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二章 烟花六月上扬州 (第3/3页)
底,有些红润了。 离别,是为了更好的相逢。 有些食之入味的朱瞻基,将情长抛之脑后,潇洒的放出大笑,转过身,举起手挥挥。 …… 宝船,从城外的金陵河扬帆起航。 顺流而下,汇入长江,向下游而去,最后向北转入运河,也就到了扬州府城所在江都城。 大江之上。 因为启程时晚。 已经显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的绚丽景象。 “好大的鸟!” 张天一身轻甲,这轻甲也是日月堂城外的皇庄工坊产出,显得很是得体,但是从他嘴里冒出来的话,却显得格外的粗俗不堪。 一身儒服,显得风度翩翩的于谦,手中捏着把羽扇,不屑的撇撇嘴:“有辱斯文!” “这鸟不大吗?”张天当即还嘴。 他个子比于谦高,目光轻蔑的俯视着,让于谦显得是处在下风的人。 于谦气愤,正要开口。 一旁的罗向阳,已经插嘴帮腔:“于经历,按照旬报上对白话的解释,张千户刚刚所说,才是最恰当的,最贴合意思的,也是谁都能听得懂的。” 于谦不说话了。 他要是再扯几句,炫耀自己的学识,就是在攻讦白话。 甚至,他还当场抱拳弯腰,面向站在甲板边上远眺的皇太孙请罪。 朱瞻基无奈的笑着,摆摆手:“别将我当做,动不动就要治罪余下的人。最近你在旬报那边,说说如今的情况如何,衍圣公可还……可还妥当。” 他本想说可还听话,但想想,还是要相互之间留点面子,这才转口。 最近于谦一直在皇庄那边,跟着衍圣公孔彦缙,主持大明旬报的事情。 于谦不做多想,及时开口禀报:“如今,旬报已经能够做到,在半旬之内,传遍直隶、中都、浙江等地。 正在准备,争取在一旬之内,做到能普及到河南、山东、胡广、江西、福建等地。 半月之内,除辽东、西北河套、云南广西交趾等地,争取全部普及。” 这是当初就定下的,针对普及大明旬报的工作计划。 所谓普及,则是能将旬报,精准的发放到计划之中的所有府县,甚至是推行到下面的乡镇。 舆论的阵地,不主动去争夺占据,就会被敌人占据。 朱瞻基没有将大明的舆论全,一直交托在那帮子士林清流手上。 大明朝的舆论权,是时候被收回到皇室手中了! 点头,朱瞻基开口赞许:“做的很不错,想来如此顺利,衍圣公出力不少。” 于谦轻笑起来:“衍圣公啊……一开始可是老大的不乐意,等罗镇抚将他们家下人偷情的事情,送到了衍圣公面前,他就再也没有不乐意了。” 一旁被点名夸奖的罗向阳,信任锦衣卫北镇抚司镇抚使罗向阳,面带含蓄的笑着,没有居功自傲的表现。 朱瞻基却是当场捧腹大笑起来。 听到于谦说,罗向阳用孔彦缙他们家,下人偷情的事情暗示朝廷对他们家的掩饰程度。 不由的想到了一些,过往听到的流传。 似乎,孔彦缙他们家,这血脉…… 有点东西啊! 他能想到,当孔彦缙听到罗向阳,对他家里事情的了解程度时,脸上该是怎样的表情。 定然是惊慌失措,惶恐不安。 然后开始在心中,一一排查,家中究竟有哪些人,是锦衣卫安插进去的。 但他也定然知道,就算他清楚了有哪些人,也不敢做出任何动作。 他们一家老小,都在朝廷手上攥住。 能成为千年世家。 同样是要有点东西的。 那就是没脸皮没骨头! 君不见诸子百家,如今只独独留下他们一家? 因为什么? 因为不要脸啊! 于谦看出太孙心中开心,不由开口,提前道明:“禀太孙,因为这些日子在皇庄,听他们说,似乎在那什么水……水泥巴项目上,已经取得了成功,要不了多久就能投入使用了……” 水泥巴? 朱瞻基初闻,有些不解。 然后细想,方才醒悟。 这是在说水泥。 虽然有种如释重负的心情,但他听到这个消息,并没有多少的喜悦。 他虽然不记得水泥,具体是怎么做出来的,但是大概的流程还是了解一些。 但就是这样,却还是有了好几年,这才折腾出来,并不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 但自然也不是坏事。 有了水泥,后面能做的事情,可是太多了。 南疆鄂宏大,马上就要贡献出来的俘虏,也能让他们有一个充实的人生了! “罗向阳,由锦衣卫的渠道,去信给鄂宏大,凡是南疆俘虏,不可轻易损失,除了要留下组建奴隶军的,其余强壮有力的,统统给送到应天来。” 罗向阳当即领命,快步下了甲板。 不多时,便有一只肥硕的白鸽,扑棱棱的从船舱里冲了出去。 在天空中盘旋了几圈,辨识出方向后,便向着应天城的方向飞驰而去。 朱瞻基心中大定。 不由再次沿江远眺。 如今正是江南最热的季节。 虽无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浪漫。 但江都城,却还是那座城。 城里的人还是那些人。 马…… 还是那些马! 纵马震城。 饮血两淮。 可圣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