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两百八十四章 坏事 (第1/2页)
,神豪人生 安洛嘿嘿一笑:对,你们看见的都是自己的成像,拼图的原理跟镜子差不多,我们通过眼睛来矫正图像的正确与否…… 桂子:你想通过外在环境改变拼图的构成?但是你考虑过没有,拼图碎片现场是实体的,整个拼图构成的是实体图像,不是虚像。 以苏家的办事风格,这事定然要公开透明,所有的碎片都会一比一复刻,需要选手用现场碎片来建构出正确的拼图…… 就这点就足以击碎安洛现在的幻想,桂子就是这么想的,但是,安洛只是说了镜子,还没有说理论呢…… 安洛:上世界九十年代,著名的诈骗大师马克图文曾经做过一个轰动世界的实验,这个实验就是镜子实验,镜子理论也是他提出来的…… 安洛说的这个事的确有,桂子也清楚,当初叔叔赵亦豢给桂子上骗局理论课的时候,也曾经拿出这个案例来讲过…… 镜子实验其实也是一场心理实验…… 当年马克图文在闹市做了一个现场试验,实验很简单,就是集市上放一面镜子,然后找了一个陌生人做实验体…… 陌生人被叫到镜子前,然后告诉别人,镜子里面的像是他本人…… 这几乎毋庸置疑。 马克图文一连找了十个公证人,都证实镜子里面的确是陌生人本人。 实验到了最关键的部分,马克图文让陌生人通过镜子描画出镜子中的自己。 在描述的过程中,马克图文增加了公证人的人数,而且开启了现场点评什么部位最像陌生人本人…… 结果人们都很踊跃,纷纷说什么部位最能凸显出陌生人的本体特征…… 当然,也有一些人的意见不一样…… 陌生人,也就是画家本人必须在现场,不能避讳这些评论,来进行绘画描述…… 为了增加实验的有趣性,马克图文还增加了十个职业画家,他们的人物就是从镜子里面的图像描绘出陌生人本来的样子…… 画家们被各种评论包围着,同时即兴的进行着绘画创作。 十副专业作品被放到一起,请所有参与到公证人来讨论,究竟镜子里面的人物跟实验对象陌生人相似度达到多少…… 结果十一副作品,甚至包括陌生人本人的作品,得出两者相似的程度竟然还达不到百分之五十……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也就是说,人的眼睛看见的,和自己描述出来的,画出来的,镜子里面构成的,只存在着一定比列的相似度,并非百分之百复刻…… 在所有理论数据的支撑下,马克图文通过实验得出一个结论,镜子里面陌生人的图像跟陌生人本人存在非常低的相似构成…… 而实际上这个结论是非常荒谬的,这不科学,镜子里面的成像根据成像原理来说,几乎是百分百的线条复刻,没有谁在镜子明净的情况下否认镜子里面的成像不是自己,或者说不像自己…… 那么,是什么造成了改变…… 当然是外在的环境,各种公正,评论,以及作为实验者来说,已 经丧失了一些基本的判断…… 马克图文的这个镜子实验被列为世界上有史以来最无聊的实验之一,一共有一百种无聊实验当选…… 有人说他的这个实验毫无意义,因为这本来就不能得出成像跟本体不够相似的可笑结论…… 但是据说当初马克图文靠着这个无聊的实验狠狠赚了作为实验对象的陌生人本人一百个金币…… 因为,马克图文跟他打赌,说镜子里面的人跟他一点不像,完全不是他本人…… 陌生人认为马克图文脑子有问题,这是光学问题,需要质疑吗? 然后马克图文就跟他打赌,说自己说不像不算,他可以通过实验来证明两者就是不像…… 如果能够证明镜子里面的像跟陌生人的相似度低于百分之六十,马克图文就可以赢取一百金币…… 如果不能,马克图文公开跟陌生人道歉,并且承认自己的无知…… 陌生人是吃定了马克图文所犯的错误,若果镜子里面得出的像不是自己本人,那么会是什么? 一个常识,如果不是,人为何总会通过看镜子来矫正自己…… 这个实验之所以被评委有史以来一百个无聊实验之一并不是没有道理,因为,马克图文所提出的实验,其实只是个简单的局,并非是实验…… 实验只是个诱饵^ 马克图文用二十金币雇佣了十个专门提供质疑意见的公证人……目的就是扰乱其他人的思考空间…… 同样,他用三十金币收买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