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章 结局 (第1/2页)
,大明匹夫 南京,长江入口处,仪凤门外,码头上。 初冬季节,江面上烟雨凄茫,码头上等待的锦衣华服者,个个都是缩紧了脖子,向着长江入口处张望。 作为大汉天子的王泰,要来南京城和大明天子崇祯会晤,以太子朱慈烺为首的一众大明王公大臣,悉数登场。 旧皇退位,新皇登基,这一场权力交接,似乎预示着,大汉帝国江山一统,江南也要纳于大汉治下了。 领头的太子朱慈烺,身边的则是定王朱慈炯和永王朱慈焕,驸马都尉巩永固,新乐候刘文炳、礼部尚书李邦华、等为数不多的臣子。 一场南京城变乱,暴民们冲击皇宫,文武大臣死伤无数,余者胆战心惊逃出南京城,蛰伏躲避。毕竟,相对于官位,性命要重要的多。 “骆养性,城中的警戒,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朱慈烺按捺不住,问了起来。 “太子放心,现在城中的卫士,有一半是大汉天子的兵马。即便是有事情也,也和咱们无干。” 暴民冲击皇宫,带领禁军逃窜的骆养性,等风波平静,又逃了回来,继续担任他的锦衣卫指挥使。 “有大汉天子的部下将士,南京城那些暴民,再也不敢嚣张了吧!” 朱慈烺冷哼一声,又向着江面上看去。 骆养性暗暗摇头。暴民冲击的是大明朝廷,人家拥护的本就是大汉天子、大汉朝廷,怎么会对大汉朝廷不利! 这个太子,可真是够傻够天真。 “太子,大汉天子的船马上就要到了!” 卫士上来禀报,恭恭敬敬。 大明朝廷虽已没落,但太子朱慈烺是大汉天子的小舅子,关系莫逆,谁也不敢轻视。 “准备迎驾!” 朱慈烺面色红润,赶紧安排了下去。 对他来说,相对于太子,他更愿意和王泰有这样一层亲戚关系,这样他可以随心所欲,富贵逍遥一辈子。 大明朝廷那个烂摊子,他挑不起来,也不想挑。和王泰争天下,他想都没想过。 只要他不犯下谋逆之罪,作为大汉天子的小舅子,王泰一定会保他一辈子荣华富贵。而作为回报,他也会辞去太子之位,只图一世无忧。 如今的他,就像历史上相信多尔衮会善待大明皇室、替大明天子崇祯报仇雪恨一样,对王泰信任有加。 毕竟,这些都是在报纸上广而宣之,昭告天下。 “太子,大汉天子登岸了!” 礼部尚书李邦华,轻声说了起来。 “快快迎接!” 礼乐声中,朱慈烺抢先向前,大步流星。 王泰下船,走上码头,岸边的大明朝廷官员五味陈杂,纷纷肃拜行礼。 “臣等参见大汉天子!” “各位,无需多礼。” 王泰轻衣网巾,布衣是上好的松江布,却不是绫罗绸缎,低调却不寒酸。 这种打扮看在旁人眼中,或许以为是哗众取宠,但这却是出自王泰的本心。 衣服,舒服就行。身份到了,没有必要摆谱,没有必要刻意保持什么“皇家威严”。一国之君,要有起码的自信。 “见过大汉天子!” 朱慈烺带着永王和定王两个弟弟,作势就要跪下,却被王泰一把拖住,和颜悦色。 “太子,都是自家人,就不要这么客气了。” “臣等谢过大汉天子!” 朱慈烺和两个弟弟一起行礼,都是脸色通红。 和王泰在一起,几人莫名地心虚、自惭形秽,又莫名地心安。 “大汉帝国万岁!” “大汉天子万岁!” 南京城大街上,载着王泰的四轮马车缓缓而行,所到之处,尽是驻足观看的百姓。大汉天子满面笑容,频频挥手,百姓欢呼雀跃,下意识跪了一地。 虽然报纸上三令五申,严禁跪拜之习,但千年皇权意识的根深蒂固、百姓对于天子的敬畏,还是让他们屈膝弯腰。 王泰也是无语,他不能去阻止百姓的磕头碰脑,因为江南还有崇祯,还有大明朝廷的影子,尽管他有足够的自信,但不必要的麻烦,能省则省。 十年一代人! 也许六七十年、百年以后,即便是行使皇权的君王,也很难让清醒的国民们下跪了。 国民! 有国家民族意识、独立自强的新国民。 “陛下,你在想什么?” 同马车的太子朱慈烺,和大汉天子、自己的姐夫,第一次有了亲密接触的机会,也是好奇而又不安地打量着王泰。 至于不安,自然是担心自己的性命和前程了。 “咱们都是一家人,就不要客气了。以后想去看你jiejie和外甥,随时可以去。” 王泰端详着自己的小舅子,和颜悦色。 “你将来,想要干什么?或者说,喜欢过什么?” 朱慈烺人太简单,不适合从政,更不用说天子高位,这是历史的证明。十八九岁,一个人一生中最好的年华,还是干自己喜欢的事情最好,何必自寻烦恼。 “陛下,说来让陛下见笑。我喜欢收集和研究钟鼎金石,也喜欢考古。永王和定王他们,一个喜欢诗词歌赋,一个爱好奇技yin巧,比如蒸汽机之类的。” 朱慈烺看着王泰,脸色通红。 “陛下,你不会杀我们父子吧?” 朱慈烺鼓起勇气说了出来。 “杀你们?” 王泰微微摇了摇头。 “为什么要杀你们?我是丧心病狂?还是你们杀了我全家?” 王泰笑容亲切,人畜无害。 “大明天子对我有恩,也是我的泰山,你们都是我的亲人。我当这个皇帝,是为了新政,为了让我中国永远不受欺凌,强大不可战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