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章 入梦梅兰芳 (第1/1页)
“呜呜呜,爹你看到了吗? 我梅家终于有后了。” 沈月楼小小的身体紧贴在俊秀男子的怀里,感受着与之同源的血脉在自己身体里不断流动,他的心中情不自禁产生了一丝孺慕之情。 他在蓝星本是一个孤儿,从小就不知父母为何物,自然从来都没有体会到过任何一点血脉亲情。 现在,意识沉入虚拟世界,竟然同时拥有了父母和家庭。 这莫不是老天爷在通过另外一种方式在给自己以补偿? 见侄儿平安降生,梅家大爷梅雨田走到二爷梅竹芬跟前问:“竹芬,给孩子起好名字了吗?” “名字我和长玉早给他起好了,单名一个澜字,别名鹤鸣,乳名唤作裙姊,兄长觉得如何?” 梅雨田冷峻的脸上微微露出一丝笑意:“鹤鸣九皋,声闻于天。好名字,好寓意,这孩子长大了,肯定会有大出息。” 等等,我的学习对象不是梅兰芳吗? 鹤鸣、裙姊、澜儿,怎么就是没有“兰芳”二字。 不会搞错了吧? 应该不会。 毕竟,方才这婴儿的生父明确说了这里就是梅家。 转念一想,沈月楼立马就想明白了其中的关窍。 梅兰芳应该是艺名,等他学艺时才会拥有,就像自己本名沈悠,艺名沈月楼一样。 就这样,沈月楼顶着梅鹤鸣的名头在梅家茁壮成长起来。 梅鹤鸣的祖父梅巧玲乃是绝代名伶,执掌四喜班,位列同光十三绝第三位,曾被慈溪老佛爷取了昵称“胖巧玲”。 他的父亲梅竹芬也是当世青衣名角,母亲杨长玉则是武生泰斗杨隆寿的长女,这般显赫出身,可算是京剧界的顶级豪门世家了。 因此,早年间,靠着祖荫,“沈月楼”在梅家的生活还是十分优渥的。 衣食无忧,父慈母爱,让他安稳度过了一段在蓝星上从来都不曾享受到过的童年无忧时光。 只是,幸福的时光总是十分短暂,在他四岁那年,父亲梅竹芬病死,母亲杨长玉忧思成疾,此后,他几乎成了一个没人照看的孩子。 光绪二十五年,在他五岁时,母亲将他送到百顺胡同附近一家私塾读书。 上了私塾之后,沈月楼才知道清朝之前是明朝,明朝之前是元朝…… 而关汉卿和叶宪祖除了《感天动地窦娥冤》和《金锁记》之外,还分别都有那些作品存世。 ……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好一条浩浩荡荡、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 辉煌璀璨的五千年华夏文明,无数曾经流传在神州大地上的动人故事,陆续从私塾老夫子、街边闲汉以及茶馆说书人的口中听说—— 仓颉造字、女娲补天、秦灭六国、楚汉争雄、三国鼎立、大闹天宫、水漫金山…… 听到这些故事,沈月楼只觉心驰神往,浑身的热血都沸腾了起来。 地球好似是一座包罗万象的文艺宝库,里面的传世珍宝明灿如满天繁星一般数也数不清,自己就算穷其一生,应该也只能吸收薅走其中九牛身上的一根毛。 可惜,自己在这虚拟世界,就只能停留短短的几十年时间。 走马观花,甚至都不能自主选择自己想要获取的知识和信息,就只能通过梅鹤鸣的眼睛、手掌和心灵去感受外部世界,却没有办法指引或者干预梅鹤鸣的任何决定。 沉浸式体验学习,就好像是在观看一场身临其境的电影,自己可以代入人物,有真情实感,却没有办法改变已经预设好的原有剧情。 恐怕梅鹤鸣自己都不知道,还会有一道来自异界的意识总是时时刻刻依附在他的身体和灵魂之上,审视着他以及他周遭的生活吧。 唉,人要懂得知足,能这样,就已经十分不错了。 就算不能把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和文艺作品深度了解之后封印在自己的脑海里打包带回蓝星,只要知道它们的名目,不是还可以到系统商城中去购买吗? 系统商城,不就是自己求购地球文艺作品的地方吗?只是,需要花费一点声望值就是了。 自己之前之所以一直没有进入系统商城的想法,乃是因为那一百零一点的声望值实在太过寒酸,去了也买不到什么好东西。 如今,自己身家涨到四千八,倒是可以去好好逛一逛系统商城了。 上了三年私塾,学过一些基础的文化知识之后,梅鹤鸣终于承继祖业,走上了他祖父和父亲都走过的那条老路——成为一名京剧青衣。 在旧社会,下九流的后代大多都要做如此选择——戏子的儿子大多还是去当戏子,昌季的儿子就去当大茶壶…… 光绪二十八年,梅鹤鸣正式拜到青衣吴菱仙的门下学习青衣,从此开启了他堪称伟大的戏剧生涯。 其实,梅鹤鸣小的时候,资质并不十分高明,长相也只是平平无奇,圆圆的小脸,眼皮总是下垂,见了人也不敢说话,用他姑母的话来形容就是言不出众,貌不惊人。 在他拜师吴菱仙之前,梅家大爷梅雨田曾经邀请名小生朱素云的哥哥来给小鹤鸣讲戏。 一出《二进宫》加上一出《三娘教子》,两出开蒙戏,四句半老腔,学了十几天,竟还不能上口。 这般愚鲁、笨拙的资质,不但把朱素云的哥哥气得跳脚,就连在一边伴读旁听的沈月楼也在心中暗暗怀疑。 就这? 这就是自己选定的学习对象。 资质也忒差了一点,朱先生教戏时,自己也跟着唱了一会,听一遍就会了。 就算回到自己刚学青衣那会的悟性,听个两三遍,应该也能全部掌握了。 “这孩子,资质和悟性太差,干青衣这一行是没有什么指望的,祖师爷压根就没赏给他这碗饭吃,趁早改行了吧。” 匆匆留下几句伤人自尊的话,朱先生从此就再也没有来过梅家。 后来,当梅先生名满天下时,朱先生也只能绕道而走。 有一次,实在绕不开碰上了,他连忙上前对梅兰芳不住道歉,说自己眼拙,看走了眼。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提,在当时,朱先生的那番话还是对小梅澜造成了很大打击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