杯啤酒,笑着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大学期间利用周末和假期他与同学一起在中关村电子市场打工,老板是一位老校友,和蔼可亲。 他从来不拖欠员工工资,而且每一位员工离职时,总要询问原因。 当听说员工离职是因为打算创业时,不但不反对,反而真金白银支持。 他会拿出五十万元,入股创业公司。 他和同学也是这样,离职时拿到了五十万创业资金,然后一步一步做大。 当然那个老板受益也不少。 至于他为什么选择与同学分道扬镳,是因为他从叔叔的经历中得到的经验教训。 叔叔在老家创办了一家化工厂,生意火爆,于是他扩大规模,第一次扩大规模赶上时机好,企业效益继续火爆。 后来他又扩大规模,然而意外的是厂子建成后,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他外债累累,一下子把厂子拖死了,所有的钱都拿来还债了,包括自己的住房。 这无疑告诉他凡事量力而行,特别是远远超出自己能力的时候。 他与同学的分歧就是公司规模做到了一定地步,他的理念趋于保守,而同学理念依然不断冒险。 两人谁也无法说服对方,也不能说各自理念全都正确。 于是他选择了退出,同学买断了他的股份。 由于资金欠缺,同学无奈向银行借贷了大笔款项。 市场突然产生了波动,业务大幅萎缩,同学难以为继,无奈选择了破产,变得一无所有了。 前段时间同学又来找他要求合作项目,但是他一番评估之后,不看好项目前景,不过他依然答应借给对方二百万元,至于赚赔,无所谓了。 意外的是同学非要拉他入伙,说他不够意思。 他苦笑不得,心想你看好的项目我不一定看好啊,有点强人所难了,就是这两百万也是我的心意啊,不信你可以出去借钱试试。 “后来呢?” “他出去借了一圈,也没人借给他,最后又给我打电话,我依然把两百万借给他了,说实话我没打算再要,随他折腾吧。” 川渝知道这年月借钱太难了,尤其是朋友之间,这也是他一直感激梅子全家的原因,老梅的一千五百万没有附加任何条件,让他终生难忘。 回到房间里,梅子还没入睡,他与梅子谈起了梁哥的经历。 梅子说:“记住一句话,朋友之间可以共患难,想做到共富裕很难,当然咱俩不一样,用心凝结的友谊很难改变,关键我被你彻底征服了,身与心皆如此。”说完,妩媚迷人地笑了。 第二天上午他与梅子跟着岚梅参观了她家的汽车改装工厂。 她家的汽车改装工厂占地接近四百亩,销售收入接近八十亿,而汽车改装收入只是她家集团企业的一部分,其他业务涉及物流、地产、教育等等。 岚梅目前管理的是教育板块,旗下拥有私立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职业技术学院。 集团企业大部分员工都毕业于职业技术学院,接受过系统教育与培训,员工素质水平比较高。 岚梅家企业更为厉害的是在某些专用汽车方面是行业排头兵,科技实力也非常雄厚。 当然他们的产品大多集中在中端领域,以产量遥遥领先。 而川渝旗下与其截然不同,产品主要集中在高端领域,利润率高,但销量不大。 两家如果业务合并,将会起到优势互补,做大做强。 但是川渝实在不能完全理解柳韵芳急着让他出售公司的意图,为什么不能是合作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