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三四章 商业考察来了 (第1/2页)
封并不急着赶路,走走停停,终于来到村里。 穿过村子,来到山谷尽头,有一条水流比较急的山溪。 封带着兰莛来到这里,看到山溪边上有不少坑坑洼洼的地方。想来是当年淘金客留下淘金坑。 坑边还有一些被遗弃的淘金工具。 兰莛拿出手机到处拍照:“当年一定不少人在这里挖金子。” 封笑着说:“好像也没听说过谁淘金发家的。” 又抬头往山上看:“听说,在山上还有一个山洞,是个天然的洞窟……” “是溶洞吗?” “我也不清楚,就是听人说过。据说那个山洞,在往年闹兵灾或者闹土匪的时候,是附近几个村子的避难所。听人说里面挺深,岔路很多。不熟悉的人,进去了很容易迷路。而且,里面好像有蝙蝠。” 兰莛好奇心起了:“你想去看?” 封抬头往上看:“可是我也不知道那山洞在什么地方。我们找个村民做向导?” 兰莛却犹豫了,说:“我觉得,还是算了吧。感觉挺危险的。我看过纪录片,说山洞里气温会比较暖和。如果蝙蝠,就是有食物,蛇可能不会冬眠。” 封笑着说:“那依你……” …… 差点就满一个月了,封跟兰莛才回到家。 一路上,他们也会去那些打卡旅游点,但不跟团,而是临时请一个导游带着去玩。 但更多的时候,是自行探访一些风景还有民俗。 当然,不管是封还是兰莛,都没太多的冒险精神。他们从不会去风险比较大的地方,而且经常会请当地人当向导,免得犯了当地人的忌讳。 兰莛不仅录制了上千G的视频,电脑上还记录一千多K的旅游日记文档―――那相当于五十万字――可谓是收获满满。 封也觉得自己有不少的收获。 并不是指物质的收获。而是精神上的。 以往,他太忙。回到溪口村后虽然闲了下来,却是除华亭之外,极少出远门。 心态虽有变化,却还是没能脱离早年的窠臼。 这一趟下来,一个月的见闻,让他感觉胸怀都开阔了许多。甚至觉得自己思考问题的思维也得到了开拓。 果然是读万卷书,不如走千里路。 当然,走千里路,会比较累。 封确是有些累。 因为几乎全程都是他在开车。 而且,作为男人他觉得,自己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 劳心劳力的,当然会累一点…… 回到家里,他精神为之一松,少见的睡了一个大懒觉,直到日上三竿了才起床。 吃了兰莛准备的早餐正要出门,兰莛从书房出来:“昨晚你手机放客厅了,刚才琨哥、章哥还有刘君德先后给你打来电话。” “有说什么事没?” “琨哥说有关于工厂生产的事想跟你汇报。章哥说伊伊闹着要来玩,打算周五带她过来。刘君德想跟谈谈宅子的工程问题。” “刘君德有没说工程有什么问题?” “好像是说制作花窗的木材快用完了。” “我知道了,我这就过去跟他聊聊。” 刚回来,就就一堆的事……将一切丢下了将近一个月,回来又要忙起来,封突然有些不习惯了。 他刚出门,就拨打了杨琨的号码。 原来,工厂产能在过去一个月是真正提上来了。甚至超出了预期。而杨琨前段时间,果真开车出去跑业务,而且成效不错,还真找到了不少客户。 正是因为杨琨的努力,工厂的产品在产能完全解放的情况下,也没出现多少积压。 不过产能上去,原料消耗也大。 其它产品还好,原料只要有钱就能买来。调味料却需要封做的‘味引’。 “工厂里只剩下不超过三天的用量了。” “用得这么快?”封有些惊讶。“……大后天我送一批过去。” “要不,多让几个人回去帮你?” “也行。工厂可以再多招几个人。再过一段时间,我这边也要工人常驻的。” “那招几个?” “我这边至少要五个人,最好能安排七个人过来。” “那我明白了。那这边最好是再招十二三个人。” “你看着招。” “好……今天你有空没。一些供应商马上要结账了,工厂的财务需要跟你核对一下。” “我下午过去一趟。对了,‘味引’的原料,你多订一些,这次我多做一点。” “好。” 一旦进入了状态,那点不适应马上就不翼而飞了。 ………… 封刚跟刘君德说完事,就看到水坝下开上一辆商务车。 是侯军的车子。 “木材我会尽快弄回来。这边的进度不能慢。” 封说完,就脱了安全帽向车子走去。 车窗放了下来,侯军在车门后,笑着说:“事情办完了?办完就上车吧。” 封开了后车门,后座只坐着田一臻。开车的是谷毅。 “我还以为你们要晚点才到。”封关了车门,一边说着一边跟田一臻打招呼。“有失远迎了。” “客气了。”田一臻笑着说。“你这宅子,看着很不一般啊。” “就是地方大一些。”封笑着说。“其实,国内一些别墅也不比我这宅子小。国外一些庄园就不比说了。” 侯军扭头说:“可国内像你这里这样的私人农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