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02章:累赘 红星 雨来 (第3/3页)
但是她马上就反应过来了,脸色微红的看向许大茂,发现他没有注意才松了一口气。 收拾好东西,用土把火堆全部覆盖住以后,两个人来到棋盘陀的山顶上。 1942年1月,在棋盘坨顶峰五勇士跳崖处修建纪念塔。在边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建筑民工的艰苦努力下,三层楼高的“三烈士纪念塔”于当年9月底基本建成。 威严雄壮的“三烈士纪念塔”鼓舞着革命人民抗战的决心,同时招来了脚盆国主的仇恨,时刻想摧毁它。1943年9月,在日本帝国主义再次大扫荡中,“三烈士纪念塔”遭到敌人山炮的轰击而被毁。 为继承和发扬五勇士的英雄业绩,1959年易县人民重修纪念塔,并且正是命名为“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可惜的是六十年代末由于地震再次遭到毁坏。 巍巍太行、潇潇易水、气势磅礴,两千年前,燕国太子丹曾在这里送别去刺杀秦王的壮士荆轲。两千年后,五位我军战士,又在这铭刻着壮士遗迹的地方,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写下了更为光辉的诗篇。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英雄精神生生不息、亘古悠长! 随后两个人一同下山,紧赶慢赶的在暮色时分来到了易县县城。 原地休息一晚后,直接朝着白洋淀这边赶来,一路上有时车又是船的来到了这里。 白洋淀素有“华北明珠”之称,亦有“北地西湖”、“北国江南”之誉 同时它也是冀中平原上最大的淡水湖泊,物产丰富,盛产大米、鱼虾、菱藕和苇席。 由于地方实在是太大了,好玩的和好吃的也确实不少,两个人不知不觉的就在这里待了好几天。 现在的菱角和莲子已经过了最佳的采摘季节了,不过水煮或者熬粥吃起来也别有一番风味。 不过藕这个时候正在采集,加上现在的鱼虾比较肥美,许大茂他们两个也算是有口福了。 这里的大中小各种船只都有,但是人家自己都忙不过来,更不可能租借给他们了。 这时候周首给的那封信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村长看到信以后,经过他和村民的调节。 许大茂他们终于租借到一排竹筏,两个人就彻底玩开了。 一开始跟着人家去采藕,后来钓鱼摸虾,晚上就看着别人打苇席。 也算是是白洋淀产传统特产了,其苇席轻柔洁白花纹美丽。 这个时候白洋淀的群众生计一靠渔业,二靠苇产,所以苇编业兴旺发达。 织席打箔是家庭妇女的主业,其貌不扬的芦苇在她们手里变得其品种繁多、形态各异。 用途不一样,有炕席、囤席、苫垫席、包装席、天花板席。 苇帘主要有门帘、窗帘、篱笆帘等许多品种。 由于没有电灯,也舍不得点油灯,这里的人都是靠着月光或者阴天下雨的时候做这些。 每天两个人驾着竹排出去游玩,这一天驾驶者竹排的许大茂突然感觉现在和一首歌特别像。 不由自主的就唱了起来。 小小竹排江中游, 巍巍青山两岸走 雄鹰展翅飞, 哪怕风雨骤。 革命重担挑肩上, 党的教导记心头。 党的教导记心头, 党的教导记心头。 小小竹排江中游, 滔滔江水向东流。 红星闪闪亮,照我去战斗。 革命代代如潮涌, 前赴后继跟党走。 前赴后继跟党走, 砸碎万恶的旧世界。 万里江山披锦绣,披锦绣。 砸碎万恶的旧世界, 万里江山披锦绣。 万里江山披锦绣。 许大茂这一唱不要紧,直接把前面玩水的周晓白唱蒙了。 她在这样的家庭熏陶下,一下子就听出其中的意义和韵味了。 心里顿时无比羞愧,人家真是来采风的。 自己纯属是来游玩的,两个人一块到的这里,为什么灵感就找不上自己呢?好气! 不过她还是问道:“大哥哥,这首歌唱的真好,你什么时候写的都不告诉我。” 许大茂:“前两天有感觉,今天就全部到位了,侥幸、侥幸。” “大哥哥,这首歌你给它取名字了吗? ”红星照我去战斗“ 随后许大茂就用笔把歌谱写下来,让周晓白用口琴吹奏自己唱。 你还别说,这一时间还真有点夫唱妇随的意思。 用了两天时间,两个人之间终于配合默契了 于是他们离开这里朝着下一个目的地,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 然后朝着冉庄地道战遗址赶去。可惜他们来的不是时候。 这里刚刚开始修缮,暂时并不对外开放,所以两个人只好失望的离开。 本来许大茂还打算着去好多地方转转,但是这次带着周晓白出来的,现在时间上就差不多了。 所以像华北军区烈士陵园 ***故居纪念馆 ***烈士陵园 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 还有赵王城 这里地方暂时是去不了,如果顺利的话能够瞻仰一下西柏坡,时间上还真不富裕。 把情况和周晓白说了一下,两个马上换乘往石家庄赶去,下一站就是西柏坡了。 一路舟车劳顿到达平山县以后,让许大茂没想到的是后面竟然要全部靠步行前进。 当然他们也可以沿着河岸走,看看能不能碰上顺风船载他们一程。 既然已经到灵山脚下了,那就没道理后退是不是,不就四五十公里吗。 把情况和周晓白一说,让她今天好好休息,许大茂外出采购必须品去了。 要是不顺利的话,来回就是小一百公里呀,一定要做好万全的准备。 第二天一早两个人就出发了,顺着老乡的指点两个人很快就来到河边。 可惜没有船,他们只能沿着河岸一直往前走,河岸的难走程度远超山路。 还要时刻留心脚下,要不然崴脚都是轻的,弄不好整个人就掉河里了。 离岸边远一点的地方是庄稼地,高高的高粱和玉米地一眼看不到边,许大茂跟周晓白可不想轻易的进入其中。 所以他们的行程被严重的拖延了,更加要命的是到下午的时候,天气也开始有了变化。 身边的狂风和远处的乌云,都在意味着一场大雨就要来临了。 可是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许大茂只好拿出工兵铲开始做准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