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章 起风了【二合一】 (第2/2页)
,高声下令。 似乎是想要借呼喊,宣泄心中的焦急。 大军闻声而动。 传来阵阵低沉的欢呼声。 所有人,赶忙行动起来。 想要做完所有的事情,然后好好的睡上一觉。 群山环绕。 交趾前朝胡氏余孽,盘踞之处。 河谷滩涂上,人群拥挤,摩肩擦踵。 一顶顶的帐篷,已经搭建好数日。 一箱箱的货物,被放在营地最中间的位置。 现场有些混乱。 各个往日里互相仇视的势力,只不过是因为来自大明的压力,才聚集在此。 争斗,自然是时有发生。 原因却几乎大致相同。 女人! 胡氏旧朝的胡破明等人,为了笼络这些人,将所有的女人,都贡献了出来。 这里的男人很多,女人很少。 为了一个女人而发生争夺,成了最为常见的事情。 无论白日还是黑夜。 这片滩涂地上,时时刻刻在发生着争斗。 也时时刻刻,回荡着女人的呻吟和哀嚎声。 相较于山下的混乱和嘈杂。 山腰上,却很是安静。 各方势力最为精锐的麾下,驻扎在半山腰上,与山下的炮灰有着明确的分界。 胡破明的脚,依旧是被一个女人包裹着。 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让他这具苍老的身躯,感受到一丝丝微薄的热量。 在他的面前,是数十位各方势力的首领。 这些人皆是长相凶狠。 每个人的手上,都站满了鲜血,身上背负着无数条的性命。 然而,他们在胡破明面前,却显得很是恭敬。 这个似乎只需要一只手,就能掐死的老人,却让他们底下了高昂的头颅。 交趾前朝就是胡氏。 而胡破明,则是现今仅存的胡氏最为年长的族老。 整个交趾有心复国之人,必须要承认胡破明的地位。 而那些旧朝的死忠之人,更是愿意为了胡破明献出生命。 胡破明听着山下的吵闹和争斗,一直微微的皱着眉头。 他需要山下那些炮灰,作为与明军接触的前锋。 他需要用这些人的性命,来拖垮、拖死明军的主力。 所以,他不得不保持着最大的克制力。 “刚得到的探报,明军如今已经停了下来。” 这位开口说话的,原先的势力,正是如今被明军占据的地方。 胡破明还未开口,又有人出声询问:“此地距离明军,不过五六十里,他们难道不是要找到我们,寻求一战,为何要停下来?” “安南地势得天独厚,明军又如何能适应,大抵是已经精疲力尽了。对方无奈,才会想要借此休整恢复。” “胡族老,明军要寻求与我等一战,难道我等便真的要与对方摆开阵仗,打上一场吗?” 被提问的胡破明,看向对方:“山下的人,这些日子似乎都放纵的太过厉害……他们都是熟悉这片山林的,该是时候,利用这片上苍赐予我们的土地,削弱明军的实力了。等到明军士气全无,疲惫不堪之时,便是我等领军,全歼对方之日!” 胡破明决定要对明军下手了。 前些日子的安静,一方面是为了收拢各方势力,另一方则是为了让明军能够更加深入这片山林。 众人听到胡破明的决定,当即纷纷浮出笑容。 这些日子,虽然玩够了女人。 但是他们手中的刀剑,却还是饥渴难耐。 唯有明军的鲜血,才能抚平手中刀剑的渴望。 胡破明交代清楚,便不再多留。 一旁的胡复南接过场子,开始与各方势力商定,各自派出多少人,去削弱明军的兵力和士气。 …… 起南风了! 半岛上,一股南风,从远洋刮了过来。 这股南风,是在夜晚里挂起的。 强劲的风力,让山间的油松,整齐的向北倾倒。 整个山谷中,不断的发出呼呼的嘶吼声。 朱瞻基让人举着火把,自己的观察着火焰的倾斜角度。 然后,他伸出手高高举起,感受着风中的湿度。 很是干燥! 从远洋而来的南风,到这片山岭的时候,已经没有了多少的水汽。 “风起了!” 站在风口的朱瞻基,静静开口,声音被风刮着吹出去一大截距离。 在他的身后,齐子安、于谦等人刚被叫醒。 听出太孙语气中的喜悦,齐子安的脸上终于是露出了好几日没有露出的笑容。 “太孙等的风来了,我军是不是就可以继续前进了?” 子夜的时候,军中斥候,已经在军营周围,诛杀了不少的敌军小股势力,互有伤亡。 敌人已经开始了试探。 也在施行着倦敌策略。 朱瞻基又一次的摇头:“为什么要去找敌人?我们就在这里等着对方过来不好吗?” 若对方不是皇太孙,齐子安几乎就要开喷了。 喷完,就会拔刀相向。 朱瞻基看着明显有些上火的齐子安,淡淡开口:“将军中所有斥候派出,南下。下令广西护卫,将河对岸的树木全都砍倒。就在这片河滩上,建造阵地。” 齐子安咬咬牙,忽然想到了什么,他抬头看向满天呼啸着的南风,然后深深的看了皇太孙一眼,重重点头。 “末将这就去安排!” 说完,也不等其他人说话,便抱拳离去。 于谦一脸迷茫:“这……” 方才太孙的话,他听得很清楚。 但是于谦又在怀疑,自己的听力是不是出问题了。 等着敌人过来? 难道那些交趾前朝余孽,脑子都瓦特了? 对面的想法,明明白白的摆在台面上,就要是拖着,累垮大明官兵。 敌人怎么会傻傻的,赶过来与大明决一死战? 朱瞻基走到于谦的身边,微微一笑,抬手轻轻的拍拍对方的肩膀。 “多看,多听,多学!” 声音,被一阵风刮走。 于谦几乎是听了个寂寞。 齐子安的动作很快,令行禁止。 只不过一刻钟之后,营地中便已经集结了众多斥候。 他们每个人的身上,都背着一个大大的包裹,却看不出里面都有些什么。 齐子安低声的说着些什么,这些斥候立即露出坚决的表情。 所有人无声出营。 乘着夜色,接着微弱的月光,向下游十余里处的浅滩赶了过去。 等这些人跨过了河,立马原地分成两队。 各自沿着河岸,向着上下游奔赴。 他们接到的军令很是严苛。 两队人马,必须用最短的时间,走出设定的距离,抵达预定的位置。 被南风刮来的乌云,遮挡了大半的月光,给了他们最好的掩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