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5章 意未尽 (第1/2页)
,大明匹夫 清军使者求见,盛京城就这样降了? 中军大营之中,王泰不由得一阵错愕。 还没有正式攻城,二十万大军蓄势待发,这盛京城就这样拿下来了? 多尔衮的人头、孔有德的人头、范承谟的人头…… 赳赳雄师在手,国仇家恨将雪之际,他要这么多的人头有个屁用? “建奴的大军出城投降了吗?” 一旁的李定国,忽然问了起来。 “建奴的使者说,只要大人承诺不伤害城中一兵一民,他们就出城投降。这也是此次投降的条件之一。” 杨震的话,让王泰一愣,随即冷笑了一声。 瓮中之鳖,笼中之鸟,有什么资格谈条件?难道他们真的以为汉人可欺? 站起身来,来到桌前,看到桌上木盒里多尔衮的首级污浊不堪,王泰看了片刻,猛然一挥手,把木盒打的飞了出去,人头咕噜噜滚了一圈,又回到了王泰脚下。 “多尔衮,不过一人面兽心的屠夫而已!” 王泰怒容满面,飞起一脚,把多尔衮的人头踢飞了出去。 “几颗人头就想换城中几十万人的性命,真当我王泰是白痴吗!” 王泰面色目光阴冷,面色狰狞,李定国等人也是心头忐忑。 几十万大军兵临城下,难道只是来秀一下肌rou,来一个武装大游行? “我北地数百万汉民的斑斑血泪、我辽东百万汉人的冤魂,凭几个鞑子的破人头,就可以一笔勾销吗?” 王泰怒不可遏,面红耳赤,大声咆哮,势若癫狂。 文明虽然可以继续,但国恨家仇,又岂能轻易放弃。 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广州大屠杀等等,那些饱含屈辱的岁月和历史,那些刻骨铭心的民族灾难,又怎能轻易忘怀。 忘记历史,就是背叛!对文明的背叛,对自己民族归属的背叛! 一众儒士人人心惊,众人已经迫不及待要观赏盛京清军归降的历史盛大场面了。 现在看来,王泰意犹未尽,河南卫军的骄兵悍将们意犹未尽,只怕这值得浓墨重彩的历史重要时刻,是要再等一等了。 “大人,要不先诈降,等到进了盛京城,还不是任由咱们处置!” 王国平眼珠一转,马上有了主意。 和这些家伙讲什么堂堂正正,到时候进城一锅端就是了。 “鞑子人面兽心,寡廉鲜耻,你也想和他们一样吗?我要我汉家子弟,堂堂正正迈进盛京城!” 王泰冷冷一声,王国平面红耳赤退了下去。 其实他心里也是不甘,不痛痛快快一番攻城战,不让盛京城的旗人心惊rou跳、谈“明”色变,要这数十万虎狼之士何用? “大人说的是,数百万汉人的血海深仇,哪能几颗人头就了事。大人,我董士元愿做先锋,平了盛京城,杀他个鸡犬不留!” 董士元慷慨激昂,大声请令。 不打一仗,心里怎么都不是滋味,又如何释放心头的恶气? 鸡犬不留! 王国平等将领面不改色,众儒士却是心惊胆战,许多人变了颜色。 这些个骄兵悍将,好大的杀气! “北王殿......” 钱谦益满脸笑容,刚想说话,柳如是扯住了他的衣袖。 战与不战,王泰自有打算,何须钱谦益一介书生多嘴。 反而,一劳永逸解决边患,何尝不是大功于千秋万世。 帐中儒士都是不动声色,反正盛京城已经是囊中之物,也不急在一时。 “北王殿下,斥候来报,东南方建州卫方向,有建奴的援军赶来!” 军士 急匆匆进来禀报,让大帐中人都是一愣。 河南卫军兵临城下,盛京城被围了个水泄不通,想不到还真有不怕死的前来充英雄。 “有多少人马,探清楚了吗” 旁边的王国平,忍不住问了起来。 “回北王殿下,大约有两三万人,看样子不是汉人,大多数都有战马!” 军士的话,让众人面面相觑,都是笑了起来。 “大人,让我去吧!一定让这些家伙吃饱喝足了!” 王国平上前请令。 “大人,还是让我去!” 张元平毫不示弱,跟着上前。 “大人,帐外的使者……” 李定国轻声说道。 “张元平,你率骑兵,去灭了这些家伙,我不想看到他们!” 王泰恢复了平静,他沉吟片刻,立刻下了军令。 帐中众人都是摇头。王泰一句话,又要是人头滚滚,尸积如山了。 “末将必不辱军令!” 张元平看了一眼垂头丧气的王国平,面色欣喜,站到一旁。 不过他还没有兴奋完毕,王泰接下来的话,就让他又后悔起来。 “建奴的使者先晾着,问的话就说我不在!” 王泰看着董士元、李定国几人,面色一变。 “立刻攻城,这一次,得把盛京城墙上的清军,全给我砸下去!得把大明的日月旗插上盛京城的城头才能停” “谨遵大人军令!” 李定国等人容光焕发,王国平立刻时,还向张元平丢了个眼色。 众将纷纷离去,王泰站起身来,进了帐后。 昨夜没有睡好,这会先补一觉吧。 明军大营门口的清军使者,看到明军大军出动,人山人海,都是心里凉了半截。 看样子,明军是要攻城,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