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八章 太孙好为人师 (第2/2页)
钱,就算上头有人在盯着,但这中间的油水终究还是不少的。 人人都在忙前忙后。 而于是相比的,则是太子的书房永远都是那般的寂静。 今日休沐,可太子爷的书桌上依旧堆着看不完的奏章。 为了躲避被老娘抓工的麻烦,朱瞻基一早就跑到了这里。 太子爷看奏章,他就在一旁研墨。 老爹已经许久没有开口说话了,双眼紧紧的盯着面前被拿在手中的一本奏章。 朱瞻基停下了手头上研墨的工作,一边揉着手腕一边小声开口:“哪里出事了?” “哼!” 朱高炽冷哼一声,将手中的奏章扔下:“草原上要出事了!” 一听长城外又不安宁了,朱瞻基的眉头一跳。 他想了想,觉得又有些不太可能,试探道:“是有贼寇扣边?” 朱高炽冷笑一声,抬起双手揉着酸麻的双眼,然后满色忧虑道:“贼寇日日不宁,大明总不能年年北征草原吧?说不得……大明有一天会失手折在这些人手上。” 大明会折在那些贼寇的手上吗? 朱瞻基想了想,觉得老爹说的是不差。 不过那是在曾经。 以后? 他摇摇头,将被老爹扔下的奏章拿起。 稍稍一看才知道,这是大同那边又被鞑靼部侵犯了,上万人被掠夺走。 朱高炽看了一眼儿子,哼哼着:“你看看,他们这是要干什么?以前抢钱抢粮,这些年开始抢人了!” “他们是要将我大明的技术抢过去……他们要人放牧,好解放他们自己专心武事。要大明的匠人为他们铸造兵器,大明的女人为他们生养武士!”朱瞻基徐徐道来,对于草原上那帮子人的手段,他很清楚。 朱高炽不由的长叹着:“儿子,别看你爷爷如今不时北征,他们只敢小打小闹,可总有一天他们会不再满足于此,到时候就是咱们大明为难之时了……” 太子爷很是忧虑。 如果一切都按照原来的轨迹前行,大明也确实会如太子爷所言,大明终将要面临开国以来最大的一次危难。 而从那危难之后,大明的功勋集团会被彻底的打断脊梁骨,从此以后大明南征北战的卫所官兵将会彻底的失去进取的能力,只能蜷缩在大明境内被动挨打。 可是如今不同了! 朱瞻基不能说明白原因,他只能小声道:“爷爷如今春秋鼎盛,您如今身子骨也渐好,咱们大明的好日子还长着呢……” “哼!”朱高炽又是冷哼着,他目光闪烁的看着朱瞻基:“你爷爷如今五十多了,当真还春秋鼎盛?时不时的北征,只会让草原上的人慢慢团结起来,等到哪一天啊,说不得咱们家就要面对整个草原的敌人了……” 如今九边之外,那些北元余孽,都是分散成一个个部落势力。 有归附大明的,也有游走荒漠草原的。 各自之间时不时的相互搏杀,或是南下侵犯大明。 “你爷爷觉着自己就是这个天底下最厉害的人,总想着要凭借一己之力,将大明所有的敌人都杀光,可他真能做到?冠军侯只有一位!自那时起,我汉家又有谁能封狼居胥,饮马瀚海?”朱高炽面色沉重。 他缓缓道:“依着我的意思,这个时候草原上各自为战,畏惧大明,就该开放互市,不断迁移牧民入境驯化。将局势缓和下来,徐徐图之。” 朱瞻基轻笑一声:“老爷子可不会这样想……说起来,您也不要太过担忧,终究是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 朱高炽呵呵一笑,双手揣进袖子里,整个人向后一仰靠在椅背上,微微眯眼:“你爷爷这辈子啊,算是陷在这里面出不来了。” 朱瞻基同样轻笑了一声,沉默不语。 朱高炽外头看向儿子:“说起来,明日那几位姑娘就要去定国公府了,你现在还在我这里耗着是什么意思?” 说着,太子爷拿似笑非笑的目光看着朱瞻基。 被老爹用这种眼神盯着,让朱瞻基有些不太适应。 他抬头转动着眼珠:“儿子这不是怕你一个人在这边无聊嘛……” “呸!”朱高炽啐了一口:“你小子就是怕被你娘抓包,这才躲到我这里了。快滚!别在我这里碍事!” 说着,他也不给儿子机会,重新拿起旁边的一份奏章,低下头审阅起来。 你这是看我研的墨够了,就要过河拆桥! 朱瞻基看了一眼装满墨水的砚台,心里不满的嘀咕着。 可是老爹已经发话赶人了,一身骨气的他自是不会在留在这里。 抱着拳从书房告退而出,朱瞻基抬头看看天。 恰好正午。 老娘那边是不能露面的,不然指不定就要被抓去做什么事情。 想了想,朱瞻基就往自己的院子过去。 刚一进院子,就看到一众宫人,正在各屋进进出出的忙碌着。 东宫管事的太监小福子也在这里。 见到太孙回来,赶忙上前:“太孙,您怎么回来了,这边都在忙着将姑娘们的细软搬到定国公府,您要不……” 这厮也是要赶人走。 朱瞻基不给对方一丝机会,当即开口打断:“累了!回来歇歇!” 说着,他就抬腿往屋子里面走。 一进屋,就看见文想、孙若微、红衣三女扭打在床上。 地上,散落着花花绿绿的衣裳。 大抵是三女先前的动作有些过大,致使都有些衣衫不整。 一片片茭白的肌肤裸露在外,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着蒙蒙的光晕。 几名宫女正在收拾细软装进箱子里,看到太孙回来,赶忙放下手中的活计,掐手福身施礼。 朱瞻基摆摆手:“正午了,都下去歇着,回头再来收拾。” 他摆出了一副关心宫人的样子,倒是让宫女们心生感激。 宫女们一边谢着恩,一边鱼贯而出。 最后,还很是贴心的将屋门合上。 扭打在床榻上的三人,这时候也发现了回来的朱瞻基。 “外面日头正高,阳光正好,咱们怎能虚度光阴?” 说话,朱瞻基就缓步走向三脸呆滞的女人们。 “最近新得了些感悟。” “本宫又好为人师。” “定要与你们传道受业一番……” 少顷。 太孙正屋外,院里的宫人们,纷纷低下头,在管事的低声呼唤下,小心翼翼的退出院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