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9章 新青年 (第1/2页)
,大明匹夫 “几位兄弟,你们读过报纸上的“我爱这土地”一文吗?” 陈恭尹面带笑容,也是人畜不欺。不过他相貌平平,肤色又黑,虽然潇洒,一点也不风流。 “我陈恭尹和老屈志趣虽不一样,但同样是为国为民。我愿遨游天下,所到之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传播我中华文化,沐万物于王化之下。” “屈兄、陈兄,士农工商,士为首,余者下之。人有高低贵贱之分,自古皆然。人人生来平等,不过是离经叛道、想当然尔。倘若没有贵贱之分,为什么有人生下来富贵荣华,又有人家徒四壁?有人贵为上卿,有人田头风吹日晒?” 徐乾学摇头说道,显然不同意屈大均的观点。 “不不不,非也非也。各人所做事情虽有不同,但人格没有贵贱之分!” 陈恭尹摇摇头,立刻反驳了出来。 “那是祖辈的余荫而已。北王殿下兴办义务教育,目的就是人人读书写字,开启民智,达到人人平等。如果人有高低贵贱,岂不是违背了北王殿下兴办义务教育的初心?” “自古以来,历代王朝,都是以愚民、弱民为国策,本朝更甚。本朝对宗室士宦太优,对百姓太苛,以至于土地兼并,豪强暴虐,宗室骄横,百姓水深火热。北王殿下兴办义务教育,免去苛捐杂税,宗室特权,提高军人地位,发展海内外贸易,人人各司其职,这才是正道。” 屈大均话语一出,慷慨激昂,让酒楼中的士子都是心惊。 宋一鹤和高名衡暗暗心惊。公然对朝廷国策评头论足,指手画脚,简直是大逆不道。 酒菜上来,王泰一行人开吃,众人边吃边喝,边吃边听。 “陈先生,这几个年轻人,的确是年轻一代中的佼佼者,尤其是这个屈大均。考讲武堂和京师大学堂的时候,你们要多加留意一下。” 王泰看了看周围,对陈子龙低声叮嘱道。 “公子,屈大均、陈恭尹、梁佩兰三个人,都是来自岭南,自称“岭南三剑客”,一起读书游历,志同道合,有些才华。” 知道王泰喜欢年轻俊才,陈子龙轻声介绍道。 “到讲武堂和学堂好好锤炼一番,再看他们将来的成就吧。” 王泰的话,让陈子龙一惊。 “公子,你要……动兵了?” 宋一鹤和高名衡也是一起,看向了王泰。 “过几天我会去朝.鲜,除了送高大人和一众官员上任,同时看一下朝.鲜省,调朝.鲜驻军和水师一起,对建奴用兵。” 朝.鲜省! 众人都是是振奋。 “我会和高大人乘海军的船只离开,宋大人去山海关上任,京师就交给陈先生。” 王泰看向众人,目光幽幽。 本来去冬就要兵发关外,不过气候寒冷,水师难以提供支持,这才不了了之。 这一次,春暖花开,正是大展拳脚之时,到时候水陆并举,直捣黄龙。 王国平和董士元对望一眼,心头又sao动了起来。 终于,可以和建奴一决生死了。 “屈兄,如此说来,我读书人岂不是要和贩夫走卒、引车卖浆之流相提并论?” 徐乾学脸色微红,反问了起来。 王泰暗暗摇头。这徐氏三兄弟,实在是有些让他失望。 “贩夫走卒、引车卖浆之流,大多数人还不是寻常百姓。北王殿下的普及义务教育,就是儒家所说的有教无类,开启民智。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也就是以民为本。既然是以民为本,当然民不能为贱了。” 屈大均毫不客气,简单直接。他看着周围的士子,朗声一笑。 “若是读书人只会写八股文,写写诗词,不能经世致用, 就只是读书人,而不是真正的士。士者为国为民,为国家民族而生,为万民谋福祉。徐兄,咱们共勉之。” “愚民、弱民!” 王泰心头微微一震。 自己普及义务教育,开启民智,竟然不知不觉破了历代君王的治国之术。 这个屈大均,还真是个人才! 这就是新一代的年轻国民!也是中华的希望所在! “李兄弟,曹兄弟,你们也来了!” 屈大均忽然站了起来,向着酒楼楼梯口招手。 “屈兄、陈兄、梁兄、刘兄,各位兄弟!” 几个年轻人走了过来,纷纷抱拳行礼,当先一个十八九岁的年轻人,身着布衣,肤色微黑,中等身材,双目炯炯有神,一口的陕西口音。 另外两个年轻人都是身材高大,一个长相憨厚,也是陕西口音,另外一个浓眉大眼,威风凛凛,似曾相识。 屈大均背对着王泰,几个打招呼的年轻人却是和王泰面对,面容憨厚的年轻人看到王泰,当成了一惊,不顾和其他人寒暄,大步走了过来,肃拜一礼。 “小人见过北王殿下!见过王守备!” 王泰不由得一惊,想掩饰已经来不及。 “你是……” 王泰懵懵懂懂,一旁的王国平却是立刻站了起来,满脸的惊愕。 “你莫非是孙督师的公子?你怎么到京城来了?” “回北王殿下,回王守备,正是在下!” 憨厚的年轻人赶紧回答,又是肃拜一礼。 “你是孙大人的大公子!” 王泰心头一震,不由自主站了起来。他仔细观看,果然是孙传庭的大儿子孙世瑞,果然有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