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戏三国_第十九章 平叛(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九章 平叛(4) (第3/4页)

成吕隆当大帅的留赞更加恨意加深。

    吕隆回到军营为黄寻庆功。诸葛恪虽然心中不愿来,但是作为同军征讨,还是得应付一下,勉强作出笑意恭贺黄寻破敌。

    留赞举杯向黄寻说道:“昔日我与黄都尉同在鄱阳讨伐山越,那时黄都尉之智勇,我已见识到。今日黄都尉夜袭敌军,让敌人兵力锐减,为我大军提振士气。

    黄都尉果然是少年英才,不负山阴侯爷评价‘璞玉’之名,还请黄都尉满饮此杯”。

    黄寻听闻此言也不推拒,当下喝了留赞的敬酒。庆功宴上唐咨、吕隆等人与黄寻一一敬酒,唯独诸葛恪没有。

    黄寻见诸葛恪不搭理自己,也懒得管他。直到宴席结束,诸葛恪告辞离开,诸葛恪与黄寻都没有交流。

    宴席结束,吕隆正欲回到自己军营,黄寻却上前说道:“大帅留步,我有重要事情商议”。

    吕隆见黄寻如此郑重,也马上屏退左右。黄寻见四周已无人,遂对吕隆说道。

    “我今日夜袭敌营,路合之子路昭却来告诉我,其父子欲投降朝廷。我先让路昭回军,并将我心腹派遣其身边随时策应,而来告大帅此事。不知大帅打算如何应对”?

    吕隆听得黄寻报出此等密事,当下大惊。缓过神来问道:“远达既有此等重要军情,为何不在刚才众人齐聚之时说出,而来与我单独细说”。

    “大帅容禀,我观诸葛恪对大帅有恨意。我若当着诸葛恪之面说出,难保诸葛恪不借题发挥,让路合速速倒戈。路合之兵不过六千,现在倒戈对罗厉构成不了什么大影响。

    这件利刃应该是我们能对罗厉一击致命的情况下动用为佳,故我只禀报于大帅,让大帅定夺”。

    吕隆见黄寻是完全将自己当成上司对待,对于黄寻的感觉更加好了。吕隆心里想着,说实话现在这个军队里,留赞、唐咨虽然推举自己为主帅。但是其实是看在自己父亲吕岱的面子上,心中还是视自己为平等同僚。而诸葛恪就更看不起自己了。

    只有黄寻是真正将自己当成大帅来对待,所以想到这里,吕隆对黄寻的信任加深。

    吕隆遂对黄寻说道:“既然远达觉得现在动用路合不是时候,那便等战机出现,再动用路合吧。此人向你投诚,那你便全权负责此事,定要让我军与罗厉决战前,发挥出这件利刃的最佳效果”。

    “是,寻谨遵大帅之令”。

    黄寻这边暂且按下不提,说回到罗厉这边。因为黄寻一战打掉了李冲所部的编制,李冲只能带着残兵败将跟父亲李桓合流。

    李桓还有三万大军,比罗厉的军队还多,但是其战力却比不上罗厉。毕竟李桓手下多是山越人,兵器落后。李桓也是想搏个出路,才带着这些人从庐陵来到交州。没想到士徽已经死了,现在自己成了吴国的心腹大患。只能一条路走到头,跟罗厉一起打败吴军。胜了还能让孙权妥协,让李桓能在交州割据一方。否则那就是士徽全族被诛的下场。

    李桓对于儿子李冲将一万人马败光的窝囊仗是非常愤怒,但是李冲是自己的儿子,自己能怎么办,难道把他砍了?李桓只有对着儿子狠狠责骂一通。但是正在李桓教育儿子的时候,罗厉来了。

    罗厉直接要求明日白天作战时,李桓所部为前驱,以弥补李冲部队被灭,给全军带来的士气下降。

    李桓心想,罗厉让自己部队为前驱,不就是让自己部队当炮灰吗。罗厉军的装备要比自己部队强多了,这是让自己部队消耗吴军的军力,好让罗厉军最后来捡便宜啊。

    李桓知道罗厉是想跟吴军拼消耗,毕竟就算李冲所部被灭。罗厉和李桓的联军加起来还有七万余人,其中还有拥护罗厉的夷越部落。他们自有部落首领指挥,加起来也有一万人了。

    由于这些人拥护罗厉,所以罗厉也将他们视为嫡系,将一部分精良装备给了最强壮的夷越勇士,让他们组成了类似摧锋营一样的陷阵部队。

    罗厉就是打算用李桓的军队跟吴军打消耗,毕竟双方都是三万人。而后自己待吴军力竭之时,命这些夷越勇士上阵,最后自己带领全军出击,必能一战而灭这支吴军。到时候就可以跟孙权谈条件,至少保住龙川这块地盘。

    李桓见罗厉让自己作为前驱之意,甚是坚决。心想现在自己跟罗厉是一条船上的人,若是再不妥协,那必会被吴军所破,于是只能答应。心中却在想着,将路合所部安排在最前面顶缸,自己的嫡系放在最后面。安排在外围的都是跟李桓有分歧的宗族军队。

    路合得知明日作战,自己所部在最前面时,也在心中大骂李桓、罗厉。不过路合一想,幸好老子早就投降了吴军,不然肯定要被吴军攻灭。当下将李桓的作战安排,让徐四跑回去告诉黄寻。

    徐四在路合营中才待了两个时辰就得到重要军情,不敢怠慢,马上回去报告黄寻。

    黄寻这时正在休息,毕竟夜晚作战精神上还是很疲累的。但是得知了徐四的消息,敌人就要发动进攻,当下前去报告给吕隆知晓。

    黄寻命徐四回到路合营中,让路合接战之时直接率领全军向北方逃走。而到时我黄寻部队必争为先锋,好与路合配合。只要路合看见战场上有白旗挥舞,便向北面逃跑。

    因为吴军与叛军是东西向对峙。到时路合部让出道路,必能让还没有准备好接战的李桓中军蒙圈。这时便是黄寻军发动攻击的有利时刻。

    黄寻将计划告知了吕隆,吕隆当下安排军事会议。在会议上吕隆点名让黄寻部为先锋,这时留赞不干了,直接说到。黄寻昨夜已经立了大功,这场仗的先锋还是让给俺留赞来当。

    但是吕隆想到黄寻告知的计划,力排众议,让黄寻担任先锋。留赞虽然心中不愿,但既然自己承认吕隆是主帅,还是听从了吕隆的命令。吕隆随后命唐咨为左军,留赞为右军,吕隆自己为中军,诸葛恪压阵作为后军。

    诸葛恪对于这场三万打十万的战争本就不看好,虽然黄寻夜袭先胜了一阵,让敌人损失了一万人。但诸葛恪还是不看好这场战争,如今被吕隆安排在后,诸葛恪也感到舒服。若是战事不顺,自己所部可率先撤退。

    上午巳时,两军在一片丘陵地带决战。当地人管这片地区叫狐陵,因为经常有狐狸出没。

    李桓命路合所部出战,路合早就告诉自己手下,只要看见对面吴军举起白旗,就马上向北方逃走,别管什么战争不战争了。所以路合所部的士卒都盯着对面的军阵,有些人恨不得现在就跑了。

    黄寻将举白旗挥舞的任务交给了李开,毕竟这家伙喜欢干这种事,而不喜欢直接厮杀。黄寻命赵达率领摧锋营打头阵。

    自从上次摧锋营被罗厉军的合力突刺逼退后,赵达就马上给摧锋营的勇士开设了配合战阵的训练。摧锋营战士两人一组背靠背,贴合进攻,互相援护。若遇到合力突刺,则二人分开,绕开尖峰,从侧面袭击,避开正面之枪尖。

    摧锋营的勇士也加紧训练,好一雪前耻,挽回摧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