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引子:亲爱的儿子,你在哪里啊(2) (第1/1页)
老贾恢复挺好的,是在两天后转到普通病房的。 大林以前在政府发改委工作,人脉关系广,他通过各种关系联系到了医院领导,领导随即对心血管病区主管医生进行了特别交待,老贾被安排进了两人间。 同房间的也是一位中年男人,姓肖,年龄比老贾大了几岁,已经退休了,退休前是市里某局正处级干部。 老肖非常健谈,再加上老贾也是经营企业多年,能说会道,两人迅速成为了好朋友。 从古到今,天南海北,纵论世界风云,畅谈街巷热点,推心置腹,娓娓而谈。 白天三个女儿轮流陪护,晚上二女婿大壮以及三女婿大森承担陪护。 老肖看到老贾女儿女婿孝顺,陪护周到,不停地夸奖老贾,说:“还是你好啊,老来有福,儿孙满堂,怎么不见你儿子呢?” “我儿子在川大医学院读临床医学本硕连读七年制研究生呢。”老贾自豪地说到。 “那可是医学名校啊,佩服佩服,老贾,你是人生大赢家啊,事业有成,儿子有才,女儿女婿孝顺,你就一个儿子吗?” 这一问不大要紧,直击老贾伤心处,他老泪纵横,呜咽了。 他不再说话,脸扭到一边不停地哭泣。 老肖莫名奇妙,不敢再问了。 老贾能不伤心嘛。 二十多年前,他还是一个在附近办公家具厂打工的农民,由于受传宗接代思想影响,虽然已经有了三个女儿,可是一心一意想要个男孩。 老天不负有心人,第四胎居然是双胞胎男孩,当两个男孩哇哇坠地时,他高兴地合不拢嘴,从接生病房出来,对着苍天大呼三声,泪水随即夺眶而出。 可是烦恼随后就到,由于妻子身体不佳,奶水不足,再加上村里计划生育检查比较严,自己赚钱不足以养活一家,一时头脑发热,就把双胞胎其中的一个男孩背着妻子送给了别人。 妻子知道后,天天大骂他不是人,是畜牲,他面对责骂,一个人蹲在墙角,闷声抽着不带过滤嘴的花城香烟。 他的眼泪如断线的珍珠不停地洒落。 他不心痛嘛,他一样心如刀割,那是自己的骨血,送给别人他是无奈啊。 他只是希望给孩子找个条件好的人家健康成长,不跟着自己受苦受累而已。 同时他暗暗下定决心,要努力赚钱,要让全家过上幸福的小康生活。 他离开了工厂,从一个五金小作坊开始打拼。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听说城市住宅商品化了,一款铝皮抽油烟机特别畅销,于是他跑到城郊开了一间五金小作坊。 由于他做工精细,价格低,结果一炮打响,积累了创业的第一桶金。 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经过二十多年打拼,创立了一家年销售收入过亿的机械设备企业,并成功登录创业板。 但是欣喜之余,他开始惦记那个送出去的孩子。 前两年,妻子因病去世,临死前再次哀求他一定要找到那个孩子,要不然死不瞑目。 他不想找嘛,他一样心如刀割。 这情况老肖怎么能知道呢。 但这是老贾的软肋,最怕别人提及。 一天下午,二妹盼弟陪着老贾去做检查了,招弟留在了病房。 老肖就问招弟:“你爸爸干嘛哭啊,我觉得他是人生大赢家啊。” 招弟就把小弟弟情况讲了。 老肖大吃一惊,说:“那你们干嘛不寻找小弟呢,你们现在日子美满幸福,住洋房,开豪车,万一小弟生活艰难呢,我理解不了你们家人的做法。” “父亲当年承诺人家,以后不再寻找。”招弟说到。 “那也应该找啊,你们现在不缺钱啊,资助一下小弟应该吧,现在住房价格这么高,彩礼这么重,说不了正为婚事发愁呢。” 招弟听了,想想也是,说的很有道理。 “谢谢伯伯提醒,等我父亲康复就安排寻找弟弟。” “这就对了,到时候你们拿出一千万送给弟弟,我相信弟弟家人不会反对吧,你们不会是怕弟弟分走一部分财产吧。” “伯伯说的哪里话,只要找到弟弟,他就是分走一亿都是他应该得到的,就这全家都已经对不起他了,他能原谅我们就不错了。” 这时候盼弟推着老贾走了进来,听到了他们的对话,眼泪夺眶而出。 老肖说:“老贾,我不说了,刚做完支架手术,不易激动。” 老贾停止了哭泣,说:“没事的,刚才检查过了,恢复挺好的,医生建议我再住三天就可以出院了。” “恭喜你啊,我们这个年龄,身体好就是儿女们的福气。” 老贾说:“老哥,既然话已说开,我也不再隐瞒,现在去找小儿合适嘛,当年我给人家承诺不再寻找啊。” “这有什么啊,你现在条件这么好,资助儿子也应该吧,听你们说的年龄,儿子正值恋爱结婚,现在房价这么高,彩礼这么重,万一那家条件不好,难道你准备让儿子打一辈子光棍吗?” 老贾不住地点头,想想很有道理,现在彩礼加婚房怎么着也得一百多万了。 一百多万对普通人而言真的是一座沉重的负担,压力大啊。 老贾说:“老哥说得对,我出院后立即安排人员寻找儿子,到时候我请老哥参加儿子婚宴啊。” “这个没问题,我一定送上大红包。” “红包就没必要了,到时候咱俩干一瓶茅台庆祝。” “必须的,静候佳音啊!” 几天后,老贾出了医院,随即当着全家宣布,不再垂帘听政,公司事务全部交给大林打理。 同时他宣布安排人员开始寻找小儿,这是他的中心任务。 儿女们全部拍手赞成。 然而出师不利,他们找到了当年中间人的家属,家属告诉他们,父母已经在十年前因病去世了,对于抱养孩子之事一无所知。 全家人傻眼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