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章 姑娘饶命 (第1/2页)
跟董随聊完,才发现原来还是有人支持他一统南中的。 至少董随表现出来的就比较亲汉。 所以,刘瑁第二日酒醒便亲自拜访了董府。 送礼、攀谈…… 想将董随绑上自己的战船,当然少不了交心,表露自己的志向。 董随提岀一个新的命题——如何让南中百姓过上好日子? 刘瑁没有急着画饼充饥,不能总把别人当傻子忽悠。这个关系到南中地区数十万老百姓幸福,不能随便说说就算了。 不然等他走了,过不上好日子的南中百姓依然会造反。 “修路!” 要治富,先修路! 这是刘瑁给的治富方针。 当然不是单纯的修路,筑城与修路并行,在夷人部落密集的地方筑城设县,再组织百姓在城与城之间修路,打通城与城、部落与部落之间的贸易之途。 贸易,是商品和货币流通的最佳途径。 路好了自然会有人在城与城之间跑商,也会有人愿意往新城移居。 然后组织汉人去教会从山中移居出来的百姓种植粮食。 百姓要想过的好,吃饱肚子是第一关键要素。 刘瑁给董随构思了很大一副蓝图,虽然这个构想从实施到看见成果最少要三到五年。 但只要做好了,就一定能看到成果。 接下来就看董随如何选择了。 这些东西刘瑁早就在脑子里想过很多遍了,在来楪榆之前已经跟杨洪、李恢等人反复推敲过了。 接连三日,刘瑁天天往董府跑,与董随商讨“开城修路、夷人治夷”的策略的可行性。 虽然常常岀入董府,但他却一直没有见到这次盛大节日的主角祝融。 这日,与董随谈完话回到驿站。刘瑁倍感无聊,便换了便装想要出去走走。 甘宁本想领人跟随,被刘瑁拦住。 一个好的领导,必须深入民间,了解基层的需求,才能作出最英明的决定。 他需要思考。 人总是先有想法,才能努力去实现。 城中没有太多的男子,男人们大多进山打猎去了。而女人们也没呆在家中织绣,男人不在,田地里的庄稼却依然要打理。 刘瑁不知不觉走出了楪榆城。 夕阳西沉,映红了天边的云彩。倒印水中,让楪榆泽显得色彩斑斓。 轻风拂动衣襟,身上传来丝丝凉意。 六月的南中,早已热得让人窒息。孩童们在湖畔嬉戏玩水,姑娘们在水中捣衣。 看起来一片清凉,好想下去畅游一番。 刘瑁顺着湖水往北,那边有山,想找个没人的地方游游泳。 山脚隔断了湖面,翻过去便看见一块凹进去的水洼。青石嶙峋,野花野草从石缝里长出。 坐在石头上,看天边的夕阳与云彩,湖风拂动发梢,呼吸着带着青草的芬芳与花香的空气,刘瑁浑身放松下来。 真舒服啊! 果然是个度假休闲,放松身心的好地方。 休息了片刻,刘瑁身上的汗渍已经渐渐的干去。 解开衣襟,留下一条贴身的薄裤,刘瑁便跃入水中。 好久没游过泳了! 当手臂划过水面,那清凉的感觉让刘瑁浑身觉得舒畅无比。 不知道自己游了多久,身体感觉到有些疲惫。刘瑁放松地躺在水面往回游。 “呀!你是哪个?咋会在这儿?” 耳边传来一声尖叫。 转过身,刘瑁的眼中映入一张绝美的脸和一头如瀑布般下垂的长发。 白晰的面孔上眼窝内陷,鼻梁高挺,长长的睫毛在大眼睛上颤抖,显得有些惊惶失措。这张脸充满了异域风情,但她所说的话分明就是当地的语言。 “对……对不起!我来这儿游泳已经有一会儿了,刚游回来。不知道姑娘在此沐浴,实在是唐突。”刘瑁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怎么就突然多出来一个美女了?来的时候明明没有人的。 “你!臭流氓!”虽然是在骂他,但这个声音还是很悦耳的。 “我是真的不知道你在这儿,何况我确实比你先来。喏,我的的衣服还在那边石头上面呢!”刘瑁指了指湖畔的青石。 然后他就傻眼了,石头上哪儿还有衣服? “无赖!哪有衣服?”女子说道。 “这……一定是被风吹到石头下面去了!这样,我上去找找你就明白了!”刘瑁拼命想证明自己是无辜的。 “想跑?没门儿!你在这儿等着,我先上去!”女子脸上怒意难消。 但是话说完,少女却呆在水中没动。 因为她身上也没穿多少衣服,除了一件亵衣就剩下一条单薄的小短裤了。要这样上去,不是让这个色狼给看光了? 两个人同时限入尴尬之中。 “要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