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勋二代_第二章:召见【推荐/收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召见【推荐/收藏】 (第1/2页)

    乾清宫东暖阁:

    刚继位不久的洪熙皇帝朱高炽身穿一件淡紫色夹绸衬底的五爪金龙闲居吉服正端坐御座上手里拿着一份题本细细浏览。

    他身材很胖,圆圆的脸,下垂的赘rou在下巴处形成双重的轮廓,一边浏览奏折,一边喃喃自语,随着嘴角开合,下巴上的赘rou上下微颤,显得颇有喜感。

    看到一半,朱高炽不由微皱起眉头,似乎遇到什么不快的事情,这让伺候在一旁的司礼监太监金英颇感疑惑。

    因为金英知道,虽然众人多私下谈到如今的洪熙皇帝远远不及先皇永乐那样雄才大略。

    但是作为在皇帝身边伺候的宫中老人,金英深知如今的洪熙皇帝十分不简单。

    朱高炽幼时便端重沉静、言行有礼,永乐起兵靖难时他留守北平,善于抚慰士卒,以万余人抗拒李景隆五十万人,北平城因此得以保全。

    人们常常盛赞永乐皇帝占领安南,五次亲征蒙古的赫赫武功,但是不可忽视的是,要做成这些丰功伟绩,也多亏了当时作为监国太子的朱高炽在背后一力支持。

    虽然登基不足一年,但是20年的监国太子生涯,让如今的新皇积累了丰富的执政经验。

    所以金英才会疑惑到底是何事让洪熙皇帝犯难。

    “翰林侍读李时勉这些腐儒真可恨,又喋喋不休的谏议朕清心寡欲,不要沉迷美色以致误国。”朱高炽愤怒的将手中的奏折摔在书案上。

    “皇爷息怒,怒气伤身呀!”金英见状连忙上前劝解道。

    “你说,朕对他们那些文官还不够好吗?”朱高炽看着金英生气问道“若是先皇在世,让他们聒噪,他们敢吗?”

    “说朕贪花恋色,他们一个个的哪个不是妻妾成群,到了朕这里,就得像圣人一样,无欲无求了。”

    金英想着朱高炽昨夜又连御两女,以致今日精神不振,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回答。

    不由在心中埋怨那些文官多事,在他心中朱高炽已经很不错了,不就是在女色上不加节制嘛!

    作为皇帝,这点小爱好,算个什么事嘛!

    朱高炽也没指望金英说什么,他只是发泄一番罢了。

    待平复心绪,又拿起其他奏折看了起来。

    “你提督东厂,最近宫外有什么新鲜事吗?”朱高炽随意问道。

    “英国公的嫡子张忠病渐好,英国公张辅也纳了一房如夫人。”金英躬身回禀道。

    “喔!”

    朱高炽轻轻应了声。

    随即说到“那倒是好事。”

    “的确是喜事。”金英笑着说道“英国公都五十了,如今膝下只有一子,的确单薄了些。”

    “是呀!”朱高炽点了点头,继续说道:

    “敬妃(张敬妃乃是张辅的女儿)知道了想来也能宽心了。”

    金英听了眼中精光一闪,试探问道“敬妃今日倒是托我向陛下讨个恩典。”

    “你这个鬼机灵,倒是惯会四处卖好的。”朱高炽看着金英似笑非笑的说道。

    “我还不是仗着皇爷,才在宫中有些许脸面,若无皇爷,我又算个什么东西,哪能让人高看一眼的。”金英讪笑一声,恭维道。

    “哈哈......”

    朱高炽听了不由大笑出声。继而说道“那你说说吧!敬妃想要什么?”

    金英见状心中不由暗喜,思忖片刻说道“敬妃听说,三日前自己弟弟张忠险些没救活,一直担心着。”

    “后来听说张忠身体渐好,才稍放下心来,但因为此事勾起了思亲之恋,想请皇爷恩旨,召其弟入宫一见。”

    朱高炽听完沉吟片刻,徐徐说道“敬妃入宫以来,伺候朕甚周全,朕不能不给她这个体面。”

    “再者英国公乃是国之柱石,理当恩赏才是,你去告诉敬妃,朕准了。”

    “是”金英见事情成了,不由喜笑颜开。

    “太子那边有消息了吗?”朱高炽继续问道。

    金英听了不由神情一肃,恭敬答道“想来已经到了南京。”

    “哎!”

    “自朕决定迁都以来,南京便地震不断,以致流言四起,朕这才让太子前往南京,一则祭拜太祖孝陵,一则准备以后的迁都事宜。”朱高炽烦闷道。

    “皇爷放心,太子仁孝聪慧,一定会做好此事的。”金英笑道。

    “嗯”

    “好圣孙,那是先帝也赞同的,朕有什么好担心的了。”朱高炽失笑道。

    随即继续看起题本不再言语。

    ......

    英国公府绛云院:

    张忠靠坐在贵妃榻上,在其身旁,坐在圆凳上的胡太医正在为其把脉。

    其人身着蓝色直裰,花甲之年,须发半白,却依旧十分精神。

    不远处,英国公张辅静静坐在太师椅上,年近五十的他丝毫不显老态,阔面宽额,身姿挺拔雄壮,尽显一代名将风采。

    “胡太医,我儿如何了,是否大好了?”问话的是张忠的母亲,英国公夫人李氏。

    李氏已年近四十,丹凤眼,瓜子脸,保养得十分不错,在其脸上难以看出岁月的痕迹。

    “夫人不要担心”胡太医把完脉后,笑道“公子已经无碍了。”

    “那就好”李氏不由大喜,随即迟疑道“胡太医有所不知,我儿张忠自幼体弱多病。”

    “三日前更是病情凶险,我如今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