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98章 出事了 (第2/2页)
色拉垮,就知道肯定是挨训了,心里多少有点好笑。 电视上的那些企业家一个个温文尔雅,一个比一个有涵养和风度,自家老公骂人的时候却满嘴粗话,甚至经常带脏,也不知道是自家老公太粗鲁还是电视上那些人都是装的。 跟着观参了下猪圈,就有点受不了。 在宿舍大院子还没什么,到了猪舍跟前就有点臭了。 在门口瞅了眼,没有跟进去,抱着闺女赶紧闪人了。 猪场目前有六百头母猪,除了母猪和种猪是引进的,剩下的育肥猪全是自育,不打算从外面购买,一方面引进的仔猪问题多多,有什么问题谁也不知道。 万一把病源带进来,乐子可就大了。 另一方面则是积累经验,这么大规模肯定要自育自养的,没有经验怎么能行。 母猪的死亡率和仔猪的死亡率有点偏高,主要是疫病引起的。 一方面是管理问题,另一方面则是经验不足。 猪的病实在太多了。 陈耀东到是没有再骂人,拿宿舍卫生发发火还无伤大雅,正经工作上的事现在还是要以鼓励为主,不能打击积极性,毕竟牛志刚也还算努力,就勉励了几句。 这点损失兴邦农业还是可以承担的起的。 牛志刚松口气,还好,就怕陈老板又骂人。 看完猪场,陈耀东又去东头的大院子里转了转,跟负责种地的周志虎老子周学仁和试验站的站长董光远聊了几句,关心了一下试验站工作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情况。 郭老头在这边搞了个试验站,做一些基础研究工作。 农业科研工作辛苦,研究人员与青山为伴,与黄土为伍是常态。 工作环境和那些搞高科技的没法比,收入也比其他行业差太多,农学专业的研究生就业难不说了,工资也低的让学了这专业的人后悔,不少转行的。 郭老头人脉广,今年从省农大弄来了不少研究生。 陈老板还算是厚道,给了特殊人才的待遇,工资对标部门经理。 不然估计得全跑光。 看完自家的地,陈耀东还专程去看了看陈二哥的那块地。 为了住上别墅,陈老二也是拼了,今天就扑到这一千亩地里了。 事业大小,取决于能耐的大小。 即使陈耀东现在事业干的风风火火,也并不反对拉扯一下亲戚,奈何亲戚们要么吃公家饭的,与发财无缘,要么见识有限,他就算想拉扯,也拉扯不起来。 就好像薛表哥,自己不知道能干啥,别人咋帮? 唯一能蹦跶两下的,也就陈二哥了。 能玩转这一千亩地,也基本是陈二哥的极限了。 就这还是有陈耀东兜着,不然陈二哥是绝对没胆子赌上全部身家折腾的。 一千亩地只能算是小打小闹,不用请长工,更不用盖什么房子,干活的时候直接找机器雇人干就行了,陈老二基本上每隔两三天都会过来转了一圈,地里长的可都是钱。 怎么能不上心。 霸道拐过弯后,陈耀东老远就看到陈老二的凯美瑞停在马路边。 农田的路都是自己修的,兴邦农业不差钱,也有号召力,叫上相邻的几个地主凑钱把路修了,这边的全是些小地主,人多不太好办事,路也没人修,还是一条沙土路面。 按照陈老二的性子,是不舍得把宝马开到这里来糟蹋的。 陈耀东把车开过去,离的近了,就看到陈老二爬在地上不知道在干嘛。 看到霸道开了过来,才从地里出来站在路边等。 陈耀东把车停在凯美瑞后面,下车招呼:“二哥这敬业精神可真让我惭愧。” 陈纪东没好气:“你跑这干啥来了……” 忽然看到姜苗苗从车上下来,就招呼了一声:“小姜也来了。” “二哥!” 姜苗苗打了声招呼。 陈纪东问:“汐汐呢?” 姜苗苗道:“车里睡着了。” 陈纪东哦了声,才问陈耀东:“啥时候回来的?” “今天刚到。” 陈耀东拿出烟发烟,上下打量二堂哥,笑的不行:“晒黑了,像个农民了。” 陈纪东点上烟吸了一口,道:“听说今年玉米种的太多,价格起不来。” 陈耀东道:“不赔就行了,第一年别报太大的期望,期望越大失望也越大。” 陈纪东道:“屁,我小家小业的哪能跟你比,一毛钱的差价就是接近二十万利润,差上两毛钱就是四十万,唉,要是一斤能涨到一块,一亩地怎么也赚个一千块。” 陈耀东道:“你想的太美好了,能到九毛就不错了。” 姜苗苗下到地里瞅了瞅,上来拍着手说:“二哥你的玉米种的挺不错啊!” 陈纪东这才得意了:“天天泡在地里,我今年连店里的事都没管过,全给刘娜了,把这些庄稼当祖宗一样伺候,要是再长不好,明年说啥也不种了。” 陈耀东道:“别高兴的太早了,第一年产量不会太高的。” 陈纪东道:“小叔说肥料上足了能收00斤。” 陈耀东道:“到不了两千斤你就只能挣三百多块。” 陈纪东道:“成本没你说的那么高,都按你那么算的话,种地的早赔死了,小叔给我算了算,第一年成本高点,一亩地八百到九点,第二年不会超过八百,第三年的话肥料使的就少了,七百左右差不多,不用掏地租,一亩地怎么也能赚个一千块。” 陈耀东道:“我爸算的肯定有出入,他那算的都是二三十亩地的账,好多活都是他和我妈自己干,你这上千亩地你自己能干?最后下来人工这一块肯定会超的。” 陈纪东牙疼道:“不管了,先种上一年看看情况再说。” 陈耀东道:“秋上最好别自己收,有养殖场的来收青贮就直接卖,这样不用你再找人找机器收割,少折腾还省人工,关键还能规避产量上不来的风险。” 陈纪东道:“万一产量高就划不来了。” 陈耀东道:“第一年你觉的产量可能高吗?别想的太美了……” 正说呢手机又响了。 拿出来看了下,竟是王平安打来的,莫名心里一跳。 随手接了起来:“老王。” 王平安道:“陈总,东州这边出事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