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九章 乱起(3) (第2/6页)
脱身大恩。于是我便与其约定,我回吴为他张罗此事,下次就会带人,让其一家逃出蜀国。因为此事所以我耽搁了行程,不过有此大才,我觉得不虚此行”。 黄寻听完了徐大的讲述后,对徐大发现廖立一事也是大为高兴。的确在黄寻的记忆中廖立是个人才,以后肯定要将廖立收为麾下,但是现在还是先把吕隆嫁女之事先搞定再说。 当下黄寻告诉徐大这些时日以来发生的种种事情,如平定士徽之乱还有自己在高凉与钱博的对谈等。谈到自己为了拉拢钱博而提出吕隆与钱博联姻之事,后又看到吕隆不愿行此事,故又献上偷梁换柱之计,让吕隆找到侍女替嫁,现在自己正是为此事发愁。 徐大听完黄寻的讲述后,对黄寻说道:“远达,此事你已陷入泥淖之中矣,你作为提议之人撮合钱博与吕隆联姻是为了对付士规。但是吕隆士族出身本就看不起钱博,所以吕隆接受了你偷梁换柱之计。但是若此计被钱氏看破,不仅此事落空。吕隆还会背上一个无信无义,为了利益而践踏名声的口实。到时候你作为提议者势必被吕隆所恨,此是化亲为仇之举。而钱讽得知是你出的主意也必不肯罢休,定会投靠士规与你作对,你这事处理不好是得罪两方,两头都没有缓和之计啊”。 黄寻本就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妥,所以当吕隆说这是家事让黄寻不要插手时,黄寻觉得心中不安。这时听到徐大的分析,方才觉知自己这是在玩火啊。此事若平安成功,没有露馅,那自然是万事大吉。但是若被捅破,黄寻是引火烧身,好不容易与吕隆发展的交情,以及在交州作战的功劳都会因此事而一扫而空。黄寻自己的名声也会受污,被人笑为施计不成,反为所噬。对于黄寻的发展是个大大的打击。黄寻自己也明白此事的重要性,所以才对吕隆挑选代嫁之女如此上心。但是今天被徐大说得清清楚楚后,黄寻就更担心了。 黄寻理清楚思绪之后,急忙问道:“徐大哥之言令我茅塞顿开,但是我已做下此事,吕隆也决定选女代嫁,如之奈何”? 徐大说道:“此事不难,吕隆不是说有三个选择吗。我们只要跟其中一个打上交道,并跟这家主人和女儿说清其中的好处和利益,但不要让人觉得是我们刻意的,而要人家主动前来请求我们帮忙。这样这家主人与女儿知道前因后果还会为保守自己的利益而配合吕隆行事。如此,此事可安矣”。 “听徐大哥之言,看来已有明确人选了吧”。 徐大回道:“我觉得那吕隆小妾吴氏之叔父最为合适。其一既然甘为小妾就说明吴氏家世不彰,其叔父想必也不是个有能耐的人。而钱博制霸高凉一地,若是将女儿嫁给钱讽,想必其叔父也是愿意的。其二虽然嫁给钱讽,但是却是以吕隆女儿的身份嫁过去。其叔父凭借此事自然就与吕隆攀上了关系,我女儿替你女儿出嫁,那你怎么也不能亏待我吧。只要此人喜爱钱财,就必不会错失此等良机。我们只要向他透露此事,他定会想法子去影响吕隆,让他女儿代嫁”。 黄寻听到徐大三言两语就把这一大难题解决了,也是心中慰怀。随即马上行动起来准备与吴氏的叔父沟通。 这事黄寻当然不能出面,一切还是徐大来cao持。徐大探听好了吴氏叔父的身份,才知道这吴氏叔父跟当初高要城的吴述还是远亲。只是因为家系隔的太远,所以没在高要而是在番禺谋生。 此人名叫吴才,听这名字就知道没什么本事。其侄女被吕隆纳为小妾后,当然也想借着这层关系谋利,但是吕隆并不想跟他有什么来往,吕隆不理他,他也没法借用吕隆的势。说起来吕隆纳妾还是因为正妻步氏没有为吕隆生下儿子,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就是准备联姻之女,二女儿才七岁。 后吕隆与功曹从事吕兴喝酒之时,吕兴将自己舅父之女吴氏介绍给吕隆,这才让吕隆纳吴氏为妾。不过吴氏也争气,一嫁进来就给吕隆生了儿子。吕隆怕步氏不待见吴氏和儿子,故将吴氏和儿子安排在一处庄园别居。吴氏之父早丧,所以婚姻之事被表哥吕兴安排,吴才本也想乘机与吕隆亲近,但吕兴是个势力之人,素来瞧不上吴才。 吴才是商人,靠着收购珍珠、玳瑁然后贩卖为生。虽然是吕兴的舅父,但吕兴都瞧不上,连带着吕隆自然更瞧不上了。如果是吴氏的生父,吕隆可能还照顾一下,但吴才只是吴氏的叔父,吕隆觉得没必要来往。但吴氏和儿子由于没跟吕隆生活在一起,吴才倒也乘机经常去看望侄女,并带来一些珍珠讨好侄女,所以吴氏对叔父还是很亲近的。 徐大打听到这些消息后,直接动身前去寻找吴才。吴才由于常年在海中打捞珍珠,所以皮肤呈棕色。徐大找到没费什么事。徐大以收购珍珠为名跟吴才接近,然后两人到一个僻静之所后,徐大直接说道:“不瞒吴东家,我并不是来买珍珠的”。 吴才一听,顿时警觉起来,想抽身而逃。徐大不紧不慢的说道:“我这有一桩天大的买卖,只要做成,吴东家也不用每日这么辛苦收购珍珠,却还要被人所讥笑为贱业”。 “你到底是何人,有什么图谋”。 “吴东家还请听我说,我有一个兄弟在刺史府当差,无意中得到了一个大消息与吴东家有关,我以前就是干无本买卖的人,手下有些人手,所以得到我兄弟的消息后,便来跟吴东家商议,若是此事能成,那吴东家不仅可以大大获利,我也能从中得到好处。你且听听这消息”。 然后徐大把吕隆欲与钱博联姻之事全部道出,但又说到吕隆觉得将女儿嫁给蛮夷甚为不值,所以来个偷梁换柱之计,想找跟吕隆女儿年龄相若之人代嫁给钱讽,而吴东家之女正好合适,是人选之一。 “怎样,我这消息够不够让吴东家做笔天大的买卖”。 “哈哈,我吴才从商几十年,你一说我就知道你是在赚我,即使吕隆欲找人替女代嫁,而我确实是人选之一。但吕隆素来瞧不上我,我怎么可能得到这个机会,让我的女儿替其代嫁。再说了我本来就是人选之一,只要我坐等,也许不费任何代价就能得到这个机会,我又何必劳心费力去做什么筹谋”。 “既然吴东家这样说了,我就跟你交个底。我认识建忠校尉黄寻的亲卫统领,从他那里我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消息。吕隆欲将妻妹嫁给黄寻,所以二人之关系非常要好,而黄寻也参与了这次代嫁的筹谋。所以我知道吕隆心中已经有意选择在交州战死的吕暴之女为代嫁,我正是得到这个更精确的消息,才来跟吴东家商议此事。要知道这事对吴东家是大为有利,想那钱讽乃是高凉一地的掌控者,令女以吕隆女儿的身份嫁过去,肯定是最好的侍候对待。而吴东家因为女儿替吕隆代嫁一事,也跟吕隆搭上了关系。吕隆因为此事必定不会亏待吴东家,吴东家跟吕隆亲近后,难道还会终日打捞贝壳,cao持这贱业吗”? “你说的都有道理,可是我想不通这事与你有什么好处,我并未看出来。如果你不把你的好处说出来,我还是不能相信你”。 徐大见吴才有些开始上心了,遂直接说道:“我的好处在于军营”。 “此话怎讲”。 “吴东家,既然话已经说到这一步了,那我就直接跟你挑明。我认识黄寻的亲兵统领,我与他两个做的是倒卖兵器的事,他将军营中的一些残损兵器给我,我将这些兵器修补一番后再卖给夷人。夷人只知这些兵器乘手,却不知是残损之兵,我从中可获巨利。但是这条财路却没有在高凉通行,若是能借着吕隆代嫁一事打通高凉的路子,那跟高凉夷人贩卖兵器,我所获利又将倍增。只要吴东家之女嫁给钱讽,还请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