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6章 拐角楼拆迁  (第2/2页)
冲进拐角楼……    那场面,那气势,吓得老板娘还以为张海要找回场子,娇滴滴的喊了声‘海哥,别呀~~‘    何老板的脸色,当场绿了。    ‘有故事!‘    顾安民的八卦之火,在熊熊燃烧……    而说曹cao,曹cao到。    张海不知从哪搞了辆雅马哈天王250,也就是太子摩托车,轰隆隆的开过来,“民哥,我那可是包工包料。”    “知道知道,你快走吧。”    顾安民自然知晓,这厮收到乡里通知,青砖补贴作废,不过,既然打算等张海破产,买回来再租给对方开网吧,现在涨价,不就等于给未来自己涨价么?还不如张海认为赚了呢,也方便巩固感情,有利于后续交易。    张海听到工程款没涨,喜不自胜,但对后一句……    还没来及询问,便看到何老板挥舞铁掀杀过来。    “卧槽,何小头,你特么疯了?”    “我去你码的……”    何老板父亲外号何大头,何老板便被乡里称作何小头,加上其抠门,外号也挺响亮。    但做了几年生意,认识不少熟人,一来二去,就没人敢当面喊其外号。    现在张海这一嗓子,犹如点着二踢脚的引线……    何老板炸毛。    顾安民站在抗日纪念碑前,目送俩人一前一后跑进大泽,乐呵呵一笑,回头遥望搬迁进度……    首批学徒:    一二三班在派出所。    四五六班在张海老宅。    七八九十班,拉来拐角楼。    如此,全都有了实训场地。    等三个工地的基础做好,维稳需要停工三四天,刚好结业。    如此,第二批学徒培训三四天,来这三座工地实训,砌墙到一米八,维稳又需要三四天,回去温故知新,再次结业。    第三批学徒,凑着一米八墙体维稳期间,学习建造豆腐渣工程,继续来这三座工地,把墙砌到顶,后续又要维稳三四天……    浇筑或者上楼板,就要换成施工队。    也就是说,这三个工地,能当做三批学徒的实训场地。    ‘看来,要尽快组建施工队。‘    顾安民嘱咐第四名壮汉几句,步行回家。    张伟正站在广告牌前,一如既往的宣传户型,四周围了不少看热闹群众,王所长站在不远处,似乎在偷听……    张伟看到顾安民,挤出人群,“厂长,我之前在县城订做的安全帽、施工服、行李箱,已经送过来了,在砖厂小仓库。”    “都是一百套?”    “是的,我清点过。”    “对学徒去留问题,做过调查没?”    “有六十名学徒愿意留下,其余的,有打算跟随同乡南下,也有打算北上自己找活,留下的基本都是小青年……”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年龄大了,总得为生活奔波,可以理解,毕竟咱乡里工钱实在太低,瓦工每天15块,而在外面,瓦工都是23,甚至快30了。”    “您不难受?”    “问心无愧就好,再说,咱办学理念是造福十里营。”    “嗯,那些打算离开的,应该看出咱组建施工队的打算,都挺不好意思,送来许多自家养的鸡蛋……”    “自家养的?应该有公鸡产卵,回头丢鸡窝,看看能否孵化出小鸡仔。”    “鸡窝?”    “你找大马、二牛就行。”    “好的厂长。”    “等考完施工证,准备离开的,每人发一个行李箱,一个安全帽。”    “没那必要吧?”    “你在上面印上咱学校名字没?”    “印上了,按你设计,不大不小,跟印戳差不多,看上去像商标。”    “咱学校没有毕业证,发行李箱和安全帽,权当留个念想,说不定以后还会回来深造。”    “瓦工还要深造?”    “人要向前看,咱学校现在只有几个科目,以后说不定会推出更多,比如浇筑、焊接、拼装、贴瓷砖、挖机驾驶、塔吊cao作……多着呢。”    张伟目瞪口呆,“有坦克没?”    “还开航母呢!”    顾安民笑骂一句,刚想说,给愿意加入施工队的学徒,每人发上一份三件套,却见一辆虎头奔,自东向西而来。    围观群众瞬间被吸引……    “哇,大奔!”    “虎头奔!”    “好有钱!”    “来大款了!”    顾安民回头瞧瞧停在岔路口的进口林荫大道,顿时感觉不香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