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三十三章:两年后 (第2/2页)
能从早看到晚上。 更别说还有其他的什么村长镇上,还有什么工业部,食品部、矿产资源部、冶炼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等等等等一大堆的报告和申请文件了。 天元城现在已经突破了五万的人口,这还不是天元部落现在登记在册的所有人口。 根据最新一期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居民身份证发放数量为九万张,户口登记数据为两万三千户左右,平均一户大约在~5口人左右。 一下子涌入这么多的人口,最开始建立的内城区也出现了明显的弊端,最大的问题就出在,地方不够住上边。 所以陈超这两年,除了到处修路和挖矿还有点科技书点行政管理,就是到处在城里挪地方。 像冶炼场这种高危部门,已经被陈超从城里移到了城外,又重新修建了一个堡垒式的建筑群,以及长期派了一个军队驻扎在此地。 还有畜牧部这种占地面积广的部门,也在城外设立了专门的养殖场。 不过这个部门都挪到了城外,也解放不了多少的土地。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当时面临人力资源不足的严重问题,所以修建出来的城池不算多大。 至少不能满足某系统大佬设想的十万人口的城市,尤其是最早修建的那批房屋还是以平房为主,在容纳人口的方面就更显得捉襟见肘。 所以在天元城的城墙外,以及有很多后来加入的部落自发盖起了茅草屋等简易房屋。 平时晴天白日的还好,一旦刮个风下个大雨什么的,茅草屋的抗灾能力就有待商榷。 针对人口暴增,住宅用地不够这个情况,根据天元部落最新成立的执政部门——天元部落委员会提出的两个解决方案上看,主要都还是以引流为主。 还会在原棕部落和戒部落的位置上新建两座一大一小的城池,分别是棕菇城和戒羊城。 其中棕菇城因为背靠多个矿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也被陈超视为禁脔,是一定要在天元部落手中的东西。 不过目前棕菇城的地利优势相较于地处平原的戒羊城来说,就显得不太行了。 所以目前棕菇城只有一个以矿区生产和运输,以及服务于矿产行业为主的小城。 而戒羊城则地处平原,地利优势十分的突出,陈超估计,戒羊城落成以后,则有可能容纳二十万以上的人口。 如果规划得当的话,五十万以上的数量,也不是不能想一想。 除了建造棕菇城和戒羊城以外,还会沿着这两条新城选址,沿路建造村镇级居住地。 在棕菇城和戒羊城没有完全竣工以前,主要还是以沿路的村镇建设为主。 建好一个村搬一批人,以老人带新人的模式,展开互帮互助,让新人更好的融入天元部落。 建好村之后,会在村与村的中间选择一个最合适的地段设立为镇,这也是为了方便村与村之间的交流和贸易更顺畅一些,也是为了管辖起来更方便一些。 村镇干部们递交上来的文件主要都是关于,迁徙过去的族人们种种明里暗里的不满,不过这也很正常。 毕竟政策上给的迁徙补偿再丰厚,到了那边,还是要再面临重新开垦土地以及脱离宗族关系等各种问题,毕竟每批选定的迁徙人数,都要避免宗族扎堆,尤其是脱离天元城这种权利中心,政令又没法非常迅速下达的地方。 就靠村镇办公的一些警力设施,恐怕还不够这些宗族一口吞的。 到了那边,安家费虽然给得多了,但是生活档次一下子就掉下去了,有怨言,也是理所当然的嘛。 等以后新农村建设好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估计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不过针对当下的情况,还是要做一些措施的,免得小事积累成大事,就麻烦了。 处理完街道办居委会主任们以及各区长和村镇级别干部们递交上来的文件后,陈超深吸一口气,接着把目光投向了各大部门。 某系统大佬左看右看,上看下看,感觉这些文件的字里行间只透露出了两个字——缺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