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七章 主线完成 (第1/2页)
,重生之工业狂潮 从头再来...某人重生,真正从头再来,所以他唱的声色并具。 就众人而言,《从头再来》这首歌,应情应景,也唱出了许多人的心声。 至于涉及到“下岗”,王庆来的担心确实多余。 张锐进说:“大报大刊已经在谈论下岗的事情,不再避讳。 南方有的地方,都开始大张旗鼓地宣传国企职工下岗创业的典型。 小陈这么唱,符合主旋律,没问题。” 汪佳茵的小心脏跳的扑通扑通的,心说:这个小老板,勿几当哦。 自己还想请个明星给公司代言呢,小老板这么搞下去,直接把请明星的钱都省了。 孙婕今天晚上也在台下,散场之后拉着陈立东的手问:“你咋那么会唱歌?” 陈立东谦虚地道:“一般啦,最后那句,旋律有点高,我差点就唱不上去。” “大哥结婚的时候你就唱过一首,这次又来一首,老实说,都是你自己编的吗?”孙婕追问道。 “老实说?老实是谁?”陈立东开始打岔。 孙婕把手伸进陈立东肋下,开始发力。 “哎呀,疼。”陈立东开始告饶,然后交代道: “我说、我说,老实说这两首歌都是别人唱过的。” “哎呀,你真不老实!”孙婕又开始用力:“这两首歌没人唱过,我听人嘀咕,夸你有才呢。 你说吧,结婚的时候,是不是也要给我唱一首歌?” “要要要,唱唱唱,我给你唱!哎呦,哎呦,快松开,把我掐肿了。” 联欢会从晚上7点开始,搞到9点。 这时候的蓝市街头,跟后世的繁华没法比,但也有点夜生活的样子。 宾馆门口,几台出租车还在等客,司机对今天的收入还不满意。 不远处的一个酒吧传来某个男人的嘶吼“或许我,不该问,让你平静的心再起涟漪”。 旁边一处花店外的音箱,却唱道“你总是心太软,心太软,独自一个人流泪到天亮......” 陈立东拉着孙婕的手,刚才收到系统提示,他本想去小黑屋去查查系统。 然而此情此景,又有媳妇相伴...让系统休息去吧。 “走,我带你去吃烤rou。” 他记得在附近的一条街上,有一座店名字叫“巴西烤rou”,不知道现在开业了没有。 再有两天就是圣诞,然后迎来不平凡的1997年。 这一年将有许多大事发生:大长老逝世、港岛回归、三峡截留、戴妃...... ............ 圣诞、元旦,相继过去。 陈立东哪都没去,有时候在钢协大厦办办公,有时候跑到南陈村绕绕车间。 王桂清看他心不在焉、魂不守舍的样子,问他:“咋啦?你俩闹别扭了?” 陈立东不明所以地问道:“啥?谁俩?我俩?闹啥别扭?” “你这孩子,是丢了魂还是抽大烟啦?自己去照照镜子,肯定不对劲。”王桂清数落着儿子。 “妈,我这两天看电影有些着迷了。 放心吧,啥事儿没有。 哎呀,下午约了孙婕去买鞋,我去医院啦。” 陈立东找了个借口,溜了。 说是去买鞋,却去了小黑屋。 小黑屋里,陈天一正在摆弄着一个小盒子。 这东西叫做“猫”,英文名字是“MODEM”,官方称:调制解调器。 这个小盒子,是连接电话线和计算机的信号转换器。 这个时候,在电话线上传递的还是模拟信号。 而计算机内信息是由“0”和“1”组成的数字信号。 有了这个 调制解调器,就能把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进行交换,就能实现两台计算机的远程通讯。 再过一年半载,电脑厂商就会把调制解调器集成到主板上,电话线插到主机上就能上网;然后,随着网络数据流量的急剧增加,华夏各地开始假设通讯光缆,连接电脑和网络的设备又出现过光猫,再后来又有了路由器...... 人们一般称1996年为上网元年,其实在1994年华夏就获准加入互联网,某院校开通了64K国际专线。 1995年,一家叫做瀛海威的公司,开始引导华夏普通百姓进入互联网。 在1996年的6月份,由罗浩主导推动,东华各家公司都推进了上网战略。 这时候上网,需要添置一只14.4K的“猫”,价格是700多元。 当下国内互联网网站还十分简陋,有不同的论坛,类似BBS,没有花哨的界面。 网友可以在不同论坛发帖子,别的网友可以回帖。 陈立东的办公室也能上网,他之所以要跑到小黑屋,是为了获取更快的网速,准备建立工作基站。 陈天一安装的这只“猫”是33.6K的,花费800多元。并且,小黑屋外有专门新架设的通讯电缆。 电脑用的最新的連享商用机,陈天一把“猫”连上电脑后,开始拨号上网,伴随着嘶哑的电话拨号声,计算机开始接通了互联网。 陈立东坐到电脑前,开始召唤系统。 ............ 之所以拉专线、换新“猫”、新电脑,是因为陈立东收得系统提示: 恭喜宿主完成了主线任务: 宿主旗下企业——东华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资产达到15.88亿元; 年创造利润2.28亿元; 东华钢铁蓝市股份有限公司炼钢及连铸连轧车间面积达到15.52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