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六章 九真(18) (第2/2页)
下林邑国经商时,曾聘我为向导,所以我学会了汉话”。 “你还去过林邑国”? “是的,跟随桓家商队去的”。 “林邑国现在情况怎么样?我若亮出我桓家嫡系正主的身份,林邑国能助我回来为父报仇吗”? “桓发大人是想去林邑国借兵”? “没错,现在黄寻狗贼已经完全平定九真,交趾又是桓冲的地盘。我现在没有任何军队,去日南郡也没有出路。但是林邑国应该是听说过我九真桓氏的名头的,我只有凭我桓家家主的身份,去林邑国借兵报仇了”。 “桓发大人,林邑国初代国王区连,本就是汉朝官吏。只是凭着自己部落族人较多,攻伐了当时的县令。汉朝也没有平乱,才让其成功立国。 林邑国王室也是奉汉家礼仪。桓发大人乃是九真桓氏嫡系血脉,去林邑国应该会受到礼遇。我看可以去林邑国试试”。 “阿黎,你既然去过林邑国,那接下来的路途一切都拜托你了”。 “桓发大人放心,我受主公重托,必会保护大人安全”。 “阿黎,既然你认我父为主公。那便以公子称呼我吧”。 “是,公子”。 就这样,桓发和阿黎一路向南行去,前往林邑国。 无功城,最终桓季没有搜捕到桓发。黄寻已经得知桓治已死,但是桓发逃走了的消息。 黄寻本来很是看好桓季的办事能力。但是桓季居然没有将桓发击杀,这让黄寻是大感失望。黄寻急忙命令冷全,以搜捕桓冲余孽的名义进行全城搜查,但是都没有查到。 桓季这时却说道:“黄大人,既然桓发不知踪影,我看我们还是先处理另一个大祸患好了”。 “桓季,你所言何事”? “就是桓治的内弟,桓发的舅舅冉秉”。 “冉秉有什么祸患,竟然让你如此忌惮”? “呵呵,既然冷全已经投靠了黄大人。那不如让冷全告诉黄大人,留着冉秉的祸患何在”。 “子煌,你说说吧”。 “是,主将。属下在桓家为将也有四年了。冉秉的冉家可谓是九真,除桓家之外的第二大士族。所以桓治要与冉家联姻,以保持桓、冉两家对九真的联合控制。 桓治进京之后,桓冲夺取桓发家主之位。桓冲为了稳固地位,依然娶了冉家之女,为的就是拉拢冉家。而桓治这次之所以能成事,也是因为靠着冉秉的支持。所以桓治能轻易夺回无功,设计击杀桓谕。在九真,冉秉可是有着极强的人脉和关系的”。 “如此说来,如今桓发下落不明。要想让桓季你父子继承桓家家主之位,除了灭杀桓发外,还得对付冉秉了”? “黄大人果然一语中的。桓冲拉拢冉秉,而冉秉愿意将冉家之女嫁给桓冲,是因为桓冲毕竟是桓治亲弟,有桓家嫡系血统。而我父子乃是旁族偏支,若想继承桓家家主之位,以冉秉的笃信血统论来说,是根本不可能支持的。所以冉秉必须消灭才行”。 “桓季,我原以为你本事甚好。结果放走了桓发,留下后患。现在又想借我之手除掉冉秉,为你父子清除障碍。你觉得,我就会听你信你,为你之利刃害人”? “黄大人,我只是把我父子继承家主之位的所有威胁都说出来而已,毕竟我们的誓约可是言犹在耳啊”。 “你不必提醒我!我黄寻既然许下誓言,自会完成。不过你为什么不试着拉拢冉秉,非要致他于死地呢”? 这时冷全说道:“主将,冉秉十分看重嫡庶之分。桓季这种旁族庶出,一辈子也别想得到冉秉的认同,所以桓季才直接想除掉冉秉啊”。 “正如冷全所言。所以黄大人,非是我不想拉拢冉秉,实在是根本没有这个选择啊”。 “那你准备怎么处理冉秉”? “黄大人,我早就想好了。我已经找到了桓冲的余孽,本来是想让他为诛杀桓治的事替我顶罪。不过桓冲夺取家主之位后,又娶了冉家之女,成功拉拢了冉秉。我们就以这个名义,直接让桓冲的余孽指认冉秉就是击杀桓治的凶手,然后直接以军队进攻冉秉”。 “冉秉不是助桓治灭杀桓谕,夺取了无功吗。你觉得你这个说法能把其他人唬住”? 黄寻像看傻子一样地看着桓季,觉得桓季实在是太蠢了,先前的精明哪去了。自己的眼光第一次栽了。 “黄大人,事实并不重要。关键是黄大人你手中有兵,你说冉秉是凶手,那他就是凶手。整个无功城哪个敢出来替冉秉说情,那他就是桓冲余孽”。 桓季斩钉截铁的说完这段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