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就有钱_第六十二章 利润从哪里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二章 利润从哪里来 (第2/2页)

0块钱产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有的经验足生产快的,可能一个月每天只要三个小时就能完成3000块的产值,那么他剩下来五个小时的劳动其实就属于剩余劳动时间。

    剩余劳动时间减去原料、设备、场地等等一系列的折损,最后创造的就是剩余劳动价值。

    利润就是从剩余劳动价值里来的。

    反过来说,有的员工喜欢摸鱼或者干脆就是笨,每天8个小时的班,一个月下来,只能堪堪完成3000块钱的产值,那这种员工等于没有剩余劳动价值可言,最终面临的结果就是被辞退,老板压榨不了你还要你干嘛?

    讲到这里,其实可以推论出一个结果,那就是能留下来的,基本上都是有剩余劳动价值的员工,只不过有的员工剩余劳动价值多,有的少。

    作为工厂主此时就会琢磨一个问题,我怎么让所有人的必要劳动时间都减少,这样就能获得更多的剩余劳动价值,也就是更多的利润。

    一方面从设备上来说,可以进行升级,让设备更快,甚至直接用二十四小时都能工作的机器人来充当劳动力。

    另一方面,就是加强工厂的管理,通过现场管理的方法,来减少员工必要劳动时间的不必要损耗。

    这里就诞生了比较经典的S现场管理方法,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从2S现场管理一直发展到13S现场管理。

    在许言的心目中5S和6S管理是最经典也最实用的,那些7S/8S之类的,很多都是为了好看好卖钱生拉硬套上去的。现场管理注重的其实是生产过程以及对生产要素的管理,5S之上的那些,很多把最终结果也写进来了,属实没用。

    比方说5S里面其中的一个S项【整顿】,为的就是整顿现场的生产工具,把必要留在现场的生产工具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

    这点很多人都做不到,有些东西就是随手放在旁边,这样当时感觉确实节省了时间,但是当生产现场东西积累的越来越多,现场会越来越混乱,到时候要用某样东西的时候可能会花很长的时间去找它,这样浪费的时间无疑比把用完的工具放回固定位置的时间要长,这样极大的损耗了必要劳动时间。

    再比方说,现场管理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提高产品的品质。

    之前许言在网上看过有人说德意志人生产过程中,规定了螺丝拧几圈,相当严谨,其实这还算好的,有的曰本工厂,甚至通过观察效率最快的员工以及效率最差的员工的生产动作,对比出最合适的生产动作来,把人弄得像机器人一样,一点多余动作都不允许有。

    这样生产出来的东西,又快又有品质。

    追求品质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次品损耗率。

    减少损耗的目的还是为了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思考一下,两个人同时生产三个小时,都产出了100个产品,一个人良品率很高,100个全都过了品控,一个人良品率低,只有90个过了品控,浪费原料不说,他还得花时间去把那10个不过关的补回来。

    这样下来无疑是又增加了必要劳动时间。

    所以一切的一切,都是围绕着压榨剩余价值来的。

    许言说李惠庆的车间问题很大,就是他一眼就能看出来,车间的布局,物品的摆放等等,都不够精细,产能其实有很大的提高空间,但是由于生产现场管理的混乱,导致员工的必要劳动时间会拉长。

    许言这一说,就说了一个多小时,拉着李惠庆在车间的各个角落转。

    不得不说,系统给的这个工厂管理精通的东西确实厉害,许言不仅能讲出问题,还能给出解决方案,解决方案不仅仅是理论,还有大量的案例可以脱口介绍。

    一个多小时后,许言讲的口干舌燥,李惠庆听得头皮发麻。

    李惠庆发现经过许言这么一讲,自己的车间里全是漏洞,不过按许言这个改法,以后车间的工人可就不太高兴了,你小子在这里讲半天,怎么感觉全是让他们更难受的东西。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这样,工厂主压榨员工的剩余价值,被压榨的人怎么会开心的起来。

    许言只能站在李惠庆这个厂长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他又不是圣母。

    不过还有一点,其实可能员工并不会理解,许言有很多方面的改进建议,其实是为了他们能够更加安全的生产,多少工厂的人因为cao作不规范,工厂管理松散而受伤甚至送命的。

    还有就是希望能够帮他们减少劳动时间,因为资本是贪婪的,等李惠庆的老板发现利润不足的时候,肯定是会提高员工的劳动时间的,现在本来一天要上10多个小时的班了,搞不好为了提高产能又要多加两个小时的班。

    人是rou体凡胎,需要休息的。

    “惠庆,这小伙子是?”一个中年人的声音从两人背后传来,吓了两人一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