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七十章 兜兜转转 (第1/1页)
高唐弃子正文卷第二百七十章兜兜转转天若随人愿,便是神仙也拦不住。 武媚娘心头一动,敏敏说的是什么意思? 假山? 好像确实有这么个东西,是什么时候送的? 武媚娘尘封的记忆,渐渐恢复,她猛然记起,就是最近,她似乎听过这个说法。 认真想了想,可不是听过,就在寝殿里! 还是敏敏亲自提起的! 怎么? 这其中难道有隐情? 武媚娘露出了感兴趣的眼神,鼓励敏敏继续说下去。 有意思了。 这样稀奇的事情,居然是敏敏先提起来的,她这个头脑大条的外甥女,终于开窍了。 “敏敏,究竟是怎么回事?” “说清楚。” 妙啊! 裴范先忽然眼前一亮,亦明白了敏敏的用意。 好老婆,这是在暗中帮助他呢! 所谓的心有灵犀,便是如此吗? 裴范先万万没想到,这一次,他和敏敏的配合居然能这样默契,要知道,这之前他可从来也没有给过她任何暗示。 只是说假山有问题,却并没有说明白,到底是哪里有问题。而敏敏居然看穿了。 谁听了能不激动。 若是这样智商上线的时间再多些,就更完美了! 郭敏敏才没有心情去关心老裴的心里变化,因为某人站在她身后,她想关注也进入不了视线范围。 她挺身上前,毫不畏惧的开口:“娘娘忘记了,半年前,圣人曾经御赐过一座假山给贤哥哥,敏敏只是想,贤哥哥既然有这等巧思,也应该把那座假山好好装饰一下。” “说不定,效果也会很好。” 不得了。 敏敏这个智商上升,简直是一日千里,拦都拦不住。 这小妮子,居然还会下套了。 看见了没有,这都是我的功劳,老裴这个人就是有这个好处,总是能见缝插针的给自己寻到值得表扬的点。 若论这段时间和敏敏相处时间最长的,对她影响最深的,自然是他裴范先啦。 于是,敏敏能有今天灵活的脑袋瓜,都要算到他老裴的身上,别人谁也别想揽功。 “敏敏一开始还以为这个假山就是圣人御赐的那个呢,仔细一看才发觉,造型根本不同。” “亏得你还记得,你若是不说,连朕都忘记了。”李治笑着说道,他根本就没想到,这其中有什么问题。 此假山非彼假山,这不是很正常的吗? 或许,贤儿就是不喜欢那个,喜欢这个,就顺手收拾了一下,摆放在这里了。 媚娘为何又阴沉着脸,李治只得出来打圆场:“若是你想看,下次等到贤儿弄好了,一定让你来看看就是了。”他抬头看向李贤,李贤已经被郭敏敏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说话弄懵了,好半天才反应过来:“那是自然,等到儿臣弄好了,一定让敏敏来看看。” 嚯嚯…… 他居然应承了。 好事啊! 这就说明,他已经承认了李治确实是送过他一座假山。 而眼前的这一座,根本不是原来的那个。 这个好戏可以唱下去了。 “不过,微臣认为,圣人御赐的假山,说不定也难弄成这样奇特的造型呢!” 老裴现在已经把李贤当成了敌人,根本不会心慈手软。 见他想妥协,立刻精神抖擞,又刺出了一剑。 李贤,接招吧! 武媚娘没说话,而是陷入了深思,这孩子,虽然心眼子比较坏,可是他为何一而再,再而三的在这件事上打转? 这显然不符合裴范先一贯的作风,要知道李治都已经跳出来打圆场了。 他们夫妻的态度也很明显了。 裴范先可不是个死心眼一根筋的人,在这样的表态之下,若是换做以往,恐怕早就已经转换话题,不再纠缠。 如今这般纠缠,绝对是事出有因。 不过,身为一个相当有手腕的女魔头,武媚娘才不会主动抛出诱饵,她就这样坐着,偶尔露出鼓励的眼神,让年轻人们自己去自由发挥。 有裴范先这样的高手,武媚娘当然不必担心好戏会戛然而止,唱不下去。 “裴文学说笑了,这是山石天然的样子,如何能堆砌的出来?”李贤的笑容,充满了鄙夷。 果然是一直偏居西市的病秧子,连基本的世面都没见过,才会发出这般傻乎乎的言论。 李贤不禁有些怀疑自己的眼光,之前他是怎么看的,居然会觉得裴范先真的有才能。 裴范先笑了,他等的就是这句话。 现在由李贤自己说出来,他实在是太兴奋了! “殿下说的没错,可是依微臣的见解,假山不就应该是用石块堆砌出来的吗?” “这样一来可以显示殿下超凡脱俗的审美意趣,还能节约开支,为长安城百姓做表率。” 咦? 这个话题的走向,不太对啊! 一直揣着手,冷眼旁观的李治,有些坚持不下去了。 隐隐约约之中,武媚娘亦察觉到了裴范先真实的用意。 这小子,难道是打算从那个方面搞事情…… 武媚娘感觉,她又开始兴奋了! 这样才对嘛! 符合她一直想搞事的个性,她那亲亲的夫君还天真的以为,她真的是抱着来游玩的心才光临沛王府的。 当然,或许也可以做另一种解释,游玩和找事,从来都是相伴相生的两个目标,并行不悖。 以武媚娘的能力,绝对可以两边都兼顾着。 “有道理。”她先是肯定裴范先的发言,继而又说道:“贤儿,这个假山不是石块堆叠的吗?” 李贤彻底尴尬了。 他恶狠狠的盯了裴范先一眼,万没想到,这小子居然藏着这样的阴招。 堆叠假山和整块的假山,到底有什么区别? 为何会引发沛王李贤如此浓重的恶意,同时还让憋着坏心思等着搞事的天后武媚娘如此兴奋? 这件事,说来话就太长了。 私人园林的建造,在华夏历史长河中,绝对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从很久以前,大概是魏晋时期,那些达官贵人,豪商巨贾,便会将堆积如山的金银财宝花费在建造私人园林之上。 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希望亲近自然,获得优美的生活环境,更重要的是,打造私人园林也是各位历史上有名有号的人物,表现个人高端的审美意趣的途径。 又或许,还要加上一条,最重要的,华丽幽静的私人宅邸山水田园更是他们夸耀财富的证明。 只因为,没有富甲一方的经济实力,如何能建造一座美轮美奂的私人庭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