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六章 何为 (第2/2页)
我。” 这些流言她早就知道了,知道的更多,甚至,还知道一些流言从哪里来的。 都记录在册,但没必要破门而入把人都抓起来。 “娘娘。”周江忽问,“你这样做,是为了什么?你觉得,这样做对吗?” 这是质问,四周的女孩儿都吓了一跳。 不管怎么说,现在的楚昭可不是以前的楚昭,是皇后啊。 就连自认为最直爽的齐乐云都脸色变了变,这问得也太直接了吧?能这样问,岂不是认为皇后这样做不对? 喜欢下棋的人,想法和做事是跟别人不一样—— 楚昭现在要打人,应该不用自己动手了,她有龙衣卫,齐乐云闪过这个念头,还下意识看了眼四周。 楚昭神情半点没有变,似乎是问下一个谁来投壶这种问题。 “你是说郑夏案吗?”她说,“很简单啊,因为这是冤案啊。” 周江愣了下。 “我发现了这个案有问题。”楚昭接着说,接过宫女递来的箭矢,“正好也有人喊冤,那自然就要查了,就这么简单。” 其他女孩儿还有些怔怔,周江已经露出恍然的神情。 不是为了争权,不是为了耀武扬威,只是因为这是一个冤案,她看到了,她就管了。 “我不能看着人喊冤不闻不问。” “莪既然坐在朝堂,看着江山,就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至于这样做对还是不对。” 楚昭看着前方的铜壶,脸上笑意散去。 “不该问我,而是该问,本宫为什么要这样做,是谁让本宫不得不这样做。” “而本宫要做的,只有一个。” 她将箭矢投出去,稳稳落在铜壶里。 “查明冤案,还无罪者清白,让有罪者难逃。” ...... ...... 夏日黄昏,在廊下歇凉的周老太爷听完周江的转述,捏着棋子顿了顿。 “这样啊。”他说,又摇头一笑,“还真是随心所欲。”又低声喃喃,“帝王心。” 周江落了一个棋子,道:“爷爷,我就说了她就是看了冤案要管,不是针对太傅他们,这样做,她也没办法啊,是太傅他们逼得她只能另辟蹊径,要问对错,问太傅去。” 周老太爷端详着棋盘,笑道:“要是问太傅,太傅自然会说,冤案他们会查,但皇后不能逾矩。” “规矩规矩,什么规矩。”周江再落棋子,“不就是因为皇后是女人吗?规矩是人定的,皇后也是人,谁说不能重新定规矩。” 周老太爷哈哈笑,一看棋盘又瞪眼:“谁给你规矩趁着我分神偷棋!” 周江将棋子再落下,一笑:“反正我赢了。”说罢起身拎着裙子小跑而去。 周老太爷摇头,等候在院门外的子侄们这才急急进来,询问怎么样,皇后说什么。 皇后定期举办宴席招待命妇们,也是通过命妇们让世家了解自己。 “阿江直接问了皇后这样做对不对。”周老太爷道。 这一句话让子侄们吓了一跳。 “这孩子怎么这么鲁莽。”“朝臣们都不指责皇后,她竟然质问。”“我就说不该让她去。” “龙衣卫会不会也来破咱们的门?” 周老太爷敲了敲棋盘让诸人住口。 “朝臣们不问,不是不敢问,是不屑问,是故意给皇后难堪。”他说,“皇后现在最需要的就是问,阿江问得好。” 子侄们安静下来,也听懂了周老太爷的意思。 “父亲。”一人问,“你的意思是,赞同皇后此举?” 周老太爷道:“不是我赞同不赞同。”他看着诸人,“而是皇后此举,没有错。” “怎么没——”子侄们顿时乱纷纷开口,“私卫——” 周老太爷拔高声音:“因为她是皇后,是君王。” 子侄们顿时一静。 周老太爷降低了声音,缓缓道:“你们,以及他们那么多人,是不是忘记了,皇后也是君,而是她这个皇后又是先帝托孤封赐,让她护国扶住小皇帝,不要把她当女人,想一想,君王做事,如果错了,是谁的错?” 朝堂上臣子们有一句惯语。 臣有罪。 “身为朝臣,不谏,不言,不行,还有什么资格说君王有错?” 子侄们安静无声,若有所思。 这样啊—— 这样的事发生在很多深宅内院,妇人女子们转述皇后宴席上所见所闻,家里的男人们闭门讨论商议。 这样的讨论议论虽然不会四散到酒楼茶肆跟人争执,但却让很多人闭口不言。 酒楼茶肆中的愤愤议论依旧,但总觉得像是柴有点湿,燃不起来。 “不管怎么说,皇后纵容龙衣卫这种行径,就是恶行——”酒楼中一个男人拍案愤愤。 旁边有人应和。 有人低头斟酒不言不语。 有人转开视线看窗外:“今天天不错。” 也有人干脆放下酒杯:“徐三爷,今日我是来谈生意的,你要是不想谈,咱们就改天再聊,或者让你大哥来,你继续忙你的大事。” 愤愤的男人有些气又有些闷,他在家中本就不讨喜,好容易要了一项绸缎生意,不能再拱手让给大哥。 “你们家大业大,怎能不关心这件事?”他皱眉说,“万一龙衣卫抄了你们的店铺家业——” 先前说话的男人笑了笑:“多谢徐三爷,我们徐家遵纪守法不伤天不害理,问心无愧,无所畏惧。” 什么话,说得好像龙衣卫成了替天行道似的,徐三爷要再说什么,转头看窗外天气的那个男人忽的喊道:“看,外边有热闹——” 热闹,什么热闹? 几人都看向窗外,听的喧哗声从街上传来。 “快来看啊——荆州给皇后送来了好大一把伞——” 伞? 荆州? 给皇后送? 几人再坐不住,纷纷站到窗边向街上看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