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有你才有传奇_第八回、才识不凡谋初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回、才识不凡谋初定 (第2/4页)

经验的方法之一,更能激发弱者努力提高自己武功层次的动力。今日杨远风来到少林寺,机会自然不容错过。

    杨远风也早有此心,只是他想若是自己先提起有挑战少林武功之嫌,此时奋龙先提起,正是他求之不得的!毕竟少林寺乃是武林泰斗,卧虎藏龙,杨远风虽然身负绝世武功,但出于尊重,不便在少林寺中主动提出比试武功。奋龙不仅是罗汉堂首徒,深得石生大师真传,并且时常跟随慧生大师在江湖上行走,自然是见多识广,而杨远风的打斗经验较少,虽然同时对付几名一流的武功高手也是纣纣有余,但要是日后遇见绝顶高手,经验不足的弊端就会被放大,因此他若能和奋龙比试一番,对于增加打斗经验,自然大有裨益。

    杨远风和奋龙对面而立,先抱拳互相向对方行礼,然后各自运气,先将真气布满全身,以防在比武中受到重伤。

    奋龙所练的内功是少林九阳神功,外加金钟罩护体,当他运气后,身体可受千斤之力的撞击而不受伤,甚至可刀枪难入。杨远风修炼的是太乙真气,内力异常浑厚绵长,如山不可破,似水不可挡。

    双方运气后,互相使了个请字式。奋龙先出手,以一招“借花献佛”攻守兼备,杨远风则以一招“闲狮摆鬃”护住要害,只守不攻。奋龙又使了招“神龙归海”,此招以躲闪退守为主,杨远风并未出击,而他却先使出防守招数,意在告诉杨远风不要只守不攻。杨远风会意,便挥拳直攻过去。

    于是一时你来我往,刚开始双方都只用五六分内力,然后逐渐加大。四十招过后,奋龙渐渐处于下风,要使出十分的内力才能和杨远风相抗,而杨远风只用了七分内力。

    俩人又过了六十招,各自对对方的武功已是知根知底了。因此,双方出招拆招、攻守相抗,已如同长期在一起演练过的,尺寸把握得刚刚好,真是酣畅淋漓,痛快至极!

    杨远风此时不由对少林武功也产生敬佩之情:“奋龙的武功虽不及自己,自己只用七分内力便可和他打成平手,但他所练的少林武功功底十分扎实,功法朴实,未有阴狠凌利的杀招或毒招,且遇强弥坚,在面对比自己强大的对手时,也能从容自如地应对。奋龙也不愧为罗汉堂首徒,自己若要将他彻底击败,除非出奇制胜,否则不仅要使出十分的内力,而且还要再五十招以上。”

    杨远风心念一转,大吼一声:“且看我的‘罗汉长拳’如何!”说着,就使出了少林罗汉长拳其中的一招“驱车长出”,并运上了十分的内力。他之所以这么做,是想双方都熟悉这一套拳法,交起手来可无所顾忌,不怕误伤了对方,因此双方可以拼尽全力。

    “罗汉长拳”是少林拳法体系的基本拳法之一,此拳法简单实用,又兼具强身健体的作用,后来逐渐在民间散播开来,乃至各地与少林武功有渊源的流派中的拳法,都有罗汉长拳传承,流传很广。所以,不是少林派弟子却会罗汉长拳并不奇怪,甚至连街头卖艺人,有时也会表演一套罗汉长拳,故“天下武功出少林”一说,并非指天下武功皆源自少林,也并非指少林武功就是天下第一,而是指少林功夫如海纳百川,博大精深、流传深远。

    奋龙会意,也以“罗汉长拳”对阵。双方你来我往,都是以攻带守、守中带攻为主,所以一交手,刹时拳影重重,拳风呼啸,如暴风骤雨急至,毫无间歇。只见杨远风的拳头如铁马飞奔,势不可挡;奋龙的拳头如铁锤飞舞,精坚无比。俩人使的都是罗汉长拳,但使出的拳法竟然是形同、而势不同,却又都威力巨大,一套简单的拳法竟被使得如此神奇,众人看了都不由点头赞叹!

    俗话说:“练拳不练功,到头一场空!”招数再好的武功,如果没有配合强大的内力,那就成了花拳绣腿,打到武林高手身上,就象隔靴搔痒。江湖上各门各派的招数累加起来,可谓是繁复无比,各有各的长处,但招数多了,有些招数就难免有大同小异之处,也很难说谁一定比谁的好。在真正的高手眼里,关键是使用招数的人怎么发挥,能否用得恰到好处,又能把威力发挥出来,而要能发挥出巨大的威力,就要有非常深厚的内力,所以要练好武功,招数运用与内力修为相结合缺一不可。而放眼江湖,能把罗汉长拳使得如此神奇的,除了杨远风与奋龙俩人外,恐怕已没有其他年轻人能做得到。

    过了六十招,石生大师念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杨远风和奋龙听到法号,知道到了适可而止的时候了,俩人脚步后退各分一边,缓缓收功调息,然后向对方抱一下拳,再向石生大师、林因明及众武僧抱拳行礼。众人见杨远风只是脸色微红,而气息仍平缓深长,而奋龙则是脸上身上已见汗滴,气息粗重,调匀了一会儿方好,因此俩人武功的高低已判。

    杨远风休息了一会儿后,在石生大师的建议与安排下,又和罗汉堂的众武僧简要交流切磋了少林棍法等诸多少林武功,而石生大师和慧生大师则在一旁不时地为他与众武僧进行评点或解说。

    ……

    夜晚,慧生大师又请林因明和杨远风到方丈房中议事。见过礼、上完茶后,少林寺方丈无界大师示意侍奉的小沙弥退下,房中就只剩下无界大师、慧生大师、林因明及杨远风四人。

    然后,无界大师对林因明和杨远风说道:“二位施主,前几日贫僧收到刘盟主的来信,说不日二位施主将光临本寺,并说二位施主有要事参商,需再三酌情定夺,想必是江湖上有重大之事?”林因明回道:“此事说来话长,想必您已听慧生大师汇报过五日前武林盟组织各大名门正派铲除上天门的事了,今晚要商议的事也与上天门有关,还请方丈示下。”

    无界大师道:“阿弥陀佛!林总管直说便是。”林因明又说道:“各位可能有所不知,上天门虽已被铲除了,但从那些被俘的歹徒交待的线索查知,上天门后面还隐着个庞大的组织,这个组织就叫‘天乐宫’,上天门只不过是天乐宫的一个前哨罢了。天乐宫是一个极其严密的组织,其总舵所在地还没查到,只知其在江湖上可能存在着多个分舵和分坛。据林某查实,除了上天门,天乐宫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