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一章 不死心的士林清流们 (第2/2页)
酷暑盛夏。 花锦官穿的很少,很薄,很透。 两座椒坟隆起,深渊幽幽,不见深浅。 杨柳腰脉脉春浓,樱桃口微微气喘。 吐着花香蜜甜,让人不由沉醉。 星眼朦胧,细细汗流香玉体,勾勒出一幅别样的画面。 若是遇到一条渴龙,必定是要搅风搅雨,倾入红莲两瓣之中。 你道她是风尘女子,却不知桃源未开,道阻且长。 然而,朱瞻基没有心情,招惹这位。 至少如今两淮局势未定之时,不可分心风流。 邓永新越发的急了。 从他进来开始,太孙的眼睛就没有一下,是放在他身上的。 哐当一声。 最是坚硬的大拇指指甲,从朱瞻基的手指上,飞溅到邓永新的脸上。 尖锐生疼。 邓永新晃动了一下,稳稳站住,抱起双手:“太孙,如今满江都城的士林大儒,都聚在府衙外面了。此时酷热难耐,若是不管,恐生变故,届时太孙您必被攻讦。” 扬州府衙外的江都名儒,并非是堵邓永新的,而是堵朱瞻基的。 若是这些老不死的,真要是因为天气炎热,在外面出了什么事,哪怕只是被晒晕过去一位。 朱瞻基也得背上一个不尊老的骂名。 然而。 朱瞻基却是抬头,轻笑着看向邓永新:“那……邓大人你说,本宫现在该如何是好?” 邓永新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眼下,该让万御史停职才是。如此,才能堵住那些人的嘴。” 朱瞻基接着笑,反问一声:“可是,万高有罪吗?” 万高有罪吗? 万高没有罪! 他不过是因为,妻妹一直仰慕自己,更是以死相逼,这才在结发老妻身死之后,将妻妹给续回了家。 丈人还是那个熟悉的老头。 丈母娘,还是那个熟悉的老太太。 姨娘变成了娘,喊起来也省力一些。 至于万高,究竟有没有在亡妻葬礼期间,和妻妹苟合? 这事,自然是没有的。 结发老妻死的时候,万高几度昏厥,整日以泪洗面。 妻妹因为姐妹情深,往日长姐如母,骤然逝世,更是病倒在床榻上半月有余。 但是,世人对需要歌功颂德,应该赞扬的事情,总是会记不住的。 可他们,会对那些最粗俗的家长里短,最不斯文,最隐晦猥琐的事情,津津乐道。 南疆的将士,就算再打下一个大明。 也比不过,隔壁纳了一方小妾,更吸引人眼球和注意的。 邓永新是知晓根底的。 两淮官场上的人,也是知晓万高家中后宅里的这些事情的。 此时皇太孙发问,邓永新只能如实开口:“万御史无罪!” 这是立场。 邓永新需要清晰的表明。 但他接着又说:“可是,百姓不知道万御史无罪,不知万御史乃是为了避免妻家再死一人,这才续了妻妹。他们如今只知道,万御史私德有损。” “那你觉得,这件事是谁在背后策动的?”朱瞻基问。 “下官觉……”邓永新话到嘴边,最终却还是停了下来:“下官听太孙的!” 朱瞻基轻笑起来:“万高家里那点事情,他早先就已经与我说了。你再猜猜,前些日子,我往京师,写的信是给谁的?” 太孙离京,但是和京师的交流却没有断。 邓永新知道这一点,但他确实是不知道,太孙都和京师里的哪些人有联系。 修剪完的指甲,已经被花锦官打磨的格外圆润平整。 朱瞻基笑着拍拍花锦官的玉手,示意对方可以退下了。 他从椅子上站起身,拍拍手:“昨日,罗向阳刚送来了消息,今日想必邓大人,又要在和风阁交代出来几坛老酒了。” 这是有人要来! 是从京师来的! 邓永新眉头一挑,能在江都城局势如此紧张的时候,有一位从京师而来的人,想必其身份定然不低。 若不然,太孙也不会这般清闲。 会是谁? 监国是不可能来的,他正在享受监国的权利,享受着和朝臣争斗的乐趣。 太子…… 太子被下令东宫读书,自然不可能违背圣意,跑到扬州来的。 京师还有什么人,是分量足够重的? 难道…… 是鸡笼山上的那位黑袍和尚? 邓永新浑身一颤,不寒而栗,只觉得后牙槽有些发抖。 若真的是那位老人家来了,只怕扬州将会是一副血流漂杵的景象。 依着那位的身份,以及背后的根底,就算是眼下府衙外头的老家伙们都死光了,也伤不了那位分毫。 想喊冤? 佛祖老人家缺人伺候,特地让你们去侍候,你们还不乐意了? 这是福分! 想着想着,邓永新竟然是有些期待,鸡笼山上的那位老和尚,真的能来到江都城里了。 太孙的声音,却也钻进了他的耳中。 “邓大人,走吧,总不能人还没来,就让衙门外头的那些老不死的提前死了。” 邓永新刚刚反应过来,只见太孙已经是背着手,优哉游哉的迈着四方步,向着府衙那边过去了。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