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二章:崩溃的韩安国 (第1/2页)
我不放人,你就一直堵在这里? 你这不是耍无赖吗? 韩安国直接懵逼了。 不带这样玩的啊! 能不能讲点道德,讲点道理,讲点法律? 你堵在这里,万一出现什么三长两短,忽然嗝屁了,谁来担责! 于是乎,韩安国苦笑一声,道:“老人家!吾也是奉命行事,君就别为难晚辈了。即便大人堵在这里,也无法更改诏令啊。难不成,大人打算抗旨吗?” “抗旨?”老者点了头,将鸠杖递给陈尊,道“阿尊,帮吾拿一下。” “唰!” 然后他面目狰狞,用尽全身力气,将自己右侧的衣服给拽开。 数道伤疤出现在他的肩头。 老者指着伤口,激昂慷慨地说道:“老朽出生时,始皇帝一统六国,匡天下。一十六岁之时,吾有感暴秦酷刑徭役之罪,投军于高祖帐下,随高祖征战沙场,杀入函谷关。” “三载之后,淮阴侯拜大将军,吾有幸为之驱使,随大将军为高祖征战四方。加冠之后仅一年,高祖创建大汉,吾之袍泽终于迎来了期待已久的盛世。” 说到这些,他的眼中不由得泛起白色的泪花。 “惜惠帝早逝,吾感万事沧桑,又恐百年之后无人送终,遂退伍还乡,成家立业。” “原以为,吾之一生,可安享晚年,在盛世中离世。然,今岁,天降灾难,民不聊生,饿殍遍野。仅吾平阴之地,绝收之地多达数十万亩。” “吾之子孙,皆不幸,为驱赶螟虫,不幸身亡。然在吾等绝望至极之时,白御史捧圣诏来此,调函谷关仓廪,放库粮,存吾平阴之民!” 老者盯着韩安国的眼睛,涕泪俱下,哀鸣一声:“此等恩情,岂能不报?吾之一生,从未抗旨,但这一次,哪怕韩公给老朽定一个抗旨之罪,老朽也认了!” 韩安国不敢马虎,急忙从怀中掏出一条丝绸手帕,为其擦拭眼泪。 原本他以为,此人仅仅是当地一名德高望重的县三老。 没想到!竟然还是和高祖打天下的老兵! 跟随韩信,刘邦征战过沙场的老兵! 自古以来,军队之中就重视资历。 虽然官至中尉卿,但是面对老者,他还是心里发怵。 老者虽无官职,但其经历,一人可比三公! 当初跟随高祖打天下的老兵,恐怕已经所剩无几。 在崇尚恩情的大汉,推崇孝道的大汉,这种人就是国宝级别的存在。 别说是他中尉卿,哪怕是刘彻来了,也要恭恭敬敬地为其穿履,背负在身,甚至亲自喂食,尊称老父。 给你定一个抗旨之罪? 韩安国都快要被这一句话给吓尿了。 虽然他自己也是一个天命之年的老头,但是眼前这一个明显是一个比自己还厉害的大牛! 勤勤恳恳工作这么多年,可不能最后出了差错! 定罪是不可能的!此事已经超出中尉卿的管辖范围了。 自古以来,处罚三老,甚至是年老之人,必须由宗正卿上报宗庙,祭奠皇天后土,由皇帝痛斥,亲自声陈罪责,最后断鸠杖,除三老之名。 程序不走,直接审判,那么汉家百年来培育的孝道传统就被连根拔起,民心尽失。 这个责任,谁也背负不起! “这……大人,赶紧盖起来,别着凉了。” 韩安国蹑手蹑脚的帮助老者将身上的衣服穿好,在一旁拱手陪伴。 “韩公,老朽已经几十年没有求人了。如今求君,君就答应了吧!”老人从陈尊的手中接过鸠杖,用沙哑的声音,再一次哀求。 “扑通!”韩安国蓦然俯首在地,泣声道:“大人……吾给你跪下了!吾真的无法做主。若白明哲带不回去,陛下会将吾等治罪的。” 老人痛苦地闭上了眼睛,“唉!” “所以,吾才让韩公带吾回去,老朽愿一命抵一命!” “啊呀!”韩安国气的直接用手拍打地面。 白明哲看着二人,急忙也跪在地上,郑重一拜,道:“三老,明哲惭愧,真的受不起君这种做法。” “不!汝受得起!”老人语气坚定,不容置疑,“若汝受不起,那么除陛下之外的天下官吏,没人受得起!” “老人家,还是让开吧。明哲到达长安,自然有保命之法!若一直拖在这里,解决不了问题,只会让君徒增疲劳。” “是及,是及!”韩安国猛地点头,“拖在这里,仅仅是在浪费时间罢了。” “白御史且安心。老朽身体健壮得很。”老者脸上的皱纹堆在一起,漏风的牙齿一张一合,道:“只要老朽守在这里,君就不会有事的。哪怕是老朽明日不幸去世,只要还尸体在这里,他们也别想离开!” 我去! 韩安国头都大了。 刘彻派自己来可,从来没有说过会有这种情况。 这真的要是把尸体放在门口,又有不许挪动的临终遗言,除非陛下、宗正卿亲至,以后辈之名祭告上天,亲自装棺。否则,谁也别想走出这个大门。 至于另外开一个门口之类的行为,是在挑战死去三老的尊严,会被全天下唾弃。 这个罪名,哪怕皇帝,也担当不起! 白明哲俯首在地,道:“老人家,明哲所言非虚,只要到达长安,吾活下来的几率超过七成!君没有必要拼尽自身的名声为明哲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