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88章 杨相罢官 (第2/2页)
有少数杨馆等少数人知道,可就算知道,朝堂之上除了杨馆还有谁记得那段淹没在历史当中那段不为人知的真相过往, 因为煞星转世这个潜在因素的存在,帝王与宰相对于赢家军的立场已经完全处于对立, 帝王此刻满门心思的想要发兵西境,剿灭赢家军以解决煞星对于王朝未来的巨大隐患,杨馆在这件事情上已经是与帝王离心离德,帝王的忍耐也已经到了极点, 他猛的一拍龙椅,以几近愤怒的口吻对杨馆斥责道 “你要想朕收回成名也可以,只要赢家军自愿拆除英灵庙,亲手交出赢无殇的儿子,朕就不再发兵西境,对于他们犯下的罪行既往不咎,他们还是我王朝西境的护国力量,如何?”, 帝王怒目圆睁,看着杨馆怔怔的道,杨馆在朝堂之上的博弈已经完全激起了帝王心中的情绪,他说这些并不是在跟杨馆谈条件, 完全是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帝王在暴怒之下的决然态度的体现,因为赢家军不可能交出赢家之子,更不可能拆除赢无殇的英灵庙,所以此次发兵西境势在必行, 杨馆满脸悲愤,此刻的他面对帝王的愤怒没有丝毫的畏惧,他直视帝王说出了在朝堂之上压抑了16年之久的心里话, “帝王,扪心自问,那个孩子有什么罪,还有镇西大将赢无殇真的如世人看到的那般是通敌叛国的反贼吗?……”, “够了”, 帝王龙颜大怒,阻止了杨馆继续说下去, ………… 本是关于是否出兵西境的朝廷议会,此刻却演变成了帝王与宰相两人的激烈辩驳,其余臣子一个个低着头,无人敢发出一点声音,就连太子也沉默了, 众人能清楚的感受二人此刻的情绪都已经激化到了极点,这种情况在朝堂之上是从来都没有出现过的, 面对帝王的怒火,宰相杨馆面无惧色, 他的目光直视帝王, “对忠义之士赶尽杀绝,是在毁我王朝基业,帝王,切不可一错再错”, 两朝老臣的预言在大殿之上回响,老迈的身影尽显凄凉,可杨馆的眼中却满是坚毅,自王朝建立以来,除了紫薇大帝时期的名相魏征,还从没有人敢如此对君王说话, 正所谓伴君如伴虎,没有哪个臣子敢轻易违逆帝王的意愿,更何况杨馆今天的话语完全是对帝王的大不敬, 帝王脸色逐渐阴沉,面对宰相的辩驳却是不再争辩,他转过身去,不再看向后者,众臣看不到帝王此刻是何表情,只是听到帝王长叹一口气, 良久,他沉重而又略显失望的声音在大殿之上响起, “杨相为我王朝社稷鞠躬尽瘁,cao劳一生,任职期间政绩卓著,深得民心,只是……只是……”, 帝王面色凝重,他的语气略显犹豫, “只是杨相的年纪大了,朕实在不忍看到您为了国事而cao劳过度”, 帝王转身,此刻他面色凝重,再次长叹一口气,看向大殿一旁的史官, “按为官年龄来算,杨相早就该颐养天年了,可这些年来却仍要在朝堂之上奔波,这是朕的失职,回家好好歇歇吧,杨相随时可以来宣政殿参政议事,修养期间,宰相俸禄照发,一钱也不许少”, 帝王的话被史官一字不差的记录在案,大殿之下的官员一个个面色凝重,宰相罢官绝对是一件轰动朝堂的事情, 但此刻众臣一个个低着头,无人敢言语半句,无人劝解帝王收回成命,也无人恭送宰相杨馆告老还乡,因为在朝堂现在的气氛之下, 说什么都显得不合时宜,无论是重臣还是亲王都显得人微言轻, 两朝老臣目光空洞,眼犯泪光,此刻杨馆也不再辩驳,跪在大殿之上的他把头深深的埋了下去, “臣,谢主隆恩”, 老相对着帝王久跪不起,后者也转过身去,众臣能想到帝王此刻的沉重心情,宰相杨馆对他而言不单单是个朝臣那么简单,二人亦师亦友,帝王也从没有想到有朝一日竟会跟后者闹到如今这般田地, 良久,宰相杨馆缓缓起身,最后再看了帝王一眼,老相眼神复杂,有不舍有忧虑,最后,宰相杨馆老迈而又沧桑的身影消失在了大殿之外, 公园775年,一代名相杨馆罢职离朝,杨馆任职期间,爱民如子,疏议贡举,为紫薇王朝中期的发展做出杰出贡献,同时他为相清俭的作风被载入史册,于罢官两年后病逝,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