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七章 信托商店 (第2/2页)
只是来涨涨眼,此时却认真的打量了起来。 五花八门的,各种古董,让杨辰看的,恨不得直接把店打包了。 不过他现在全身上下只有两千,自然不可能全部打包。 仔细看了看,价格还都挺贵,几十上百的,杨辰摇了摇头。 算了,还不如过段时间,自己有空下次乡,好好收一下古董。 毕竟这个年代,古董在内地,还没有多少人在意。 在天京这个城市,更是因为历史原因,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几样古董。 而且价格比这里便宜很多,他资金有限,还是那样买划算。 不买的话,等大时代来临,这些古董也全部被销毁,还不如自己收下来,也算是为祖国,保留下一些有历史价值的东西。 正当他要走的时候,忽然眼睛一亮,他看到了一副画。 杨辰不太了解古董书画,但是唐伯虎的书画他却知道,毕竟唐伯虎的画,算得上后世最受欢迎的画了。 这副画是唐伯虎的《庐山观瀑图》,倒不是他见过,而是这副画太知名了。 在后世2003年,卖出了足足5.9亿美金,大约价值当时的36亿人民币。 虽然在杨辰看来,这里面肯定有内幕,但是价值几亿肯定是有的。 毕竟唐伯虎的画作,卖出上亿几亿的有着数十副,这副卖的最贵的也比别的画作好,那些画都卖几亿,这副卖几亿,岂不是轻轻松松。 “老板,这个怎么卖?” 杨辰指着这副画,问起来一旁的老板。 老板伸出一根手指:“卖家寄售一百元。” “好,老板,开票,这个我买了。“ 杨辰直接从口袋掏钱,就拿给了老板,倒不是他不想搞价,而是寄托的东西就是这样,一口价。 “对了,老板,这个卖家,还有别的寄托的吗?有的话,我再看看。” 杨辰心满意足的拿着画要走,忽然意识到这卖画的,不可能就这一副,于是又问道。 “还有两幅,你看看。” 老板连忙又伸手指了指,他刚才也没想到杨辰竟然真的买,现在看到杨辰真付钱了,态度立马变了。 “这也是唐伯虎的?” 杨辰疑惑的看了看,一副是一个古装女拿着箫在吹,一副是画的山和日。 “对,都是唐伯虎的,分别《山静日长图》和《吹箫仕女图》。” “这是多少钱?” 杨辰听后,立马问起老板,这两副图,其中的《山静日长图》他也知道。 在1989年那个万元户没多少的时候,就卖出了五亿美金,价值三十亿人民币。 至于这副吹箫仕女图,卖到了六亿人民币。 “一共两百,也都是一百一副。” “好,开票,这两个我也买了。” 杨辰把钱从口袋拿出来,递给了老板,小心翼翼的从柜台拿了白手套,把几个书画给折叠了起来。 老板见状也没有在意,毕竟这三百块钱可不是小数字。 然而他却不知道,杨辰内心的欣喜,这三样书画,就价值七十亿,现在却只需要三百。 虽然七十多亿只是名义上的,但是三幅画十多亿,还是轻轻松松的,毕竟这三副画,是唐伯虎画的最好的几副。 而且唐伯虎的书画,还和别的古董不一样,特别容易卖出去,可以说不怕砸在手里。 拿上书画后,杨辰就走了出去。 虽然信托店还有很多古董,但是他一个人也不可能收完。 很容易被官方注意到,不过还好价值最高的几副画没有错过。 至于信托店别的古董,未来顶多值几百万,加起来也不一定有一幅画值钱。 为此冒险不值得,而且手头现在只剩两千,也买不了多少。 但是这些钱,如果去乡下收购,或者直接天京城收购就不一样了,一块两块随便收。 甚至在大时代来临的时候,所有人都会自己想方设法的把这些给砸掉撕掉。 杨辰是有亲身体会的,上一世他的爷爷也算有钱人。 那个年代,他们家有一大箱金条,但是大时代来临后,爷爷晚上带着一家人,偷偷的把金条直接全部往茅坑里扔,就怕扔的晚了。 金条都那样扔,更别古董这种现在在老百姓眼里不值钱的东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