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二章 (第1/1页)
和周卫国聊了几句,范沐带人走了。 可是脑袋瓜此时有点懵,心里思绪万千,不知道从哪梳理。 心里有点懵逼,既然有周卫国刘远,那有没有可能,还会有李云龙,丁伟这些。 范沐脑袋有点懵,至于村里大家伙的安全,他此时到放下心来。 留下几个人帮忙照看着,带着其他人回到来基地,让人把猴子单独叫来。 猴子这边走进作战室,看着上面摆着的军事沙盘看时看呆了,这东西怎么和山里的地形这么像呀。 随即回过神,说道。 “二哥,你找我?” 只见范沐拿着几块红标,再军事沙盘上,陆续插下去,对着猴子说道。 “你先坐着,我这边处理一些事。” 猴子这边看着军事沙盘,也不禁着了迷,看着范沐插着红标的地方,正是焦作的道清铁路线。 焦作地下煤炭资源丰富,鬼子把煤炭通过道清铁路线,把煤炭资源运送到新乡,然后转运全国各处。 中途有一段,恰好穿过县城附近,只不过随着县城鬼子溃逃,鬼子暂停了这条铁路线的运输。 猴子看着这道清铁路线,有些不明白这是打算做什么? “我收到情报消息,鬼子那边从前线战场调过来一个大队,驻防县城,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道清铁路的安全。 顺带着围剿攻打县城的武装分子。” 猴子听完脸上也露出凝重的神情,之前范沐和他们说过鬼子一线部队的战斗力,心里不禁有些沉重起来。 “怎么怕了?” 看着猴子一副沉重的样子,范沐笑着出声调侃道。 猴子顿时没好气的说道:“脑袋掉了,不过碗大的疤,就是再来三两倍的鬼子,俺也不怕!” 范沐见状拍了猴子肩膀一下,看着军事沙盘指出铁路线一段路线,出声说道。 “行了,别吹牛了,找你来是想让你带着人去,把道清铁路附近的地形摸清楚。” 猴子听完立马露出喜色,明白二哥这是又有新计划了,出声应道:“二哥,你放心,我一会带着人出山。” 范沐打断猴子的话,随即说道。 “不,你一个人去,到山外面找木匠接应你,人多了显眼。” 猴子听完不禁眉头一皱,心里觉得范沐有点太紧张了,这鬼子都被打跑了,也太谨慎了。 猴子走后,范沐看着军事沙盘有点头疼,鬼子增援他倒是不怕,就怕鬼子为了道清铁路线的安全,会从前线调遣大批部队进行扫荡。 忽然。 范沐脑海一道闪电劈下来。 想起一件事:花园口决堤! 想起这件事,现在是38年5月月尾,想到历史书上花园口决堤时间正是六月初左右的时间。 为了阻拦日军前进,光头让人炸开了花园口堤坝,阻拦日军,却使得数百万人无家可归。 而死亡人数更是远超南京大屠杀两倍多,高达近百万人遇难。 想到这里,范沐都不禁浑身颤抖,眼神里满是恐惧的神情。 世人铭记南京大屠杀的悲痛,可有多少会知道因为老蒋的一道命令,河南数百万人无家可归,近百万遇难。 这不也是变相的屠杀吗? 这不就是犯罪吗! 忽然范沐想到了什么。 拿出笔写了一封信,让狗子把信送到刘远手里面,如今只能把希望放到他们身上了。 相信他们是不会让自己失望的。 一想到黄河破堤,汹涌澎湃的黄河水咆哮涌出,多少个家庭破碎,无数人流离失所。 范沐眼眶湿润发红,握紧拳头向着一旁的墙上疯狂砸着,发出嘶吼喊声,心里有一团火想要发泄出来,想要拯救自己同胞,却发现是如此的无力。 屋外! 众人围城一团,听着作战室里面的动静,吓得有些心惊rou跳,从来没见过长官发这么大火,是哪个不开眼惹怒了长官。 ………… 而这边刘远也收到了范沐的信。 开始没有太在意,可是看着看着,情绪就激动起来。 刘远呼吸急促,面露怒容,气的拍桌而起,怒骂道:“他们这是犯罪,他们难道不知道这么做,要害死多少无辜老百姓吗?” 一旁周卫国见状,不禁眉头一皱,什么事让大哥这么失态? “大哥,给我看看!” 刘远看了卫国虚弱的身子,随即对着徐虎说道:“没什么好看的,虎子麻烦你照顾好卫国,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我要马上出山走一趟。” “大哥!你就给我看一眼,你不给我看,你走了我就直接去问他。” 刘远看着卫国,长叹一口气,手忍不住颤抖的,把信递给了周卫国。 周卫国看着范沐写的信,上面写着他通过情报渠道,得知国民党上层因为战事吃紧,面对日军的步步紧逼,打算炸开黄河堤坝,用水攻拖延鬼子的进攻脚步。 上面还清晰描述了,一旦黄河堤坝被炸毁,将会有数百万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无数人将会被淹死,饿死。 最后写到,请求刘远这边通过他们组织,尽可能帮忙转移百姓们。 周卫国看着,眼睛也不禁红了起来,看完之后,直接怒锤了桌子一下,怒吼道:“混蛋!王八蛋!他们怎么敢做出这么桑心病狂的事情!” 这还是自己曾经宣誓效忠的党国,效忠的校长吗? 为了阻拦日军的进攻,至数百万百姓性命不顾。 刘远看着情绪激动卫国,连忙出声安抚道。 “卫国,你别激动,冷静一下,我现在要立马把消息汇报给组织上,请组织进行核实,一旦消息确切,组织上肯定会组织群众们进行转移的!” 这边的徐虎也看了一下,说出自己的看法。 “队长,这会不会是那家伙骗人,领袖应该不会至这么多百姓而不顾,不顾阻拦炸开黄河堤坝。” 刘远和周卫国没说话,因为面对日军的步步紧逼,现在国军需要时间拖住日军前进脚步,对军队进行整合构建防线。 这件事极有可能会发生,或者说一定会发生。 这太像那位领袖的做事风格了。 告别卫国之后,刘远不顾天色渐晚,想要出山,范沐这边也考虑到这一块,让人带着刘远一路互送出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