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4章 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 (第1/2页)
获得了商籍,又拿下了方山,黄雄英已经准备好要一展宏图了。 不过想要开发方山,需要的钱财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所以黄雄英的当务之急,是要把酒和盐这两样东西的生意给做起来,这样才有足够的钱去做一名煤老板。 事实上做一名盐商比挖煤要赚钱得多。 但是黄雄英并不想利用盐去长期的去赚钱。 因为盐,对于这个时代而言,不仅关乎民生,还关乎国本。 朝廷需要通过控制盐来控制整个社会,而且盐税收入巨大,是一个国家财政收入极重要的一部分! 如果任由私人控制食盐买卖,很容易造成不良影响,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官方控制的话更易于平抑盐价,稳定市场,稳定社会! 所以,黄雄英卖盐是通过了曹国公李景隆的关系,搭上官府这根线,通过官府来卖盐。 也就是说,黄雄英负责制盐,终端销售还是官府。 而李景隆的作用其实就像是一个中间商,而且打着曹国公的名头,官府也不敢压黄雄英的价钱。 黄雄英的计划是利用盐赚到一部分钱之后,就把制盐的方法上交给朝廷。 毕竟盐这种东西,牵扯太大,而且上交给朝廷,也算是为大明朝做了一件利国利民的事情。 至于酒这种东西就没那么多讲究了。 酒水这玩意,不像盐那样是必需品,朝廷的管控也不会那么严。 而黄雄英酿出来的酒,是根据系统给予的茅台制酒法制作出来的,堪称极品。 这东西在后世本就是奢侈品,也只有权贵才消费得起。 放在这个年代更是稀罕。 要赚,那就赚权贵的钱,因为权贵的钱多,而且好赚。 带上郭氏兄弟,黄雄英便出了小院。 有了酒水,还需要找一个地段好一些的铺面,盘下来或者租下来,好销售酒水。 应天府,大通街。 应天作为大明的都城,是天下最繁华的地方。 大通街临近紫禁城,街道宽阔笔直,地面上铺着青石板,应天府最热闹的一条大街之一。 街道两边,大抵都是三层楼高,挂着各类招牌的商铺。 卖粮的,卖布的,卖糖的,卖酒的,还有卖各类胭脂水粉的…… 小摊小贩叫卖声,络绎不绝的行人,让这里的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热闹,那么的有生活气息。 走了小半条街,就看见一间挂着转让牌的铺子。 黄雄英带着郭氏兄弟便走了进去,铺子里,一位颇有几分姿色,看起来十四五岁的小姑娘百无聊赖的坐在柜台前。 “公子,需要些什么?” 铺子里面原本是卖胭脂粉黛的,小姑娘看见公子哥打扮的黄雄英进来,虽然觉得有些奇怪,但还是连忙迎了上去。 黄雄英并没有急着回答,而是打量了一下整间铺子。 整间铺子布置的相当雅致,古色古香的装修,四周挂着字画点缀。 看起来压根不像是买胭脂水粉的,反倒是像卖字画的。 看来这间铺子的主人应该是个文艺爱好者。 黄雄英对这干净典雅,充满文艺气息的装修倒是相当的满意。 收回目光,黄雄英看向小姑娘:“我想盘下你们这间铺子。” “哦,这样子啊,可是……” 小姑娘面露难色:“可是我家小姐还在雅间中抚琴,不方便打扰,我又做不了决定,要不公子您在这里稍等一下?” 黄雄英仔细一听,确实能听到二楼的雅间传来的琴声。 “可以。” 黄雄英点了点头,他对这间铺子感觉不错,等一下也无妨。 小姑娘赶紧请黄雄英和郭氏兄弟坐下,然后拿了些点心上来,礼数颇为周到,看来是大户人家的下人。 黄雄英闲来无事,便细细的听起雅间中传来的琴声。 琴声悠扬婉转,时而如清泉滴落,时而又如春雨般绵绵不绝,显示出抚琴人高超的技艺。 如今的他音律之道满级,自然能够听出其中奥妙。 见黄雄英听得认真,小姑娘有些骄傲的道:“你们可真是幸运,能够听到我家小姐抚琴,要知道,多少公子哥费尽心思都听不到呢!” 黄雄英闻言笑笑,道:“好琴好曲,只可惜……” “可惜什么?” 小姑娘的眉头微微皱起。 “只可惜,这曲子并不适合你家小姐。”黄雄英笑道。 听了黄雄英的话,小姑娘不高兴了,嘟着嘴道:“那你倒是说说,哪里不合适了?” 黄雄英道:“你家小姐琴艺高超,但是太过于注重技巧了,没有能够将自己的感情倾注其中,空有技巧,却不能深入人心,有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 “想来你家小姐年岁不大,尚未经历情爱之事,不能掌控这种幽怨的小曲,倒也能理解。” 黄雄英说得算是客气的了,没想到小姑娘却怒目相视: “不懂装懂,我们家小姐的琴艺可是冠绝全京师,岂是你们这种庸人所能欣赏的?哼!!” 黄雄英笑笑不说话。 他知道这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