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二章 王自北平奔丧,闻诏而返! (第1/1页)
说出遗诏后,朱元璋安静的闭上眼睛... “皇爷爷!” “呜呜!” 朱允炆趴在朱元璋的身体上崩溃大哭,发出一阵又一阵凄厉的哭声。 殿外的太监宫女听到养心殿内传出的动静,各个犹如遭到晴天霹雳,纷纷跪俯在地! “皇上驾崩了!” “皇上驾崩了!” 伴随着太监的大喊声,紫禁城中掀起一片哗然,待消息传出紫禁城外,朝野震惊,每个大臣都慌忙不已的奔向紫禁城! 南京城的百姓也都望着紫禁城方向默哀。 在大明官员眼中,朱元璋是一位赤裸裸的暴君,是一个为了稳定皇位,而能狠下心来对自己兄弟下手的无情君主。 可在百姓眼中,朱元璋是一位爱民如子的好皇帝。 朱元璋杀的人确实多,这一点不可否认,可他杀的人,不是贪墨赃款的官员,就是骄狂自傲,目无王法的将军,士农工商他是一个都没有杀。 朱元璋制定的律法也确是残酷,可这些残酷的律法都是针对贪官污吏而设! 在朱元璋驾崩的当天,朱允炆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宣读朱元璋的遗诏,随后召集心腹大臣齐泰、黄子澄、方孝孺、张昺议事,共同商议朱元璋的后事。 经过一番商议,决定在五月三十日举行全国大丧,朱允炆于次月三十日,也就是六月三十日登基,并确定下一年的年号为建文元年! 伴随着时间推移,朱元璋驾崩的消息以极快的速度传遍整个大明朝,使大明朝上下为之震动! 当朱棣得知消息,即是悲伤又是难受。 悲伤的是,朱元璋驾崩了,他永远失去了这位传奇父亲。 难受的是,朱元璋竟然越过儿子,将皇位传给孙子。 朱棣若说服,那肯定是骗人的,可不服又无可奈何,只能无奈接受。 不止朱棣如此,大明各地藩王皆是如此,都认为朱元璋偏心的有点过分,儿子十几个,有能力有威望的不在少数,可就是不选儿子继承皇位,选孙子继承皇位。 当真是古今未闻,前所未有。 各藩王也和朱棣一样,虽有不服,但正如朱元璋生前所说,他们即是大明的臣子,也是大明的儿子,岂敢不从? 藩王只能接受,除了接受还是接受。 由于朱元璋的遗诏中,表面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众藩王皆无离开封地,赶往南京奔丧。 然朱棣却是一个例外,在得知注朱元璋驾崩的当天,立即携朱家三兄弟以及五百铁骑出了北平,前往南京奔丧。 待消息传到南京的朱允炆耳中,朱允炆立马命京师校尉潘安携朱元璋遗诏以及六千京师,去截住朱棣,让朱棣奉遗诏回北平! 朱棣一行人日夜兼程,奔袭千里,抵达淮河边,准备渡河时,京师校尉潘安率六千京师拦住朱棣去路,并当众宣读朱元璋遗诏。 朱棣痛呼之:哪有爹走了,不让儿子奔丧的道理! 校尉潘安颇为同情朱棣,但身为传旨人,只能依旨行事。 朱棣再三思考一下,认为遗诏既然不允许儿子去,可没说不允许孙子去,于是乎,朱棣拜托校尉潘安,让他携朱家三兄弟入京奔丧,代行孝道! 校尉潘安一开始不敢同意这个请求,可朱棣是什么人,哪有那么容易放弃。 朱棣继续劝说,甚至声泪俱下,苦苦哀求。 校尉潘安被朱棣的孝心所感动,在纠结半天,最终顶着挨训的压力,带着朱家三兄弟回了南京,而朱棣也带着五百铁骑返回北平。 而朱棣之所以求着校尉潘安携朱家三兄弟回南京,是因为朱棣清楚,他的侄儿朱允炆对他戒心很重,毕竟他是掌握十几万大军的戍边藩王,还拥有一支装备先进火器的火神营。 这样的实力,除了朱元璋不怕,任何新君都怕。 朱棣正是想通过将朱家三兄弟送到南京的举动,告诉朱允炆,我三个王子都交给你了,你四叔还有什么坏心思?以此打消朱允炆对他的戒心。 同时朱棣也想借此举动表达出自己对朱元璋的孝心。 等校尉潘安把朱家三兄弟带回南京,兵部尚书齐泰高兴万分,立即让人好好照顾朱家三兄弟,重点保护起来,而朱允炆高兴的同时也明白朱棣的心意,对朱棣的戒心不由放下了一些。 朱允炆也安排朱家三兄弟去灵堂守灵。 洪武三十一年五月三十日! 大明举行国丧,这一日,大明各地州、府、县、乃至乡村,人人披麻戴孝,使大明整个帝国都笼罩在哀绰氛围。 大明子民哀绰的同时,也都期待着新朝开始,希望大明新君是一个爱民如子的好皇帝,能够开创出盛世局面的圣君。 朱棣也在这一天返回了北平,带领燕王府上下为洪武爷上香叩拜,霍政作为洪武爷的孙女婿,自然也上了几炷香,叩了几个响头。 洪武三十一年六月二十日! 南京、紫禁城! 奉先殿! 奉先殿内,朱允炆身着白衣,头戴白布,正襟危坐的坐在龙椅上批阅奏疏。 原本属于朱元璋的龙椅,已经属于朱允炆。 在御案前面,站着四位年龄不等,身着官服,头戴乌纱帽的大臣,他们分别是兵部尚书齐泰、翰林侍讲方孝孺、翰林学士黄子澄、礼部尚书张昺! “皇上,登基大礼已经筹备齐全,就等三十日那天,皇上在天下万民的目光下,正式登基为帝!”礼部尚书张昺神情恭敬的站出来作辑禀道。 朱允炆放下手中的奏疏,点了点头,表示明白,随即紧接着问道:“燕王三子是不是已经守满一个月的灵堂?” 张昺恭声回道:“是的陛下,算上今天,燕王三子正好守了一个月的灵堂,按照规矩,是时候放他们回北平了。” 兵部尚书齐泰立即站出来作辑禀道:“皇上,臣认为,燕王三子不能放回北平!” PS:“求推荐票!求推荐票!求推荐票!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各位大佬就莫要吝啬手里的推荐票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