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5章 新政故吏 (第2/2页)
鹤峰兄而来。” “为我而来?” 宋一鹤惊诧之余,心脏“砰砰”跳了起来。 王泰到保定府找他,难道是…… “鹤峰兄官声斐然,北王殿下也是极为欣赏。北王欲对关外用兵,这辽东巡抚一职,愚弟向北王殿下推荐了鹤峰兄。” 高名衡轻声细语,宋一鹤心头如遭雷击,脸色变的通红。 只有拥有过权力,才知道权力的重要性。无论是清官还是贪官,清流还是浊流,一旦失去了权力,屁都不是。 宋一鹤和高名衡一样,同样是一省巡抚,封疆大吏,自然明白权力的重要。 “辽……东……巡抚?” 宋一鹤喃喃自语,眼神疑惑。 山海关外都是军堡,辽西走廊多年征战,百姓所剩无几。军事上,自有蓟辽总督总.理,辽东巡抚只能算是个虚职,名不副实。 “北王殿下欲对关外用兵,旬月之内,关外就会处于我大明治下。到时候,鹤峰兄这个辽东巡抚,就是实至名归了。” 高名衡哈哈笑道,神情很是轻松。 自老奴努尔哈赤兴兵以来,辽东巡抚只不过是个虚职,不过,随着河南卫军即将北伐,完成最后一击,辽东巡抚可就是实实在在的封疆大吏了。 “平仲兄,北王殿下,已经同意愚兄去辽东供职了?” 宋一鹤嘴唇哆嗦,颤声问了出来。 兵威过后,必然是宣抚教化,惠及民生,他宋一鹤,要名垂青史了。 “那是自然。” 高名衡点了点头。 “愚弟所料不错的话,北王殿下处理完手头之事,就会登门拜访。鹤峰兄,何去何从,你可要想好了。” 高名衡语罢,从怀里拿出一封书信,递给了宋一鹤。 “鹤峰兄,这是北王殿下的亲笔信,你看后,一切自然 知道。” “北王殿下的亲笔信!” 宋一鹤颤抖着手接过书信,费力打开,看了下去。 “……国家百废待兴,百姓嗷嗷待哺,宋兄国家栋梁,国士无双,何不安抚万民,殚精竭虑,图百姓之乐,民族之兴……” “北王雄才大略,一片赤子之心,让人叹服啊!” 宋一鹤仔细看完了书信,长长的吐了一口气,把书信放好。 王泰称他这个前朝故吏为国士,士为知己者死,让他一腔的热血,都沸腾了起来。 到他这个年龄,不缺银子,不缺吃穿,所想的,就是好好做些事了。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丈夫在世,所图者,不就是如此吗? “鹤峰兄,按照这报纸上所说,此次关外用兵,朝.鲜、海路、山海关三路并举,至少也有十余万之众。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国战啊。” “十余万大军!” 宋一鹤心头一惊,郑重点了点头。 “北王此举,是要灭了建奴的朝食啊!这怕是自松锦之战以来,最大的一场恶战了!” 二人都是欷歔,又都是心头奋然。这个历史性的时刻,二人能作为亲历者,实则是幸运之至。 “平仲兄,这一场国战……我军能取胜吗?” 良久,宋一鹤才幽幽问了出来。 “那是必然!” 高名衡微微一笑,神情自若。 “愚弟和北王有幸共事,北王统兵练兵,天下无双,火器犀利,更是举世罕有。山海关一日可破,胡酋多铎授首,历次和建奴大战,更是无一败绩。此番檄文北指,沈阳的建奴们,怕是已经成了惊弓之鸟了!” 宋一鹤轻轻点了点头,猛然抬起头来。 “平仲兄,你可知北王殿下身在何处?” “这个愚弟倒是知道,下人刚刚来报,北王殿下就在巡抚衙门!” “那还等什么,你我一起,去拜会北王殿下就是!” 宋一鹤站了起来,已经有些急迫。 “鹤峰兄,你不在府中等候北王殿下?” 高名衡也是站了起来,狐疑地问道。 看起来,宋一鹤已经接受新的任职了。 “北王殿下日理万机,戎马倥偬,让他前来,愚兄岂不是架子太大了些?” 宋一鹤摇摇头说道,神情奋然。 既然王泰已经答应他出任辽东巡抚,他就没有必要端着。身为下官,自然要为上官分忧。 “鹤峰兄,你呀,还真是个急性子!” 高名衡无奈一笑,他抓起茶盏,一饮而尽,站了起来,和宋一鹤一起向外走去。 宋一鹤走了几步,猛然想起一事,不由得一怔,停下了脚步。 “鹤峰兄,怎么了?” “没什么事!” 宋一鹤迈步向前。那些个牛鬼蛇神想要闹事,随他们去吧,他也懒得管了。 二人走出书房,还没有出门,下人匆匆忙忙跑了进来,满脸的惊慌。 “大人,不好了,出大事了!” 宋一鹤心头一惊,脚步停了下来。 “快说,到底怎么了?” “梁大人和大老爷,他们鼓动他人对抗官府,攻击衙门,打死打伤了好些个官员,如今都被巡抚衙门给抓了!” 下人脸色通红,战战兢兢,不知是激动还是害怕。 宋一鹤目瞪口呆,怔在了当场。 “鹤峰兄,稍安勿躁。还是赶紧去巡抚衙门,看如何补救吧。” 高名衡也是面色凝重,暗暗心惊。 王泰治下,最重律法,攻击官署,打死官员,这可是要血雨腥风,人头滚滚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