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2章 宿命 (第1/2页)
,大明匹夫 山海关,元宵未到,雪花飞舞,凄寒入骨,大地一片苍茫。 车粼粼,马萧萧,山海关以西,雪道上,一行人马正在向西而行。 出了山海关,回头看向巍峨的城墙,吴三桂叹息一声,转过头,和众家丁一起,打马向前。 河南卫军收复了山海关和宁远,两地已经属于汉人的治下,但吴三桂却知道,这关外是呆不下去了。 不但关外之地呆不下去,就连京城也是休想。 变卖田产,举家南迁,关外祖宗基业,毁于一旦。 而这一切,都源于王泰对吴三桂、对吴家的憎恶。 天下降清的人多了,王泰为何对他吴三桂如此苛刻? “大哥,我们真回江苏啊?” 吴三辅缩着脖子,脸上冻的发红。 吴家祖籍江苏高邮,这一趟也是举家搬迁。 “不回江苏,难道还能留在关外?” 吴三风呵着热气,懒洋洋地说道。 他从京城来到关外,也是帮着处置房屋田产,顺便传达父亲吴襄回江南的意思。 吴三桂投靠满清,提前告知京城的吴襄一门,吴襄一门出逃,等到大明朝廷南迁,吴三桂投诚河南卫军,吴氏一族又回了京城。 “那要走也晚一些,最起码得等到春暖花开吧!这冰天雪地的,海河都走不了,够折腾的!” 吴三辅没好气地说道。 关外的狐朋狗友还没有来得及告别,就这样匆匆忙忙,太过仓促了些。 “爹也是这个意思,可你二哥,不知道他给爹灌了什么迷魂汤,爹居然答应了克日南下。” 吴三凤眉头一皱,显然对吴三桂的决定也是不满。 不过,吴三桂长袖善舞,再加上骁勇善战,勇冠三军,吴氏一门以吴三桂马首是瞻。如今吴门是吴三桂当家,连父亲吴襄都对吴三桂言听计从,他们这大哥三弟,只能是亦步亦趋了。 “大哥,我是真不明白,这个王泰,就怎么这么看不起咱们吴家!” 直到现在,吴三辅还是对此事耿耿于怀。 按理来说,吴氏兄弟杀了满清豫亲王多铎及许多满清将领,吴氏家丁更是损失惨重,如此大功,换来的不过是万两白银,以及宁远恢复后的田产。 田产本就是吴氏的,万两白银是不少,可他吴家,真的缺这万两白银吗? 王泰的喜好,直接决定了吴氏一族的命运。 “这件事,我也是仔细思量,王泰不是瞧不起吴家,而是瞧不起……” 吴三凤微微抬头,眼神示意。吴三辅看了一眼车队前头的吴三桂,心头一惊。 “大哥,你的意思是……二哥!” “不是他是谁?你我位卑言轻,无人理睬,只能是老二这个封疆大吏了。” 吴三凤悠悠叹了口气。 虽然平日里他也对吴三桂这个二弟飞扬跋扈不满,但毕竟家族荣辱系于吴三桂一身,如今吴三桂前程尽毁,唇亡齿寒,他也是有兔死狐悲之感。 “大哥,那王泰为何要对二哥这样?” 吴三辅懵懵懂懂,还是不太明白。 “老三,这件事我仔细斟酌了一下,无非是两个原因。” 吴三凤做事谨慎,常于思考,他一开口,立刻引起了吴三辅的兴趣。 “大哥,什么原因,你快说说看!” “老三,你先别急,听大哥仔细说来。” 吴三凤看了一眼弟弟,继续说了下去。 “王泰此人,平日所作所为,极端仇恨士大夫,权贵豪强,我吴家在关外家大业大,形同割据,王泰必引为心腹大患,他又岂能容忍我吴家在关外继续盘踞。此其一也。” 吴三凤的话,让吴三辅连连点头,急声催促。 “大哥,这其二呢?” “这其二吗……” 吴三凤微微一笑,忽然开口。 “老三,你常看河南的报纸吗?” “大哥,我有时候看。这跟二哥有什么关系?” 吴三辅还是迷迷糊糊。 “大公子、三公子,二公子请你过去!” 吴三凤正要开口,家丁过来,轻声叫道。 “二公子怎么不自己过来?” 吴三辅有些不满。吴三凤是老大,吴三桂就不能亲自过来。 家丁讪讪而笑,吴三凤淡淡一笑。 “都是亲兄弟,分什么彼此。咱们过去。” 吴三凤打马向前,吴三辅瞪了一眼家丁,随后跟上。 “大哥,你还没有说,王泰不喜欢二哥,和报纸有什么关系?” 吴三辅打马向前,和吴三凤并驾齐驱,嘴里继续问道。 “华夷之辩,民族主义,国家主义,汉jianian,这些你都知道吗?” 吴三凤目不斜视,说话也是轻描淡写。 吴三辅不由得一愣,马速也慢了下来。 兄弟二人到了吴三桂马旁,勒马停下。 “老二,有什么事情吗?” 吴三凤毕竟是大哥,年龄大些,性格也要温和许多。 “大哥,我想了一下,你去京师,接应父亲一行,那里人多事杂。咱们到时候在通州汇合,这样会快一些。” 看到吴三凤过来,吴三桂转过头来,轻声说道。 “老二,这么急?” 吴三凤看了一眼弟弟,微微有些惊诧。 “大哥,我想快些离开,早日南下。咱们吴家,在这北地,没有立足之地了。” 吴三桂的话语里,一丝淡淡的落寞。 “好吧,我这就去!” 去京师,不过两日的路程,吴三凤也没有拒绝。 “我也去!” 吴三凤带人前行,吴三辅不满地看了一眼吴三桂,打马跟上。 吴三桂看着吴三凤一行人离去的背影,轻轻吐了口气。 前途渺茫,这北地,他实则是没有心思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