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九章 太孙成婚 (第2/2页)
小心给你弄到东瀛去!”朱瞻基已经算不清,这是身后那厮第多少次提醒自己了,让他不由低声开口威胁着。 然而出自礼部的官员,却是依旧沉声道:“太孙的婚礼,一切都按照典籍制度而来,这是陛下定下的规矩。” 说完,礼部官员便双手合十在身前,微微低头。 朱瞻基无奈的长叹一声,他正要回头看清这不知变通的礼部官员究竟长什么样子,就被一只手搭在了自己的肩膀上,然后就被拉的身子一歪。 “臭小子!就站这么会儿受不了了?”朱棣的声音传入到朱瞻基的耳中。 朱瞻基的脸上赶忙换上一副讨好的表情:“爷爷,您怎么出来了,这边热,您来进去歇着。” 今天同样换上一身喜庆衣裳的朱棣,显得很是高兴,笑着摇摇头拍着大孙子的后脑勺:“知晓我们如今承继的礼仪是用来做什么的吗?” 朱瞻基沉默了下来。 只见这个时候,身为大明帝王的老爷子,竟然对一位刚刚过来的宗室点头致意。 朱棣又拍拍大孙子的后脑勺:“礼仪是用来规范人的,若是没有这些礼仪规矩,人和那些畜生又有什么区别?自古以来从北方南下的敌人,正是因为不知礼仪,才会犯下累累惨绝人寰的罪行。” 大喜的日子,老爷子却突然说到这个,让朱瞻基心中不由的警醒了一些。 老爷子的话可不单单是字面上的意思。 想了想,朱瞻基觉得老爷子这是真的想要在自己大婚之后,就开始着手准备迁都和北征的事情了。 而老爷子现在之所以有这番说辞,大抵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 洗脑! 他老人家挑选培养出来的大明继承人,必须要继承他的治国思想。 朱瞻基笑着点点头,然后看向先前被自己记在心里的礼部官员:“郑忠写信说弄了不少的倭女,回头我让他送些到你家。” 这话有些不太正经。 哪有皇太孙给臣子送女人的事情。 而且还是当着皇帝的面做的。 但是在场的皇帝和礼部官员都知道,这是皇太孙对先前的事情做出的补偿。 身为皇太孙,总不能这个时候对自己的臣子道歉吧? 送银子有拉拢朝臣的意思。 而朝廷从东瀛收缴的倭女,则不再此列。 朱棣听着大孙子这话,却是大笑了起来,他指着礼部官员道:“你小子不知道?这厮家里可是有个醋坛子,当可谓河东狮吼,你这是赔礼还是要弄死他?” 老爷子连人家这等房中事都知道? 朱瞻基有些意外于老爷子对朝廷的掌控力度,且还有些怜惜的看向礼部官员。 而对方却是含蓄的笑着:“太孙赏赐,臣不敢不从……” “哦?”朱瞻基认真的看了一眼对方,语气怪异的出了一声。 只怕这货,也不是个老实的。 俗话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这位家里有只母老虎,那在外面必定就是位风流子。 一旁的朱棣,什么也没说,只是再次抬手抽向大孙子的后脑勺。 老爷子这是知道自己想的是什么呀!朱瞻基心里嘀咕着,脸上嘿嘿一笑。 正是这个时候。 从宫门外,有乐声传来,从定国公府出发的送亲队伍,锣鼓喧天的走进了皇宫里。 定国公徐景昌骑在马背上,满脸喜悦的笑容。 皇帝要他家成为太孙妃和太孙嫔的娘家,这是给他家极大的恩典和荣耀。 如今朝堂上是个人都知道,现在的太孙妃就是未来的太子妃,最后就是皇后。现在的太孙嫔,就是未来的太子嫔,最后的贵妃。 而现在的皇太孙呢? 皇帝是要徐家在能够看得见的大明三朝,都能是除了皇家之外,最荣耀的家族。 所以徐景昌对今天皇太孙的大婚日子很是重视。 除了东宫拿出来转到定国公府的嫁妆外,徐景昌更是拿出了一份远超东宫准备的嫁妆。 他要坐实了,今日的太孙妃、太孙嫔是出自徐家。 而他就是太孙妃、太孙嫔的娘家。 远远地,徐景昌就看到宫殿前面,皇帝和太孙站在一起。 徐景昌赶忙下马,向着送亲队伍招呼了一声加快步子,然后他就小跑着到了宫殿前。 “微臣恭请圣安,太孙千岁吉祥。” 朱棣看着已故徐皇后家的子侄,脸上露出笑容:“朕安!” 朱瞻基在一旁亦是开口:“今日累烦叔伯,瞻基心中有亏。” 徐景昌大笑着摆摆手:“臣徐家蒙受皇恩,怎敢言语辛苦,太孙如今越发英武,今日又是大婚之日,实乃我大明之幸,臣倒是还想着今日从我家能多出来几架马车呢。” 看着开玩笑的徐景昌,朱棣好笑的瞪了一眼:“你小子,在这混小子面前一点长辈的体统都没了!还多几架马车,这小子今日迎娶三女已经是邀天之幸了,再多这小子都能乐翻了天。” 大抵今天是大喜的日子,朱棣同样开起了玩笑。 徐景昌点点头:“陛下,咱们大明可是一代更比一代强,这强可不单单是咱们大明的疆土更大,还得要子孙绵延。” 说着,这位大明国公还不忘挑着眉看向朱瞻基。 老货下流! 朱瞻基无奈的翻翻白眼,就没见哪家有这样的长辈。 而在三人身后的礼部官员,则是小声的咳嗽了一声:“陛下,吉时快到了。” “啊!倒是朕给忘了,快快快!都安排起来!” 朱棣脸上露出不好意思,看了一眼不远处三架大红马车,又抽了一下大孙子的后脑勺,这才转身向着宫殿里走去。 徐景昌是娘家,没有跟着皇帝离开。 他站在朱瞻基身边,拍了拍太孙的肩膀:“小子,今天成婚之后,你的身份可就不一样了。提前和你说下,前些日子你还没有回京,陛下就召见五军都督府在京将领,开始讨论草原上的事情了。” 说完,徐景昌也不理会朱瞻基有没有从中悟到些什么,一脸喜悦的向着已经近在眼前的送亲队伍走了回去。 “草原?” 朱瞻基轻轻的嘀咕了一声。 “历史开始出现偏差了呀!” 最终,朱瞻基有些感怀的长叹一声。 然后转身,正脸看向由徐景昌从三驾马车上迎下来的孙若微三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