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六章 肝胆两昆仑 (第3/4页)
么简单的手段,轻松化解了纠缠数年的家产纠纷案,平息了诉讼,维系了手足之情,虽让人觉得有些突兀滑稽,但也在情在理,张咏处事就是这么乖崖古怪。 ◆百姓献图 《论语》有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孔夫子的从政为官之道就是为政以德,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基本原则,而非严刑峻法。从政者如果实行德治,群臣百姓就会如星辰一样围绕在你这个北极星周围。 北极土星,从此被称为政星,成为象征朝廷以为政以德的正文星。 咸平四年九月,张咏任期已满,要离开杭州。州民诣阙献土星图一 、银百两乞留知州。 杭州百姓献北极土星图,言下之意,就是赞扬张咏是一位真正勤政为民的德官、好官。又献上纹银一百两,希望他能继续留任杭州。 朝廷诏褒奖张咏,代还其银,调知永兴军府路,拜尚书右丞。 皇上有命,把银子退还百姓,朝廷褒奖了张咏,永兴军那里更需要他,让他即刻上任。杭州百姓的好意,张咏只能放在心里,他不敢停留,通知手下,连夜启程,乘船离杭北上。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能得到这么多百姓的认可,所有的苦和累都值了。 ◆深夜不速客 宋初四十年里,蜀地先后发生过全师雄兵变、王小波李顺起义、刘旴兵变、王均兵变等四次较大的叛乱,这是其他任何地区所没有的,川蜀的安定历来是朝廷最揪心的大问题。 咸平三年,王均乱蜀,占领成都,咸平四年,王均之乱虽平,但民尚未宁。 咸平六年四月,真宗以知永兴军张咏前在蜀,为政明肃,勤于安集,远民便之,提拔张咏为刑部侍郎、充枢密直学士,兼任益州知州。希望张咏能使蜀郡从战乱的衰弊中重新恢复生产、安定民心。 这是张咏第二次做益州知州,成都百姓听说张咏又回来担任益州的父母官,心情无比振奋。虽说张咏对益州非常熟悉,但是他依然秉公职守,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再任蜀川,张咏作《感怀》诗一首,诗云:官职过身鬓已衰,傍人应讶退休迟。从来蜀地称难制,此是君恩岂合违。兵火因由难即问,郡城牢落不胜悲。无烦苦意思诸葛,只可颁条使众知。 一天,夜半三更,一队人马到达益州北城门,高声吆喝,叫城门守军开门,要求入城。 城门官盘问过后,得知是皇宫的大太监,不敢怠慢,立即去向张咏请示。 大宋的律法《宋刑统》里对城门的开启有严格的规定,对擅自跨越城门者、不按照规定开关城门者、不用钥匙开启城门者,都会受到严厉的制裁。官员不加查证而擅自开启,罪加二等。如有战争或者紧急军情,城门已经关闭的,经过当值官吏的查证验实之后,可以依照规定予以开启。 张咏道:川蜀先后连续数次叛乱兵灾,朝廷特地派我来治理,城门哪能说开就开的,内侍有什么着急的公务需要夜半进城,惊扰百姓不说,还与朝廷的法令不符,内侍也不能搞特殊,断然不能放他们进城! 城门官刚走,张咏觉得还有些不放心,随后亲自赶往北门。 张咏道:内侍半夜三更叫城,老百姓都吓醒了,不知道有何紧急公务需要这个时间进城? 内侍傲慢地回道:领皇上旨意,前往峨眉山烧香祈福。 张咏道:你深夜造访,惊扰百姓,触犯了法律,你是想让我先斩后奏,还是先奏后斩呢? 在大宋朝,张咏是有名的本事大脾气大之人。 内侍一听,脸都吓绿了,赶紧说道:大人请念我初次出宫当差,不了解州郡府衙之事,烦请您大人有大量,网开一面。 张咏道:那好吧,有劳内侍大人一行,今晚就在城外过夜吧,天亮进城。 第二天一早,内侍进城,来到公堂,给门下人递上拜帖,上面写着:奉敕往峨眉山烧香入内侍省王某某。 张咏收到拜帖,提笔在名片,傍批道:既是有王命在身,不敢奉留,请于小南门出去。 太监不敢造次,一行人乖乖地穿城而过,从小南门,一溜烟地跑了。 此时,正好朝廷派遣谢涛巡视西蜀,真宗令他传谕张咏,道:有卿在蜀,朕无西顾之忧矣。 ◆双钉案 南宋郑克的《折狱龟鉴》记载,有天,张咏外出巡查,听到有女子在干嚎。 闻人哭,惧而不哀。 张咏觉得这哭声有些怪怪的,怪在哪里呢?哭得太假,像是在演戏。这哭声里没有哀怨,倒像是有一种恐惧在里面。 张咏命人把那女子叫到跟前,问她为何哭泣? 女子哽咽地答道:丈夫得疾病身故,故而痛哭。 张咏觉得此事并没这么简单,于是,就留下一名吏员,负责调查此事。 吏员让仵作仔细检查了死者的尸身,并没有发现任何中毒、受伤的地方。回到家后,吏员忍不住跟自己的妻子一顿吐槽。 吏员的妻子道:那你们就没检查死者的头顶,看看头发内有没有伤? 吏员一拍大腿,道:对啊,仵作将全身都检查了,唯独头顶处因为有头发遮盖着,没有仔细查验。 一想到这里,吏员赶紧起身出门,再次带人前去查验。扒开死者的头发,果然,一枚黑漆漆的大钉赫然钉在死者的头顶上。 吏员立即命人将女子拘押起来,带到府衙。向张咏汇报过案情,张咏重赏了吏员和办事的随从。 张咏觉得吏员这次办事干净利落,和以往大不相同。便随口问了句:这件差事,你办的不错!老实跟我说,你向谁求助的? 吏员摸着自己的后脑勺,不好意思地笑道:我家堂客,人聪明得很,是她教我的。 众人一听,都笑了,张咏也跟着笑了起来。笑着笑着,这笑容似乎一下子僵在了张咏的脸上,他突然想起,吏员跟他的这个妻子不是原配,两人结合的时间并不长。于是反问道:你家堂客,不会有问题吧? 这话说得吏员顿时感觉心惊rou跳,心道:大人,你老是搞这么一惊一乍的,不要吓我! 张咏道:你去把你堂客叫到府衙,就说本知府要见她,当面谢她办案有功。 很快,吏员把自己的妻子叫到府衙,张咏早已升堂,专候她的到来。 吏员的妻子向张咏作揖行礼,张咏一拍惊堂木,吏员的妻子吓得差点跳起来。 张咏严厉地说道:大胆恶徒,你是如何知道她人如此隐秘的杀人方式的?还不从实招来! 吏员的妻子百般抵赖,死活不招。 张咏一拍惊堂木,怒道:来人呐!若不大刑伺候,你这婆娘恐难招认! 衙役拿来夹具,给吏员的妻子上了拶刑。女子受刑不过,只得招认自己也用这种方法杀害过前夫。 果然,张咏一猜即中。 随后,张咏派人将案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