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七章 礼堂 (第1/1页)
给一群大学生上课,压力不是一般的大! 陈东青自己本来只是一个初中生,还是小乡村初中,甚至初中都没上完。 在座的每一个人,学识都比他要渊博。 但是他有阅历,有着跨越三十年的见识。 这就是他能引以为傲的资本! “Goodmo i g,ladiesa dge tleme .” 这是陈东青看那些电影学来的英语,借由那惊人的记忆力,重复出来的话语。 台下的学生们适时地鼓起掌来,他们眼中期待的光芒,让陈东青的信心又增了些。 “其实大家不用鼓掌,我压根就不会英语,刚刚那英语,也是刚九毛九路边批发学的一斤英语。” 台下的学生,脸上露出淡淡一笑。 “不过,大家应该没有人听不懂我刚刚那句吧?要是真听不懂,那你们可得找一下你们的老师算账了啊!” “我这是一斤批发的英语,你们那是半斤八两的英语啊!学费有没有超过四毛五啊?超过四毛五就去工商局投诉你们老师骗称啊!” 台下一些学生开始小声哄笑。 这种幽默的开场方式,可以拉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与这些学生们的互动,提起他们的兴趣这点,陈东青做到了。 “大家可能很奇怪,刚刚不还听说这家伙要开英语补习班嘛?怎么连英语都不会讲就来开补习班,这人不会是傻子吧?” 台下有人哄笑,有人点头,有人皱着眉头打量陈东青,神情各异。 “你们可能想不到,眼前这个不会英语的人,不仅要开英语补习社,还要开一门M国签证课!专门教你们怎么过M国的签证!” 台下这次没有哄笑,每个人都是一副看江湖骗子的表情看着陈东青。 “这人什么都不会,还在这口出狂言,教我们过M国的签证……这人要么是个疯子,要么是个骗子吧!” 陈东青歪着头,用着自嘲式的语气说着,又一次把台下的人逗笑了。 看着陈东青似乎对演讲游刃有余,台下的胡泉涛若有所思。 陈东青当年混过几年销售,对于话术也是有所研究。 “各位各位,我还不至于故意骗大学生找死,大家好歹都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有这么好骗吗?” 这一手抬高了听众的地位,能让听众多几分对自己的信任。 “英语课,不可能我上,我来上的话,各位肯定是休想出国了。” “咱们的英语课老师,是一位外企翻译,他的实力大家毋庸置疑。” “那么水平好的各位,不想留在国内发展,想角逐M国梦的同学,那可真的要来找我了。” 陈东青扬了扬手里的一本本子,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上面。 “我这里有一本秘籍,是我的亲戚给我留下来的秘籍!只要修炼这本秘籍,大家都可以过签证!” 靠本小本子就能过签证,台下不少的学生都不屑地笑了。 过M国的签证有多难,只有亲身经历过才知道。 申请签证能否获签,有很多考虑的部分年龄、学历、职业、出境记录…… 就算是综合条件很好的,是难得的人才,也可能会在面试官前表现不佳而被拒签。 九零年代,这个人才竞争力很难比得上M国的时代,签证基本十有九败。 “让我一个毫无经验的人跟你们谈,着实有些不妥,但是我手上的本子,记录着众多前辈们的经验!走别人走开了的路,应该会好走不少吧!” 这年头还没有普及网络,信息传播最广的,也就是广播和电视,但是想从这俩途径学习到签证经验,简直是痴心妄想! 怎么可能会有广播或是电视,教学生怎么应对出国签证? 所以,想研究过签证,只有通过人们口口相传,不过这玩意儿,愿意分享的人,少之又少。 目前最具有竞争力的,果然还是签证课程。 一提到签证的事情,台下的不少学生又精神了几分。 “本子的主人,出国签证失败的经历,可是不少!他因此总结出了一份相当牛的秘籍,已经送了几名亲戚一同出国了。” “可惜我没学会英语,也没什么别的本领,所以借了他的光,偷偷把通过签证的秘籍,给搞到了手,他本人则是出了国,去拼他的M国梦了。” 这番说辞并不算很好,所以台下的学生都是一副半信半疑的表情。 但并不重要, “我打开秘籍第一页,上面明晃晃地写着啊……欲练此功,必先自宫!” 陈东青又抛出了一个包袱,让台下的学生们瞬间哄堂大笑, 这个梗不止是在三十年后人尽皆知,在90年代更是别样火爆! 等武侠丛书,在90年代可谓是火爆,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在没有手机游戏、电脑游戏的时代,看小说算是小年轻们的最大消遣! 这个‘欲练此功,必先自宫’可以说传遍大江南北,也让大家的戒备心放下。 在底下看着的胡泉涛,不自觉心底也有些放松,被陈东青这即时的口才给折服了,带头鼓起掌来。 台下有些好事的学生,也都站起来给陈东青鼓掌,呐喊道。 “给我们讲讲‘葵花宝典’!” “教我们练练‘辟邪剑谱’!” “老哥!你现在是男的还是女的,还是不男不女的?!” “啊哈哈哈哈!” 礼堂笑声连连,气氛甚是活跃,不少学生围在礼堂外面,在门口和窗边,都站满了人。 陆千凡看见人群逐渐密集,主动地领着几个工人们维持秩序,让已经到了礼堂的的人,乖乖坐好,不要影响后面的人。 而礼堂外的人,都统统拦在外头,制造出一种先来者享受,晚来者错过的假象,颇有一种官方活动的感觉。 没多时,在礼堂外头的学生便开始传流言…… “学校从外头高价聘来了一名签证讲师,交钱就能学会签证技巧。” 亦有人传说。 “学校的老师兄从国外回来,传授签证技巧,只有学校的优等生才有资格听课。” 一时间,越传越远,传到了老师们耳朵里。 老师们也都奇怪,学校什么时候搞了这个活动,不过好像挺有意义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