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一章 身先士卒做表率 (第1/1页)
“范先,我听说堆肥这主意,是你告诉裴炎的?”李弘笑道。 范先微楞,却也立刻承认:“确实如此,让殿下见笑了。” 推广堆肥绝对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裴范先也承认,一时兴起向裴炎提起这件事,并没有考虑的十分周全。 再加上,裴炎的故意使坏,具体cao作中,出现了许多岔子。 裴炎和裴范先之间究竟有什么样的恩怨,李弘并不想管,他关心的只有堆肥种植的价值。 “范先,堆肥种植如果交给你,你能把它推广下去吗?” 裴炎的cao作方法不对,但是他当时劝说李弘的理由,却是说得通的。李弘已经认定,堆肥耕种是一条提高粮食产量的路。 范先沉思片刻:“换成是我,应该可以推行下去。” 李弘一听就乐了。 “我就知道你一定行!” “但是,要想实行下去,也困难重重。” 裴范先一盆凉水泼了下来,李弘的笑僵在脸上。 “有什么困难,尽管说!” 立木取信难啊! 裴炎这个狗贼,被他这么一通saocao作,乡民们对堆肥的信任更加岌岌可危。 “殿下,学生建议可以先给乡民们做一个示范。” “这是何意?”李弘不解。 “现在乡民们并不信任堆肥法能够让他们有很好的收成,同时还能赚大钱。” “我们的当务之急是让他们相信,堆肥种田对他们有好处。” 李弘连连点头:“你说得对。” 可问题是,只会说不行,还得会做。 范先又道:“堆肥只是准备工作,播种的时候才能使用,播种距离现在还有好几个月。” “所以,我们现在能做的,只是积攒肥料而已。” “也就是说,我并不能马上看到堆肥种田的成效,是不是?” 范先赞赏的看着李弘,果然是孺子可教。 “所以,学生的意思是,殿下可以分一块地给我,我亲自组织乡民堆肥种地,以做表率。只要我这块地种好了,乡民们自然会受到感召。” 李弘颔首:“这没问题!” “你想要哪一块地,你随便说,我都能划给你!” 李弘说完,才觉得,自己有些托大了。京城里豪族并立,哪一家都不是好惹的。 甲等的好田地,早就被这些家族占满了。他们实力强大,根基深厚,圣人都动摇不得,李弘更是动不得。 蔡吉祥把京城坊城图拿了过来,范先专注看图,并没有注意到李弘的神色。 长安城的寺庙还真是多…… 要是能把它们手里占据的田地都分出来,长安城粮食的产量立刻就能提高一大截。 “殿下,万全县斜坡子底下的这块地,交给学生就行。” 万全县? 李弘愣了。 长安坊城内,居民分布,主要呈现北多南少的态势。由于皇城坐北朝南,为了上朝方便,大臣们也主要居住在北城。 南城这边,贫民更多,许多荒地,还待开垦,南城这些地,本来就没有多少住户,裴范先若是想要,李弘完全可以安排。 可他却挑了万全县。 这里是坊城外的县城。 李弘不解:“斜坡子那边的地,很贫瘠呐!” 万全县距离坊城区较近,那边的一些情况,李弘也略有耳闻。就像是裴范先之前说过的,那块地,如果李弘没记错的话,曾经就是烧山烧出来的。 他凝视着范先,表情复杂。 裴范先却很坚定:“学生要的就是这样的地!” 裴范先没再多言,如果历史记载准确无误,万全县境内,应该有一处温泉。 这眼温泉,隋时就曾经自涌过,但随着隋末丧乱,温泉逐渐干涸,也在地表失去了踪迹。 而到了高宗后期,历史记载中又出现了这眼温泉的记录,裴范先记得很清楚,这个重新恢复自涌的时间,就在咸亨二年! 堆肥耕种,当然是科学健康的耕种方法,但却不见得立刻就能起效。而附近有温泉眼的土地则完全不同。 村民们放火烧山,为的也是利用草木灰的热度,便于播种。而温泉眼附近的土地,先天就具备地热充足的条件。 在温泉眼附近种田,不管是普通的稻麦,还是瓜果梨桃,收成都会非常好。 万全县斜坡子附近的田地,对于裴范先来说,可谓是一举两得。 “启禀殿下,学生只有在贫瘠的田地上获得好收成,才能引导乡民们都来学习堆肥耕地。” “还请殿下相信学生。” 李弘一拍大腿,喜道:“太好了!” “有气魄!” 李弘提出质疑,也是为了考验裴范先。如果他开口要甲等地,那李弘就会质疑他的能力。 然而,裴范先选了长安城知名的贫瘠土地,李弘觉得,他越来越欣赏这个少年了。 知难而上,不亏是我李弘的小福星。 人生路还很长,需要面对无数的艰难险境,小福星攻坚克难的能力越强,才能够更加带着李弘摆脱困难…… 虽说土地的方位是定下来了,但裴范先第一个要做的,还是收集肥料,把准备工作做好。 裴炎惹下的麻烦,也要裴范先帮忙擦屁股。 思及此,裴范先就恨不得把牙根咬断! “殿下,学生认为,我们还是应该把肥料都准备好。”犹豫片刻,他还是没有把大粪两个字说出口。 李弘饮了几口茶。自从开始服用甘油,口味清淡了不少,重口味的煎茶都入不了口了。 范先又道:“学生有个办法,就是朝廷要破费些。” 涉及到朝廷要花钱的事,裴范先也不敢托大,必须争取李弘的意见。 李弘笑道:“需要多少,你说说看。” 范先摇摇头:“总数说不清,但应该不会太多。” “殿下,可以派遣两县官员,到乡民家里倡导他们晾晒粪肥,并且给予一定的金钱,每隔一段时间就上门收集。对于乡民来说,这些粪肥本就没有成本,官府有用处,还能赚钱,他们自然会愿意晾晒粪肥,巴不得晾晒的多,收钱更多。” “这绝对行不通!”范先话还没说完,就被李弘打断。 “乡民心思颇多,前两年,圣人为了治理恶钱,用钱换钱乡民们都不愿遵从。” “他们更愿意按照以往的方式生活,一点也不想改变。”想起前两年的乱状,李弘有感而发。 裴范先瞬间就明白了李弘说的是什么意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